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杂酚油

✍ dations ◷ 2025-09-11 10:39:04 #工业用杂酚油
矿物杂酚油(英文:Coal tar creosote 或 Creosote oil),或工业用杂酚油,是一种从煤焦油或其他矿物油中蒸馏而成的液体。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本品有时被称为杂酚油或木馏油,它和前两者并不能等同,需加以区分。本品是一种混合物,含有以芳香族化合物为首的200多种的化合物。根据具体的产品特性其组分比例会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菲、荧蒽、芘、芴、苊等由2-4个苯环组成的化合物为主要组分。为黄色到暗褐色,具独特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闪点66℃,燃点335℃。以煤焦油为原料,在200-400℃的温度下进行蒸馏,先将蒸馏物中的萘、蒽等结晶物去除,然后将水溶性的苯酚、吡啶分离后制得。由于含有多种来源于煤炭的多环芳香烃(PAHs),本品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分类为2A类致癌物,意味着对人类极有可能具有致癌性。。出于对公众健康安全的考虑,欧盟的法律条例限制矿物杂酚油只能对行业用户销售。日本也于2004年起对氧芴、蒽和芘三种化合物在家用防腐剂中的含量必须低于10ppm,而家用防腐木材和防虫木材则必须低于3ppm。

相关

  • 纤毛纤毛(拉丁语:cilium,复数为cilia)是真核生物细胞的细胞器,是一种尾状的突出物,伸向细胞外大约5到10微米。支撑纤毛的亚显微结构是微管,微管连接在基体之上。 动物细胞利用纤毛拨动
  • 中华字海《中华字海》曾是收录汉字最多的大型字书(后被收字106230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异体字字典》取代)。由冷玉龙、韦一心主编。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社1994年出版。《中华字海》收
  • 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一部集中国16世纪以前本草学大成的著作,明代万历六年(1578年)定稿,万历二十三年(1596年)在南京正式刊行,作者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医学家、药学家和博物学家之一李时
  • 空穴现象空穴现象(Cavitation),又译气穴现象、气蚀现象或空洞现象,指的是在流动的液体中气相的空穴 – 亦即极小的无液体空间(“气泡”或“空隙”) – 产生与消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力作用在
  • 日尔曼语日耳曼语族是印欧语系的一支,是居住在北部欧洲日耳曼民族的语族。这一族语言有鲜明的特征,最著名的有关于辅音演变的格里姆定律。一些早期(约公元2世纪)的日耳曼语言发展出自己
  • 小农经济自然经济,也叫小农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借助货币,直接交易的经济形态。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
  • 卡尔·刘易斯卡尔·刘易斯(英语:Carl Lewis,1961年7月1日-)是美国田径运动员,在4届奥运会中获得过9枚金牌,是第一位在海拔低于100米跑进10秒大关的人,2000年被国际田联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田径
  • 钩吻碱钩吻碱(C20H22N2O2)是一种吲哚生物碱,分离自于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美洲和东南亚的开花植物钩吻属。是一种麻痹剧毒化合物,接触可导致死亡。通常具有作为哺乳动物甘氨酸受体激动剂
  • 小渊惠三小渊惠三(日语:小渕 恵三/おぶち けいぞう Obuchi Keizō,1937年6月25日-2000年5月14日),出生于日本群马县中之条町,日本政治人物。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第84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
  • 萧龙友萧龙友(1870年2月13日-1960年10月21日),本名方骏,字龙友,别号息翁,祖籍四川省三台县,出生于四川省雅安。中国近代医学家。1870年2月13日出生于四川雅安。1897年,曾任山东淄川县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