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羯语
✍ dations ◷ 2025-02-23 18:42:49 #羯语
羯(拼音:jié,注音:ㄐㄧㄝˊ,南京官话:je5 同“揭”,中古拟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
kɨɐt,居謁切)又称羯胡,4世纪初时居住在今中国山西省一带的胡人族群。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一个族群名称,现在学者仍有争议。后赵石勒出身于此部族,原隶属于南匈奴部落联盟,中国史书将他们归类于杂胡。冉魏政权时代,号召汉人对羯胡进行种族灭绝,山西羯人被屠杀殆尽后,仍有部分残部,但此后历史不详。学者对他们的起源有数种猜测,有源自中亚大月氏、康居部落联盟、呼揭等等假说,但因文献资料太少,这些假说都无法获得证实。中国史书对于羯人起源记载不详,在晋朝之前没有记载。第一个被记载下来的羯人是后赵的创建者石勒,居于并州上党武乡,源自于南匈奴19种中的羌渠种,为匈奴部落之中的世袭领袖。山西自古居住许多游牧民族,春秋战国时代有被称为翟戎等外族居住,《史记》曾称此地“羯羠不均”、民风慓悍。因为不确定这个名称是来自汉族或羯人自称,学者对于羯族的名称由来有许多猜测。在汉语中,羯的字面意思是阉割后的公山羊或公绵羊。也有性情强悍之意。晋朝时,羯被使用来称呼杂胡与胡人,匈奴刘渊、刘曜等人也曾被称为羯胡,所以羯不一定是单指石勒部落。此外,在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戎羯、胡羯、羯贼、羯胡、羯虏、匈羯等。内田吟风认为,羯是汉族对于外族的一种蔑称。《魏书》认为,其名称来自他们的居住地,上党武乡的羯室(今山西榆社县),因此被称为羯胡。陈寅恪认为,康居募勇士成为军队成员,称为柘羯,之后被省略为羯,成为羯人名称的由来。前秦苻坚曾提出五胡的说法。陈寅恪认为,五胡之名,起自于五德终始说,是图纬符命思想下的产物。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将羯定义为五胡之一。羯人是否是独立民族,或只是一个族群名称,现在学者仍有争议,如杉山正明认为羯就是南匈奴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史家特地将其分出只是为了要搭配五胡这个数字。史书中,又称他们为杂胡。唐长孺认为,杂胡即杂种之胡,为部落间通婚的后代,并不是属于单一种族。陈寅恪认为,杂胡即小胡、部落胡,因为他们是附属在南匈奴之下的小部落,因此被称为杂胡。北朝的尔朱氏,在文献中被称为羯胡,或契胡。唐朝安禄山,出身粟特人,也被史书称为羯胡。中国东北的靺鞨,唐初也被写为靺羯,可能也与羯人有关。但因文献不足,无法确定他们与石勒部落之间的关连。山西南匈奴部落的人,因战乱以及被贩卖为奴,流散至河北诸县,居住在山间,开始以羯胡之名出现在历史上。石勒出身山西并州,被并州刺史司马腾卖于河北、山东做奴隶。石勒成为牧帅汲桑的手下,先召集王阳等八人为“骑盗”,后又为“二十八大盗”。刘渊起兵后,石勒率所部响应,归附刘渊转战于并州。汉国刘聪继位后,两度授石勒为并州刺史。石勒由并州坐大,后又受命都督冀、幽、并、青四州杂夷,受封为上党郡公,又署其长子为上党国世子,移襄国建后赵。其领土包括今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江苏、安徽、湖北、甘肃、辽宁的一部分,但并州、平阳、上党仍是他们的主要根据地。西晋灭亡后,匈奴族统治者刘聪占有了北方大部分土地。公元318年刘聪死,刘曜乘内部变乱之机,夺取政权,迁都长安称帝,国号为汉国(后被改称为赵),史称前赵。东晋元帝大兴二年(公元319年),石勒反刘曜,自称大单于、赵王,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以河内等24郡为赵国,拥有民户29万,史称后赵。为十六国之一。石勒为巩固其统治,重用汉族人赵郡张宾为谋主,采用汉族的一些统治政策,国力日强。参照魏、晋王朝的法规,建立各种政治制度,设立学校,提倡经学,阅实户口,劝课农桑,对安定社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法政严苛,杀人甚多。