佛足石

✍ dations ◷ 2025-07-21 11:52:18 #佛教文物,佛教艺术,考古遗址

佛足石,是指释迦牟尼佛留下的足迹,或佛教信徒仿制的足迹石刻;在早期无佛像时,作为佛陀的象征(英语:Buddhist symbolism)受人们礼拜。

释迦牟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有以下特征:足下安平立相(足底平坦柔软)、足下二轮相(足底有二个千辐金轮)、手足长指相(手指、脚趾长于常人)、手足指缦网相(手指、脚趾间又如鸭蹼一样的网缦)。传说佛陀在世时留下的足迹仍存于世,不过声称是佛足真迹的佛足石大多最后被证明是仿制品。根据日本学者丹羽基二的追查,亚洲发现了3000多个佛足石,斯里兰卡存1000余个,日本存300余个。斯里兰卡圣足山上的足迹被佛教徒认为是释迦牟尼佛留下的真迹,不过其他宗教也主张是他们的神的遗迹。

初期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不主张为佛陀塑像,故当时的佛教习惯以佛足石作为礼拜的对象。

佛陀足下有二轮相,轮有千辐,一切吉祥宝物具足。这些宝物是一种表征相,在不同的佛经或不同宗派传承中,有不同的列举,总的来说就是古印度社会一切宝物的集合,体现了佛陀的功德。根据佛经,它们可能是:

有时还将佛门八宝也列入其中,在佛足石造像中可以见到,如法螺、伞、幢幡等。

相关

  • 乌得勒支和约《乌得勒支和约》是1713年4月至5月由欧洲多国于荷兰乌得勒支签署的和约,旨在结束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该和约不是单一的文件,而是一系列和平条约的总称。1700年卡洛斯二世去世
  • 黄斑病变黄斑部退化(英语:Macular degeneration),也被称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英语: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寫為AMD或ARMD),会出现视力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或中央视野(英语:visua
  • 大岗山超峰寺坐标:22°31′N 120°12′E / 22.51°N 120.20°E / 22.51; 120.20大岗山超峰寺,位于台湾高雄市阿莲区,是佛教名寺,主奉观音菩萨、善财和龙女,原由浙江普陀山奉迎来台的观音菩萨
  • 阿兰·佩雷菲特阿兰·佩雷菲特(法语:Alain Peyrefitte,1925年8月26日-1999年11月27日),是法国的一位学者、政治家,曾先后担任新闻部长、政府改革与计划部长、文化与环境部长、司法部长,和法国总统
  • 佛舞龙佛舞龙属(属名:Shanag)是驰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蒙古。模式种是奥希佛舞龙(S. ashile),是在2007年由艾伦·特纳(Alan H. Turner)、马克·诺瑞尔(Mark Norell)等人叙述、命
  • 潘安邦潘安邦(1954年9月10日-2013年2月3日),台湾校园民歌歌手与电视节目主持人,生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笃行十村(今金龙头眷村保留区),马公高中毕业。潘安邦是家中长子,另有三弟。潘安邦的父
  • Μ子催化聚变Μ子催化聚变是一种核聚变过程,可以让核聚变的发生温度远低于正常情况,即使在室温下或更低的温度都可以触发核聚变。它是核催化已知聚变反应的几种方法之一。μ子是一种不稳定
  • 富兰克林 (马萨诸塞州)坐标:42°05′00″N 71°23′50″W / 42.08333°N 71.39722°W / 42.08333; -71.39722富兰克林(英语:Franklin)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的一个城市,面积70.0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
  • 傅睿思傅睿思(丹麦语:Else Marie Friis,1947年6月18日-),女,丹麦古植物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丹麦皇家科学及文学院院士,挪威科学及文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 李勇哲李勇哲(1928年3月24日-2010年4月26日),朝鲜政治家。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劳动党中央组织指导部第一副部长(负责军事业务)。 上世纪80年代初被任命为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