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澎湖原人
✍ dations ◷ 2025-11-06 18:24:03 #澎湖原人
澎湖原人(学名:Homo tsaichangensis),是在澎湖水道海域发现的原始人类,其下颚骨化石具备直立人的特征,经铀同位素之放射性定年及冰河时期海平面的升降判断其生存年代距今约45万至19万年之间,属更新世中期,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这个化石,是台湾首度发现的直立人,将台澎区域的人类活动历史更往前推进,也使澎湖海沟成为现今直立人在亚洲分布的最东缘。2008年,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研究员张钧翔从台湾南部私人收藏家蔡坤育(蔡坤玉)处取得一个人类下颚骨化石标本,该化石打捞自台湾海峡澎湖水道海底,距离台湾西南约25公里海域,属于亚洲大陆棚的一部分。这块化石若随海流漂来必会粉碎,但从其完整程度来看,研判应原本就存在澎湖水道。团队先确认这是人类化石后,澳洲学者取一小块作放射性元素测量,从化石骨质胶原中的碳和铀元素半衰变的浓度变化做定年测量,推估澎湖原人的生存年代,但因化石只有一个,标本量太少,导致定年范围出现廿六万年的落差。团队的四年研究结果,首次发表于2015年1月27日出刊的《自然通讯(英语: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地质学组主任张钧翔、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林良恭、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海部阳介及河野礼子、京都大学高井正成、御茶水女子大学松浦秀治、澳洲国立大学Rainer Grün、Les Kinsley等人。直立人的特征包括发达粗壮的下颚骨和牙齿,且没有现代人“戽斗”般突出的下巴,从澎湖原人的下颚骨大小进一步推测,澎湖原人的身高约160公分,体重约60公斤,化石所属性别尚难以判断。团队从臼齿磨蚀的情况研判,澎湖原人已是成年个体。相对于相似年代在中国大陆各地所发现的直立人,澎湖原人具备较为原始的特征,有发达粗壮的下颚骨,发达膨大的圆柱型第二臼齿。在人类的演化史中,更新世时期,人类下颚骨和牙齿的大小会随着时间的进展而有逐渐变小的趋势。然而,新发现的澎湖原人却有粗壮的下颚骨与牙齿型态,更甚于约80万年前印尼爪哇的直立人(爪哇人) ,以及75-40万年前中国北方的直立人(北京人),澎湖原人因而可能更原始。澎湖原人与爪哇人和北京人很可能有不同的演化起源与路径。科博馆地质学组主任张钧翔表示,澎湖原人的粗壮下颚与牙齿型态与40万年前发现于安徽和县的下颚骨化石型态相近。目前和县人的分类亲缘仍具争议,和县人与澎湖原人很有可能代表亚洲直立人演化未曾被发现的新支系。张钧翔进一步指出,冰河时期海平面会随着天暖、天冷而上升、下降。亚洲大陆北方的动物,包含人类,会往台湾迁徙,所以台湾是早期动物迁徙避寒的桃花源。澎湖原人特征更原始,显示在冰河时期,包括直立人在内的动物从欧亚大陆迁徙到台湾时,因为台湾的环境适切,反而让澎湖原人保留了原始直立人的特征。由于附近还有大象和水牛化石相继出土,推测澎湖原人应是与其他生物共同过日子。东海大学理学院院长林良恭也表示,台湾具有生物多样性,澎湖原人的研究也证明台湾是生物演化的避难所,是值得珍惜的宝岛。澎湖原人具有亚洲地区更新世人类化石中,前所未见的粗壮与原始特征。这次台湾发现的澎湖原人,不但增添亚洲地区直立人演化的特征多样性,也扩大直立人区域分布范围,除了是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史中,直立人在亚洲分布的最东缘外,更适切地填补人类化石在亚洲地理分布之空缺,可望让台湾人类演化史在国际研究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关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AAT艺术与建筑索引典(英语:Art & Architecture Thesaurus,AAT)是一个用来描述关于艺术、建筑和物质文化项目的受控词表。AAT收录各种通用术语,如“大教堂”,但不收录专有名词,如“圣母
- 先天免疫系统先天免疫系统(英语:Innate immunity)又称为非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非专一性防御,包括一系列的细胞及相关机制,可以以非特异性的方式抵御外来感染。先天免疫系统的细胞会非特异
- 替普瑞酮替普瑞酮(Teprenone)是一种萜烯类衍生物,属于胃黏膜保护药,临床用于治疗胃溃疡。 它由卫材制药以Selbex(セルベックス)的商品名于日本首次上市,而在中国则由卫材制药以施维舒的商品
- 转化生长因子β乙型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是存在于每个人体内的免疫调节因子,帮助改善过敏体质、调节免疫系统正常发展。TGF-β有三种异构物,其中‘TGF-β2’
- 过重超重的定义通常是比标准身形有更多的身体脂肪。肥胖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粮食供应充足,且民众生活方式流于久坐不立的地方。美国成年人口中,高达64%被认为超重或肥胖,而且这一比
- 食欲素结构 / ECOD食欲肽(英语:orexin),又名下丘脑泌素(英语:hypocretin),是对两种不同的神经肽激素的统称,其主掌人体的醒觉(英语:arousal)、觉醒(英语:wakefulness),使中枢神经处于清醒状态,也掌
- 颈动脉在解剖学中,总颈动脉是负责供应头颈部充氧血最主要的动脉,左总颈动脉直接由主动脉发出,右总颈动脉由头臂动脉干发出。二者在颈部时分叉为外颈动脉和内颈动脉。左和右总颈动脉位
- 纺锤体纺锤体是真核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中间宽两端窄的纺锤(日语:紡錘)状细胞结构,主要由大量纵向排列的微管构成。纺锤体一般产生于早前期(PreProphase),并在分裂末期(Tel
- 脑损伤脑损伤(Brain damage)或脑部受伤(brain injury,简称BI)是指人脑细胞的受损或是退化。脑损伤可能因为一些内在或是外在的因素所造成。一般而言,会用“脑损伤”来表达一般明显的,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