实行“胡汉分治”,禁说“胡”字;称羯人为国人,称汉人为汉人。朝廷设有专门官吏门臣祭酒,管理羯人诉讼。公元321年,遣石虎进取幽州,俘刺史段匹䃅,幽州、冀州、并州三州皆归属后赵。不久,石虎又率军进讨鲜卑鬱粥于离石,鬱粥逃奔乌桓,石虎悉降其众,继尔南下,尽收河南之地。前赵与后赵为争夺地盘,多次交战,公元329年,石勒攻灭前赵,并吞关陇之地。后赵之地“南逾淮海,东滨于海,西至河西,北尽燕代”,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与江南的东晋政权形成北南对峙局面。石勒在位,实行过一些汉化政策。公元333年,石勒死,侄石虎夺取政权,于公元335年迁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石虎残暴,杀戮汉族,在邺城大建宫室,筑楼台高阁,众役繁兴,加之征伐辽西及东晋的穷兵黩武,终于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强烈反抗。公元349年,梁犊率边兵起义,打击了后赵的统治者。石虎病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后赵大将军石虎养孙石闵(汉族,后改名李闵、冉闵)号召汉族杀胡人,攻杀后赵皇帝石鉴,夺取政权,国号魏,史称冉魏,仍都邺城。冉魏政权,号召汉人,针对胡人进行种族灭绝行动,羯胡部落遭到大量残杀。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氏从东北攻入冀州,冉闵兵败被杀。445年,盖吴在杏城起义,《魏书》称其为卢水胡,《南齐书》称其为羯胡。但不确定盖吴与石勒部落间的关连。有观点认为尔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经神池、五寨、保德县之朱家川)发源的尔朱荣也为鲜卑化的羯人。鲜卑化的羯人侯景其后陆续派军在三吴地区大肆烧杀抢掠。551年,废萧纲,再立豫章王萧栋为帝,改元天正。同年,再命萧栋禅让,侯景登极为帝,国号汉,改元太始。后南朝汉族军民平定侯景之乱。冉魏时代,对羯人进行大规模诛杀,“高鼻多须”的胡人和汉人也遭滥杀,学者夏曾佑据此推测羯人的外貌可能是“高鼻多须”,来自于中亚或西亚。后赵有胡天信仰,首都立有胡天祠,学者推测羯人可能信仰胡天。匈奴自古信仰腾格里(天神),汉朝曾击败休屠王,取得祭天金人。陈垣作《火祆教入中国考》,认为西域康居、粟特一带,信仰祅教,后齐、后周为招徕西域胡人,皇室有祭祠胡天(阿胡拉·马兹达)的习惯。但是并不确定羯人信仰的胡天,是属于匈奴腾格里系统,或是祅教系统。石勒受佛图澄影响,信仰佛教。羯语有一段话留存于史书中,该段词组为:“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音)”其中“秀支”指军队;“替戾冈”指“出发”;“仆谷”指的是刘曜的位阶;而“劬秃当”则指“捉拿”。这段词组已为一些人出版的刊物所检析。白鸟库吉 (1900)、古斯塔夫‧约翰‧拉姆斯戴德(Gustaf John Ramstedt) (1922)、路易‧巴忍(Louis Bazin) (1948)、冯‧贾拜因(von Gabain) (1950)与舍尔瓦什泽(Shervashidze) (1986)等人皆假设羯语为突厥语族的语言,并据其假设给出了对羯语这段话的构拟和翻译:蒲立本(Edwin G. Pulleyblank) (1963)认为根据基于突厥语族假设的构拟,和该词组在中古汉语中的发音是难相契合的,因此这些构拟不能算是非常成功的。他并提出羯语乃叶尼塞语系语言的假说。:264沃文(Vovin)根据羯语属叶尼塞语系的假说,给出了以下的构拟与翻译:(PV = 前动词(preverb);CM = 变位标记;OBJ = 受词标记;PERF = 完成式标记)2016年的一份研究认为羯语属于南叶尼塞语族下的阿林-旁普科尔语支,与旁普科尔语有密切关系。王国维认为,羯人为匈奴分支。吕思勉与钱穆皆认为羯人源自羌族。顾颉刚主张为羌族与匈奴混血。陈可畏主张,羯人为呼揭国后代。唐长孺与姚薇元主张,羯人为西域胡之一,为小月氏后代。蒲立本推测古代羯族,可能属于叶尼塞语系。