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

✍ dations ◷ 2025-02-24 01:07:23 #史部正史类,纪传体

《新元史》,由中国清末民初人柯劭忞所作,包括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民国九年刊为正史,为二十五史中最晚列入者,二十四史中未包含此书。

由于明代《元史》编纂工作过于草率,错误百出,历代学者皆呼吁重修元史。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利用明清有关元史的研究,例如参考《元经世大典》残本、《元典章》,又吸收了西方有关元史的研究成果,例如法国的《多桑蒙古史》、波斯人拉施特《蒙古全史》等书,参考《四库全书》未收录之秘籍及元碑拓本等,以三十年之功,重修新史。

《新元史》于1920年脱稿,内容比《元史》正确详备,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明令列入正史。《新元史》纠正了《元史》中的一些缺失,如速不台与雪不台本是一人,完者都与完者拔都是一人,石抹也先与石抹阿辛是同一人,《元史》中都列有两传,《新元史》则改正了这个错误。《新元史》中增补了许多列传,像元末革命中的领袖人物如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陈友谅等,《新元史》皆一一列传。近人李思纯在《元史学》中说:“其书(指《新元史》)兼具全部改造与详备博赡之二种长处。中国元史学之有柯劭忞,正如集百川之归流以成大海,集众土之积累以成高峰。”

但《新元史》也存在一些不足。最明显的缺点是没有《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新资料,都没有注明出处,以致后人研究元史时,用它的史料深感不便。此外,《新元史》循旧史观念,一味求简,删掉部分历史材料。还盲目迷信外国史料和野史,以讹传讹。

相关

  • 查塔姆威廉·皮特,第一代查塔姆伯爵,PC(William Pitt, 1st Earl of Chatham,1708年11月15日-1778年5月11日),英国辉格党政治家。在政府任职国务大臣期间,曾经凭七年战争(又名法国-印第安战
  • 迈克尔·N·霍尔迈克尔·N·霍尔(英语:Michael Nip Hall,1953年6月12日-),美国-瑞士分子生物学家,巴塞尔大学生物中心教授。1991年霍尔及其团队发现了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激酶信号通路,并揭示了它在细
  • 谷牛米象或米象鼻虫(学名:Sitophilus oryzae),俗称米虫、谷牛、象甲,中国北方称为麦甲。在台湾、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均有分布。常生活在谷物中,会攻击小麦、稻及玉米等多种农作物,而且
  • PST警察保安局(挪威语:Politiets sikkerhetstjeneste,PST)是挪威警方的保安机构,相当于英国的MI5,过去称作POT(Politiets overvåkningstjeneste,警察监视机构),2001年6月2日在挪威议会决
  • 武陵武陵道是1914年到1916年存在于中华民国湖南省的一个道。民国3年(1914年)5月置,道尹为要缺,二等。驻常德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城区)。辖常德、岳阳、平江、临湘、华容、桃源、汉寿、沅
  • 消除反应消除反应(又称脱去反应或消去反应),是一种有机反应。是指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称为离去基)。反应后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消除反
  • 阿伦尼乌斯方程阿伦尼乌斯方程(或公式)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适用于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甚至某些非均相反应。其不定积分形式为:其中:从阿伦尼乌斯方程可以看出,
  • 利沃夫隔都 利沃夫隔都(波兰语:getto we Lwowie),德语称伦贝格隔都(德语:Ghetto Lemberg),是纳粹德国在原波兰城市利沃夫设立并运营的犹太人隔都(英语:Ghettos in Nazi-occupied Europe)。隔都
  • 岭东日报《岭东日报》于1902年5月5日在汕头创刊。1872年广州出版的《羊城采新实录》是内地出版的第一家近代化报纸,而《岭东日报》则是汕头第一家地方报纸,是20世纪初广东东部地区最早
  • 名士名士,是昔日用以指称人格高尚且具声望的社会人士的称谓。该称谓也曾专指具有名望的士大夫阶级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