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酸镁

✍ dations ◷ 2025-05-10 08:47:38 #高氯酸盐,镁化合物,氧化剂

高氯酸镁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Mg(ClO4)2。它可以由氧化镁溶于30%高氯酸制得:

反应过程需不断搅拌,分多次缓慢加入氧化镁粉末,缓慢滴加高氯酸溶液,溶液呈弱酸性后停止滴加。然后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液体表面刚出现结晶薄膜时停止加热,然后过滤可得六水合高氯酸镁,再真空加热制得无水高氯酸镁。

或者使饱和高氯酸钠溶液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过滤除去氯化钠,再用上述方法结晶:

高氯酸镁加热到250 °C即分解并放出氧气,与还原剂、有机化合物、易燃物混合易爆炸。它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568.90 kJ mol-1。

无水高氯酸镁是白色多孔的物质。它的溶解热相当高,因此高氯酸镁在溶液中反应时需用大量水稀释。它是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被用于干燥气体样品,它的吸水效率(指足量干燥剂与水蒸气完全反应后气体中的水蒸气浓度)仅次于五氧化二磷,比浓硫酸、氢氧化钾、无水氯化钙等干燥剂高得多。它吸水量也很大,最多可达自身质量的60%。

高氯酸镁遇到水蒸气即结合成六水合高氯酸镁:

无水高氯酸镁能吸收甲醇、乙醇、丙酮、吡啶、乙腈氨和硝基甲烷的蒸汽,可用来分析有机化合物的成分(会吸收水分),但用它干燥有机物蒸汽曾发生爆炸,因此必须谨慎使用。科学家也建议不再使用它,因为高氯酸盐对人体有害,吸过水的高氯酸镁在250 °C时真空加热,失去6分子结晶水,又得到无水高氯酸镁。


相关

  • 传导性听力损失感觉神经性耳聋是由内耳,前庭耳蜗神经(第VIII号脑神经)或中枢听觉系统的病变造成的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分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性耳聋可由遗传(包括如 Usher 综合征等罕见遗
  • 喷出岩喷出岩是一种火成岩,也被称为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在地表迅速冷却凝固后形成的岩石,由于冷却速度很快,一般喷出岩的结构会形成细粒、隐晶,或形成玻璃质,经常包含有碎屑和斑晶
  • 嫘萦嫘萦(léi yíng/ㄌㄟˊ ㄧㄥˊ),英文Rayon或Viscose,又译人造丝,中文译名是发想自中国传说中发明养蚕的嫘祖而来。嫘萦是一种人工制造的纤维。由天然的植物棉加工制造而成,所以属
  • 钠钾泵钠钾泵(也可称为钠钾-ATPase, Na+/K+-ATPase),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酶(EC 3.6.3.9)(或说得更精确一点,离子匣式跨膜ATP酶)可在人类细胞及后生动物中发现。钠钾泵可以将细胞外相对细
  • 塞擦音塞擦音(affricate consonant),或破裂摩擦音,辅音发音方法的一种。由塞音及同一器官产生的摩擦音(经常是同一器官发出的辅音)构成。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
  • 微博微博(英语:microblog)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Twitter开始的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
  • 芦竹芦竹属(学名:Arundo)是禾本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有12种,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
  • 圣训圣训(阿拉伯语:الحديث‎,转写:al-ḥadīth或aḥadīth(複數)),意为“叙述”,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由后人所编。圣训形成于8至9世纪,其主要内容是先知对教义、律例、制
  • 在人体解剖学中,前额是指头部前端、脸部上面的部分。前额的上方边界为发际线,其下界为眶上脊(在眼睛上方的骨头),两侧的边界则为颞骨(连接眶上脊、冠状缝以及更后方的骨头)。在解剖
  • 双性人双性人(英语:Intersex),又称间性人,俗称“阴阳人”,根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报告,性别特征包括染色体、性腺、性激素或生殖器的变异导致“不符合男性或女性身体的典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