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荣洛

✍ dations ◷ 2025-08-21 07:58:33 #黄荣洛

黄荣洛(1926年—2017年8月11日),台湾苗栗县南庄乡人,台湾客家文史工作者。

黄荣洛为南庄乡人,1926年出生,先祖为曾带领赛夏族攻打竹南闽南庄的黄祈英,父亲曾历经南庄事件。

黄荣洛在日治时期从桃园农校毕业后曾至新竹商校教书,后到延平学院读经济学,就业时考进林务局任到技佐。婚后,与妻子李秋妹育有一子三女。黄荣洛曾一度至回南庄任农会总干事,之后搬到新竹县竹东镇接下父亲的碾米厂。

平日,黄荣洛会去新竹各地收集奇石,将在竹东镇大同路的房子摆满石头,但一天在溪边时领悟到再活二十年也不可能蒐尽,改以仔细品味现有收藏,兼发展其他兴趣。1984年,黄荣洛偶然读到日文书《靖台之殿下》,勾起了作历史调查的兴趣。这年,他也因铃木清一郎的《台湾旧惯冠婚葬祭年中行事》启发,开始研究并记录客家民俗。

1985年,黄荣洛以替客家留下纪录为志向,停下米店生意,大量阅读旧书,进行田野调查,投稿到苗栗《中原》杂志等刊物。黄荣洛早期兴趣是家乡的客家族人的抗日史,如吴汤兴、北埔事件、南庄事件,并亲自搜集原始资料来研究,而不是满于二、三手文献。1985年8月,黄荣洛从买卖民艺品的曾吉造手中获赠十一张客家山歌手抄本,便找研究客家山歌诗的陈运栋帮忙修改错字,定名为〈渡台悲歌〉,成为台湾客家文学上的重大发现之一。黄荣洛所发现的嘉庆九年(1804年)〈渡台带路切结书〉,也是被视为珍贵的移民史料。在1987年采访时,黄荣洛家中摆满各式各样的杂志、典籍、资料,如《理蕃志》、《台湾警察沿革志》等。黄荣洛会很大方的将古籍孤本借给需要的人,但绝对不出卖以利己生。

对这位骑着单车四处寻访台湾史料及客家文化的黄荣洛,翁佳音称为“乡土研究的老怪物”;锺肇政则称赞黄荣洛的成果,“是用双脚‘跑’出来的”。此外,黄荣洛还会纪录乡野奇谭,如灵异故事与地方传说。

至1999年黄荣洛获新竹县文化中心推荐在台南市立文化中心获颁民俗艺术特别贡献奖时,他已出版《渡台悲歌--台湾的开拓与抗争史话》、《乡土点滴》、《台湾客家传统山歌集》、《北埔事件文集》、《台湾客家民俗文集》、《台湾客家词汇》、《俗谚来历文集》等书。2007年10月4日,第十四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揭晓,黄荣洛获台湾客家文化奖。2008年7月12日,总统马英九亲自颁赠客家贡献奖语言文史类给黄荣洛。

2010年,黄荣洛右眼弱视越来越严重,认为自己后悔投入客家文史研究太晚,说应该要把米店早十年收起。2017年4月,黄荣洛因病重住进桃园的护理之家,尽管家属出售他先前收藏的奇石来筹措病费,但黄荣洛依然在8月11日去世。

相关

  • 乳果糖乳果糖(英语:Lactulose)是一种不会被吸收的糖,用来治疗便秘和高血氨症。当治疗便秘时须以口服给药,治疗肝性脑病时则可以口服或直肠给药。乳果糖通常在口服8-12小时后起效,但是治
  • 爸爸出差时《爸爸出差时》(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Otac na službenom putu, Отац на службеном путу)是1985年由艾米尔·库斯杜力卡执导的南斯拉夫电影,并于第38届戛纳
  • 台海使槎录《台海使槎录》,简称《使台录》,为清巡台御史黄叔璥所著,书始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6月,北京黄叔璥抵台后经常巡行各地,考察攻守险隘、海道风信。全书凡8卷分三部分:《赤嵌笔谈》(第
  • 民事结合民事结合(英文:civil union)是指由法律,即民事法,所确立并保护的等同或类似婚姻的结合关系,因此称为“民事结合”。Civil union亦有译作公民结合,但“civil”跟“公民”(citizen)意义
  • 叶桂 (围棋棋手)叶桂(1974年8月5日-),女,湖北人,中国职业围棋棋手,中国棋院五段。叶1989年入段,1985年升为五段,2003年获全国围棋个人赛女子组冠军。叶桂的丈夫为中国国际象棋棋手林卫国。
  • 碧玉 (消歧义)碧玉,又称铁石英,是个不透明、不纯的石英品种,通常呈现红色、绿色、黄色或棕色,少部分呈现蓝色。碧玉还可以指:
  • 夜间飙车《夜间飙车》(英语:Night Driver)是由雅达利开发,发行的一款竞速游戏。
  • 海弗格尔海弗格尔(Frances Ridley Havergal,1836年12月14日 – 1879年6月3日)是一位英国圣诗作者。她出生在伍斯特郡爱司特垒(Astley)一个圣公会家庭,父亲威廉·亨利·海弗格尔(1793-1870)是当地的教区长,也是作家、作曲家和圣诗作者。 1852/3年,她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求学。她出外旅行,特别是去瑞士她在威尔士的高尔半岛 因腹膜炎去世。她的姐妹在她去世后将她大部分作品出版。在多伦多有一所以她命名的海弗格尔学院。
  • 赎金赎金(英语:ransom),是绑架事件里经常看到的字眼,就是绑架者向对方勒索贱财,以作交换人质的条件。掳人勒赎的行为,已被公众视为是一种逼人让步的行动。但近代,歹徒往往会在被害者家属交付赎金后,杀人灭口(俗称“撕票”)。掳人勒赎一事,最早是于公元前78年发生的,凯撒被土耳其的海盗掳走后,就有人将钱交给那帮海盗,以换取凯撒。在欧洲的中世纪里,赎金对于骑士的战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一名重要的骑士(尤其是贵族或皇族成员),被人在战场上掳走后,便非常值钱,但如果一死,就没有任何价值了。因为如此,赎金便成为了纹章
  • 牺牲 (刊物)《牺牲》是一份由中国济难会全国总会主办的纪念专刊。1929年3月15日创刊。内容为悼念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和“四一二事件”中牺牲的187位烈士。该刊物于1929年8月1日遭国民政府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