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巴特

✍ dations ◷ 2025-02-24 02:18:44 #娜巴特

《娜巴特》(阿塞拜疆语:Nabat,又译《乃巴特》),是一部在2014年上映的阿塞拜疆电影,讲述所有村民撤离村庄、只有一名老妇留下的故事,曾多次获得电影奖项。

《娜巴特》的故事发生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期间。电影主角娜巴特(法特梅赫·莫塔梅德-阿尔娅(英语:Fatemeh Motamed-Arya)饰)是一名中年农妇,她的丈夫伊斯肯杰尔(维达季·阿利耶夫(阿塞拜疆语:Vidadi Əliyev)饰)曾从事猎场看守,但现在却卧病在床,他们夫妇俩的独生子则战死沙场,葬在山边。伊斯肯杰尔和娜巴特住在村庄上的一所小房子,那里没有汽车、也没有供电;娜巴特每天也要徒步走过山路,把家里唯一一头牛挤下的牛奶拿去售卖,并探视儿子的坟墓。

一天,娜巴特照常开始她一天的工作,却发现所有村民已撤离村庄,有些建筑物遭到炸毁,有些被人强行闯入;娜巴特决定不把此事告知丈夫,继续如常生活。最初,娜巴特显得很坚强,独自收获庄稼、洗涤衣物、清洁环境、清洗、处理炊事,料理被遗弃的村庄;后来,她逐渐筋疲力尽,晚上更要在弃屋里点亮油灯,营造不孤单的感觉。

执导《娜巴特》的耶尔钦·穆绍格卢在受访时指出,他曾经观赏一部电视纪录片(英语:Television documentary),片中所有人都从他们的居所撤离,只有一名老妇不愿离开,因为她丈夫还在家里,儿子也葬在附近,这个情节激发穆绍格卢创作以此为题材的作品;1991年,穆绍格卢正在制作一部纪录片,当时阿塞拜疆国内的局势令他再次想起敌军来到村庄、只有一人留下的情节。穆绍格卢不想把战争的过程展示出来,只是想呈现战火对小村庄的影响;他不期望《娜巴特》能够消弭战祸,只希望电影能促进人们思考此问题。

穆绍格卢用了数年来撰写《娜巴特》的剧本,拍摄则耗时47天。

《好莱坞报道》的评论指出,《娜巴特》前半部分展示娜巴特艰巨的生活规律,较为枯燥乏味,后半部分则讲述所有村民已撤离村庄,显得引人入胜;评论又赞扬饰演娜巴特的莫塔梅德-阿尔娅,因为这个角色比莫塔梅德-阿尔娅本人年纪大得多,而她能够模仿老人的气喘、表现老人的固执。电影网站Indiewire旗下的网志《播放清单》认为此电影别具特色,又对电影的前半部分持正面评价。

除此以外,《娜巴特》也参与角逐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奖,但最终不获提名。

相关

  • 瓦斯卡兰山瓦斯卡兰山(Nevado Huascarán),位于秘鲁永盖省,是安地斯山脉西部白山山脉的一部分。瓦斯卡兰山南部的最高点是秘鲁的最高峰,该山也是继阿空加瓜山、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山、皮西斯
  • 皇居坐标:35°41′05.11″N 139°45′08.85″E / 35.6847528°N 139.7524583°E / 35.6847528; 139.7524583皇居(日语:皇居/こうきょ Kōkyo */?)是指日本天皇居住的宫殿。现在的皇
  • Q开关Q开关(英文:Q-switching),也称巨脉冲发生器,是一种产生脉冲激光的技术。与同样用来产生脉冲的锁模方式相比,Q开关方式的重复率,脉冲能量,脉冲持续时间更长。 有时,这两种技术也会同时
  • 河南省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一个省级军区,其管辖范围为河南省。1949年3月1日,由中原军区所属豫西军区、豫皖苏军区、豫鄂军区、桐柏军
  • 尼尔·柏格尼尔·诺曼·柏格(英语:Neil Norman Burger)是一名美国男导演、制片人和编剧。他较知名的作品如电影《分歧者:异类觉醒》(2014年),该片改编自薇若妮卡·罗斯的同名小说。此外,他也在
  • 沃洛夫语 塞内加尔 冈比亚 3.2百万(母语) 沃洛夫语(Wolof),亦作渥鲁夫语,是沃洛夫人的民族语,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冈比亚、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像它的近亲富拉语一样,它属于尼日尔-刚果语
  • MelomicsMelomics是基于生物启发式算法的音乐自动组合的计算系统(无人为干预),其名字源自“旋律基因组学”(genomics of melodies)。Melomics将演化演算方法(英语:Evolutionary music)应用于
  • 网络招募线上招募,又被称为网络招聘,是指通过因特网执行发布、寻找和应聘招聘信息的工作。其定义依照Hausdorf and Duncan(2004)的说法,线上招募是以互联网为管道提供职缺讯息与寻职平
  • 安德鲁·麦凯布安德鲁·麦凯布(Andrew George McCabe;1968年3月18日-)是美国的一位法官。2017年5月9日,因詹姆斯·科米被解除FBI局长职务,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任命安德鲁·麦凯布为FBI代理局
  • 陈瑛太学生陈瑛(1373年-1411年),河南行省扬州路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建文年间的大量文武大臣均因他的诬陷致死。《明史》载入奸臣传。洪武年间,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