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dations ◷ 2024-12-22 14:03:56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在数理逻辑中,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库尔特·哥德尔于1931年证明并发表的两条定理。简单地说,第一条定理指出:这是形式逻辑中的定理,容易被错误表述。有许多命题听起来很像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但事实上并不是。具体实例见对哥德尔定理的误解把第一条定理的证明过程在体系内部形式化后,哥德尔证明了第二条定理。该定理指出:这个结果破坏了数学中一个称为希尔伯特计划的哲学企图。大卫·希尔伯特提出,像实分析那样较为复杂的体系的兼容性,可以用较为简单的体系中的手段来证明。最终,全部数学的兼容性都可以归结为基本算术的兼容性。但哥德尔的第二条定理证明了基本算术的兼容性不能在自身内部证明,因此当然就不能用来证明比它更强的系统的兼容性了。不完备性定理适用于足够复杂,可以表示自然数算术的形式系统,而这种形式系统是自洽的,可以被公理化的。这些概念的详细含义会在后面给出。尤其是在一阶逻辑的语境中,形式系统也被称为"形式定理"。一般地,一个形式系统被定义为含有一组特定公理集合以及符号变换规则(或者是推导规则)的演绎工具。这样的一个形式系统的例子是一阶算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所有变量都代表为自然数。而在其他系统中,例如集合论,只有部分属于形式系统的表述才表示了自然数算术。不完备性理论是关于这些形式系统中的形式可证明性,而不是关于非形式意义上的"可证明性"。形式系统可能具有的性质如下,完备性、一致性和有效公理化的存在性。不完备性定理则表明任何蕴含皮亚诺算术公理的形式系统不能同时具有这三个性质。如果形式系统中的定理集是递归可列举的集合(Franzén 2004, p. 112),那么该形式系统是"有效公理化的"(也被称为“生成定理的有效性”)。这意味着,在原则上计算机程序能够列举出系统中所有的定理,而不列出任何非定理的陈述。皮亚诺公理和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 (ZFC) 都是有效生成定理的例子。现在被称为真算术的理论不仅有皮亚诺算术中关于整数的正确陈述,而且是自洽和完备的,并有足够的运算公理。但是它的定理集不是递归可列举的集合,因此也不满足不完备定理的假设。哥德尔巧妙地利用了命题的“真值为真”和“含义为真”的区别,从而构造出了含义为真而真值不可证的命题,又避免了悖论的陷阱。形式逻辑系统的命题本身是没有含义的。命题只有真值而没有含义。公理命题的真值为真。其它命题的真值为真当且仅当该命题可以被证明,为假当且仅当该命题的非可以被证明。当形式逻辑系统被实际应用时,系统中的符号都被映射到实际概念上,从而有了语义。这种映射叫做一个模型。有了模型,命题就有了含义(语义)。例如,在ZF公理化集合论中,系统中的对象(object)被影射到“集合”这一概念,∈被映射到“属于”这一概念就是模型的一个例子。而ZF公理化系统本身即使没有模型也可以成立。如果换一个模型,形式系统没变,只是它不再是集合论了。当然,ZF公理化系统是为了集合论量身打造的,很适合于集合论。如果换一个模型,很难找到可理解的语义。但这说明了“真值为真”和“含义为真”是有区别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命题的“真值为真”和“含义为真”是一致的。例如,设A为一命题,则命题A↔¬A的含义是“本命题A为假”,这时A的真值为真和含义为真是一致的,结果形成了否定循环而构成了悖论。而逻辑系统不能含有悖论,所以这样的A应该是构造不出来的。哥德尔定理证明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将悖论的“为假”改为了“为不可证”使得真值为真和含义为真成为不一致(含义为真是不可证,而真值为真或假都是可证),因而产生了自我否定又避免了循环的效果,也就避免了悖论。