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蛋白

✍ dations ◷ 2025-08-15 22:01:21 #核糖体蛋白
核糖体蛋白质(Ribosomal Protein,简称“核糖体蛋白”或“RP”)是参与构成核糖体的所有蛋白质的统称。由于核糖体蛋白质需要高浓度的盐溶液和强解离剂(如含高浓度Mg2+的67%的CH3COOH或3mol/L LiCl~4mol/L (NH2)2CO)才能将其分离,所以这类蛋白质相对于“核糖体相关蛋白质”也被称为“真核糖体蛋白质”。因为在核糖体自组装过程中,这类蛋白质逐批与rRNA结合形成核糖体的大、小亚基,所以这些蛋白质又按与rRNA结合的顺序分为“初级结合蛋白”、“次级结合蛋白”与“迟结合蛋白”等几组。当前,对核糖体蛋白质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大肠杆菌(E. coli)核糖体的研究。大肠杆菌的大多数核糖体蛋白质已应用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分级分离、测定了一级结构并研发出针对它们的特异性抗体。以上成果及电子显微镜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核糖体中各蛋白质的构型提供了可能。研究表明:大肠杆菌细胞的核糖体小亚基中约有22种蛋白质(编号为S1至S22),其核糖体大亚基中约有34种蛋白质(编号为L1至L36)。这些蛋白质是免疫学上独立的蛋白质,只有L7与L12之间表现出相互交叉反应。这些核糖体蛋白质中除S6、L7及L12(等电点约为5)之外全部都是碱性蛋白质(等电点约为10)。此外,除了以下列出的三组例外,其余的核糖体蛋白质都是相互有差异的:另外,已发现L31有两种不同的形态: 相对分子质量为7.9 kD的较完整版本及7.0 kD的碎片。除分子量为61.2 kD的S1外,其余的核糖体蛋白质的分子量都相对集中地分布于4.4 kD至29.7 kD之间。各种核糖体蛋白质在核糖体中的配布情况主要采用重组合技术、化学交联技术、荧光标记技术、免疫电镜法和亲和层析法等技术研究的。在大肠杆菌核糖体小亚基(30S)的组装过程中,编号为S4、S7、S8、S15、S17及S20的核糖体蛋白质能直接与16S rRNA结合;在上述第一批蛋白质(统称为“初级结合蛋白”)与rRNA形成复合物后,编号为S5、S6、S9、S12、S13、S16、S18及S19的第二批蛋白质(统称为“次级结合蛋白”)再与之前形成的复合物结合;次级结合蛋白结合后也使最后一批编号为S2、S3、S10、S11、S14及S21的蛋白质(统称为“迟结合蛋白”)的结合更为稳固。蛋白质与螺旋连接处的结合对引发正确的RNA三级折叠与组织核糖体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几乎所有的核糖体蛋白质结构中包含球状结构域和能联络离它们较远的RNA的延伸结构域。核糖体额外的稳定性来自这些核糖体蛋白质中的碱性官能团对rRNA骨架边缘磷酸基团上相互排斥的负电荷的中和。核糖体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引力及氢键)也有助于维持整个核糖体结构的稳定。氨酰-tRNA合成酶 · 阅读框架 · 起始密码子 · 终止密码子 · 核糖体结合位点:夏因-达尔加诺序列(+/-) · 科扎克共有序列PIF1 · PIF2 · PIF3aIF1 · aIF2 · aIF5 · aIF6eIF2(S1 · S2 · S3) · B1 · B2 · B3 · B4 · B5 · eIF2激酶eIF3(A · B · C · D · F · G · H · I · J · K · M · S6)eIF4(eIF4A(A1 · A2 · A3) · B · E1 · E2 · G1 · G2 · G3 · H)eIF5(A · A2 · B)EF-Tu · EF-Ts · EF-GaEF1 · aEF2eEF1(A1 · A2 · A3 · B1 · B2 · B3 · B4 · D · E1 · G) · eEF2原核释放因子 · 古菌释放因子 · 真核释放因子(英语:Eukaryotic release factors)RPS1 · RPS2 · RPS3 · RPS4 · RPS5 · RPS6 · RPS7 · RPS8 · RPS9 · RPS10 · RPS11 · RPS12 · RPS13 · RPS14 · RPS15 · RPS16 · RPS17 · RPS18 · RPS19 · RPS20 · RPS21 · RPS22 · RPS23 · RPS24 · RPS25 · RPS26 · RPS27 · RPS28 · RPS29

相关

  • 尼古丁贴尼古丁贴,俗称戒烟贴,是一种贴在皮肤上的低浓度尼古丁贴片,能透过皮肤向人体释放尼古丁。它在1991年就开始投入使用,据信能够帮助戒烟。在戒烟方法之中,其乃应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最
  • 喘息喘鸣(英语:Wheeze, Sibilant Rhonchi),又称啰音,是指呼吸过程中呼吸道持续产生的粗糙声音。哮鸣发生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的某些部分缩小或被堵塞,亦可能是呼吸道内的气流速度提高。
  • 牛瘟病毒牛瘟病毒(德语:Rinderpest,英语:cattle plague或steppe murrain),是一种具感染性的牛只病毒,会引起牛瘟。这种病毒性疾病主要传染于水牛之间,但其他野生品种也有致病的记录。牛瘟与
  • 热射病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环氧化物环氧化(合)物(epoxide),是含氧三元环的醚类化合物,可以看作环氧乙烷的衍生物。其中三个原子大致在一个等边三角形结构的平面上。由于张力较大,环氧化合物比其他醚更活泼,尤其是
  • 诺和诺德Lars Rebien Sørensen (Management President and CEO) Jesper Brandgaard (Management CFO) Göran Ando (Board Chairman) Jeppe Christiansen (Board Vice Chairman)
  • ATCvet码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小说家 (诸子百家)在古代中国,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代表人物有虞初。据班固所著《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
  • 河野太郎河野太郎(1963年1月10日-),日本政治人物,自由民主党众议院议员(7期)。父亲是前副总理及外务大臣河野洋平。前众议院议员河野一郎为祖父,前参议院议长河野谦三为大叔公。1981年考进庆
  • 四王四王,指清朝四位王姓山水画代表画家,他们分别是王时敏(1592年—1680年)、王鉴(1598年—1677年)、王翚(1632年—1717年)和王原祁(1642年—1715年),都是苏州府(治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他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