因为“羯”字的中古发音(“羯”字的中古发音一说为:246)与现今居住于鄂毕河与叶尼塞河流域的凯特人(Kets),名称相当接近。Alexander Vovin认为羯语和匈奴语都属于叶尼塞语系,羯语属于南叶尼塞语族下的Pumpokol分支。Vovin认为“单于”和“可汗”都能以叶尼塞语解释其含义。羯人具有深目、高鼻、多须的特点。体貌特征类似于高加索人种。蒲立本认为,羯的中古汉语发音(中古拼音:kiat)近于突厥语khes或kit,意译为石。他认为,羌渠即中亚康居,羯人来自石国,因此以石作为部落称呼,就如同昭武九姓中的石姓,其部落领袖也以石为姓。因此,蒲立本又认为,羯人可能是吐火罗语系民族。陈寅恪曾提出羯人源自康居的说法。学者童超认为羯人是中亚康居人,但不是农耕的粟特人,而是游牧的康居(羌渠)人。两汉时期,康居羁属匈,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安禄山被称为羯胡,他出身于粟特人。据此,羯人可能是粟特人的后裔。
相关
- 基本传染数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在流行病学上,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基本
- 顺式作用元件顺式作用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CRE),是非编码DNA的区域,其调节邻近基因的转录。CREs是遗传调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控制形态发生、解剖学的发展以及胚胎发育的其他方面
- 伽莫夫1904年3月4日(儒略历2月20日) 俄罗斯帝国敖德萨 (现属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量子穿隧效应乔治·伽莫夫(英语:George Gamow,1904年3月4日-1968年8月20日),出生名乔治·安东诺维奇·伽
- 欧洲之星欧洲之星(英语:Eurostar)是一条连接英国伦敦圣潘克拉斯车站(2007年11月14日前为滑铁卢车站)与法国巴黎(北站)、里尔与比利时布鲁塞尔(南站)以及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高速铁路服务
- 奥古斯丁·菲涅耳奥古斯丁-让·菲涅耳(法语:Augustin-Jean Fresnel,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阎王阎罗王(梵语:यमराज,IAST:Yamaraja),源自印度教神祇阎魔罗阇(或译阎摩、阎魔、阎魔大王),是地狱的主宰,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华人尊称其为阎魔罗阇大王,简称阎罗王、阎王、阎君。罗阇即
- 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转化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转化(Lobry-de Bruyn-van Ekenstein transformation)碱催化的醛糖-酮糖异构化反应。此反应用于某些酮糖的工业生产。它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甘油醛与
- 奥尔良的海伦公主海伦·路易丝·亨丽叶特(法语:Hélène Louise Henriette,1871年6月13日-1951年1月21日),是法国奥尔良王朝公主和意大利奥斯塔公爵夫人。她的父亲巴黎伯爵腓力七世是奥尔良王朝法
- 竹荪长裙竹荪(学名:Phallus indusiatus),俗称竹荪,又名竹笙、竹参(ㄕㄣ)、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裙和菌柄在中国为高级的素食材料。竹荪原来有自己
- 鄂温克人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中国鄂温克人主要信仰萨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