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哥德尔定理不是说存在真值为真又不可证这种自相矛盾的悖论命题(实际上应该构造不出来),而是存在含义为真但不可证(即真值不可知)的命题。哥德尔定理也不只是说存在既不可证真,也不可证伪的命题,这样的命题有很多,哥德尔定理的重要之处在于它还说了该不可证的命题是含义为真的。哥德尔定理是一阶逻辑的定理,故最终只能在这个框架内理解。在形式逻辑中,数学命题及其证明皆以一种符号语言描述,只要检查每一个证明的有效性,便可从一组公理开始无可辩驳地证明一条定理。理论上,这样的证明可以在电脑上检查,事实上这样的有效性检查程序也已经有了。为了这个过程得以进行,需确定手头有什么样的公理。可以从一组有限的公理集开始,例如欧几里得几何。或者更一般地,由一个可以允许无穷的公理列表开始,只要能机械地判断给定的命题是否是一条公理就行。在计算机科学里面,这被称为公理的递归集。尽管无穷的公理列表听起来有些奇怪,实际上自然数的通常理论中(被称为皮亚诺公理)就是如此。哥德尔的第一条不完备定理表明任何一个允许定义自然数的体系必定是不完备的:它包含了不能在此体系内以一阶谓词逻辑形式证明的命题,并且该命题的否命题也不能在该体系内以一阶谓词逻辑的形式证明。存在不完备的体系这一事实本身并不使人感到特别惊讶。例如,在欧几里得几何中,如果把平行公设去掉,就得到一个不完备的体系。不完备的体系可能只意味着尚未找出所有必须的公理而已。但哥德尔揭示的是在多数情况下,例如在数论或者实分析中,永远不能找出公理的完整集合。换句话说,每一次将一个命题作为公理加入,将总有另一个命题出现在所能形式证明的范围之外。如果加入无穷条公理(例如,所有真命题)到公理列表中,确保所有命题都可证明为真或假,但得到的公理列表将不再是递归集。给出任意一条命题,将没有机械的方法判定它是否是系统的一条公理。如果给出一个证明,一般来说也无法检查它是否正确。在计算机科学的语言中,哥德尔定理有另一种表述方式。在一阶逻辑中,定理是递归可枚举的:你可以编写一个可以枚举出其所有有效证明的程序。你可以问是否可以将结论加强为递归的:可以编写一个在有限时间内判定命题真假的程序吗?根据哥德尔定理,答案是一般来说不能。哥德尔和保罗·寇恩得出的一些结果结合起来给出了不确定命题(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否证的命题)的一个实际例子:选择公理和连续统假设都是集合论的标准公理系统内的不确定命题。在1973年,同调代数中的怀特海问题被证明是集合论中的不确定命题。1977年,Paris和Harrington证明了组合论中的一个命题,拉姆赛理论的某个版本,在皮阿诺公理给出的算术公理系统中是不确定的,但可以在集合论的一个更大体系中证明为真。在计算机科学中用到的Kruskal的树问题,也是在皮亚诺公理中不确定而在集合论中可证明的。Goodstein定理(英语:Goodstein's theorem)是一个关于自然数的相对简单的命题,它在皮亚诺算术中是不确定的。古格里·钱顿(Gregory Chaitin)在算法信息论中构造了一个不确定命题,即“Chaitin随机数Ω的第n个字节是否为0”这样的命题在ZFC内是不可判定的。计算逻辑中的停机问题不可解,亦是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下列出的误解都是针对第一条定理而产生的。不完备性的结论影响了数学哲学以及形式化主义(使用形式符号描述原理)中的一些观点。第一定理可以被解释为“我们永远不能发现一个万能的公理系统能够证明一切数学真理,而不能证明任何谬误”
以下对第二定理的另一种说法甚至更令人不安:如果一个(强度足以证明基本算术公理的)公理系统可以用来证明它自身的兼容性,那么它是不兼容的。于是,为了确立系统S的兼容性,就要构建另一个系统T,但是T中的证明并不是完全可信的,除非不使用S就能确立T的兼容性。举个例子,自然数上的皮亚诺公理的兼容性可以在集合论中证明,但不能单独在自然数理论范围内证明。这对大卫·希尔伯特的著名的未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中的第二个给出了一个否定回答。理论上,哥德尔理论仍留下了一线希望:也许可以给出一个算法判定一个给定的命题是否是不确定的,让数学家可以忽略掉这些不确定的命题。然而,对可判定性问题的否定回答表明不存在这样的算法。要注意哥德尔理论只适用于较强的公理系统。“较强”意味着该理论包含了足够的算术以便承载对第一不完备定理证明过程的编码。基本上,这就要求系统能将一些基本操作例如加法和乘法形式化,例如在鲁宾逊算术Q中那样。有一些更弱的公理系统是兼容而且完备的,例如Presburger算术(英语:Presburger arithmetic),它包括所有的一阶逻辑的真命题和关于加法的真命题。公理系统可能含有无穷条公理(例如皮亚诺算术就是这样),但要哥德尔定理生效,必须存在检验证明是否正确的有效算法。例如,可以将关于自然数的所有在标准模型中为真的一阶语句组成一个集合。这个公理系统是完备的;哥德尔定理之所以无效,是因为不存在决定任何一条语句是否公理的有效算法。从另一方面说,这个算法的不存在正是哥德尔定理的直接结果。另一个哥德尔定理不适用的特殊情况是:将关于自然数的所有语句首先按长度然后按字典顺序排序,并从皮亚诺公理集开始,一个一个遍历列表,如果发现一条语句既不能证明又不能否证,就将它作为公理加入。这样得到的系统是完备的,兼容的,并且是足够强大的,但不是递归可枚举的。哥德尔本人只证明了以上定理的一个较弱版本;以上定理的第一个证明是罗素(Russel)于1936年给出的。基本上,第一定理的证明是通过在形式公理系统中构造如下命题来完成的。这样,它可以看成是说谎者悖论的一个现代变种。如果公理系统是兼容的,哥德尔证明了
相关
- 死后抽搐死后抽搐(cadaveric spasm)亦称尸体痉挛,是指人或动物于死亡后,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就立即发生僵硬,其肢体仍然有的小许动作或者抽搐。这种现象可由肉眼观察到,一般死亡前有剧烈运
- 海藻糖海藻糖(Trehalose)是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双糖,它是由2个葡萄糖通过 α,α-1,1-糖苷键所形成的非还原性糖,按其化学结构可写成 α-D-吡喃葡萄糖基-(1→1)-α-
- 菌丝菌丝(英语:hypha pl: hyphae)是丝状真菌(英语:filamentous fungus)或称霉菌(英语:mold)中的一种长、支链丝状结构,它是大多数真菌的结构单位,而部分原核生物如放线菌同样存在菌丝
- 组织组织旧称
-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设计(英语:Drug design),又称理性药物设计(rational drug design),根据对于靶点(Biological target)的现有知识,去寻找与发明出新型药物的过程。药物设计根据有机小分子物质(如蛋白
- 马绍尔群岛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马
- 伊巴密浓达伊巴密浓达(英语: Epaminondas;希腊语:Ἐπαμεινώνδας,又译作埃帕米农达、义巴敏诺达,前418年-前362年),古希腊城邦底比斯的将军与政治家。其领导底比斯脱离斯巴达的控制,
- 猪哥亮猪哥亮(闽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豬哥
- 先天性横膈疝气先天性横膈疝气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通常具可致命,因患有这种疾病会限制肺部生长。这种疝气一般是发生在原本用于通过消化道的动口左侧。有时候会在靠近胸骨的地方发现。这
- 生发中心生发中心(英语:Germinal center,又译生长中心)是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及脾脏中B细胞繁殖、分化以及抗体基因变异的区域。在机体发挥正常免疫功能对抗感染时,抗体在生发中心会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