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薤”,拼音:xiè,注音:ㄒㄧㄝˋ,学名:),为五种荤菜之一。分布在柬埔寨、越南、日本、台湾、美国、老挝以及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和以南各省区等地,生长于海拔700米至2,700米的地区。目前已人工引种栽培,并常制作为腌菜,是越南新年时食品之一。
薤有多种名称,包括藠头(“藠”,拼音:jiào或xiào,注音:ㄐㄧㄠˋ或ㄒㄧㄠˋ)、薙头、蕗荞、小蒜、薤白头、野蒜、野韭等。
台湾称之为“蕗荞”、“荞头”(“荞”,注音:ㄑㄧㄠˊ),蕗荞的台语为lōo-giō;阿美族称之为火葱,族语称为lakiu:96。
在昆明话里把腌过后,半透明的薤称为藠头(音‘叫’),是当地特色腌菜之一;
而薤在内蒙与山西等地称为薤薤(俗写为“害害”)。
称之为“辣韭”(日语:らっきょう,转写:Rakkyo)。
薤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作二年生栽培,基生叶数枚,半圆柱状线形,有不明显3-5棱,中空,叶鞘抱合成假茎,基部形成粗的鳞茎。鳞茎狭卵形,外观初看似小型蒜头(大蒜),故名小蒜,剖开来环形结构似洋葱,呈白色,是主要的食用部分。秋季九至十月抽花茎,伞状花序顶生,花小呈紫红色。
“叶状似韭,但又如葱般中空,中央有棱线;鳞茎似蒜”,具有诸多葱属植物特征是薤的特色。
原产中国,《汉书·龚逐传》就有记载。目前中国南方诸省都有种植,北方人较少食薤。江西省新建县生米镇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命名“中国藠头之乡”。
台湾的薤由原住民移民时由南洋传来,现为零星种植,其中栽植较大规模者包括云林县古坑乡、嘉义县阿里山乡、台南市白河区,以及花莲县寿丰乡月眉村与光复乡等阿美族部落,多在原住民部落才见得到:96。
《黄帝内经·素问》有“五菜为充”语,王冰注:“谓葵、藿、薤、葱、韭也。”《灵枢经·五味》又说:“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挽歌《薤露》,起源于汉代,至少沿唱至唐代。
仅四句:“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华人地区以盐渍、醋渍鳞茎作为清脆口感的腌菜为多;亦可炒食。
源于日式的料理方法则包括:生蕗藠切片凉拌、日式炸物(沾粉去炸)、蕗藠炒面、清炒、蕗藠炒蛋、蕗藠炒猪肉、什锦蕗藠煎饼、鸡肉芙蓉蕗藠蛋、海带拌蕗藠、蕗藠海鲜意大利面、蕗藠滑菇等等。
药用部位同食用部位,采白色鳞茎,称为薤白。然而在中国大陆又称另一种近缘植物小根蒜为“薤白”,也做同样用途,易生混淆。
味辛、苦,性温。入肺、胃、大肠等经。
功能行气止痛、理气宽胸、通阳散结;以上能温通胸阳而散阴寒之结,治疗胸痹而痛、喘促等证;以下能通滞行气,治疗下痢腹痛等证。
治胸痹代表方为栝蒌薤白白酒汤、栝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出典于《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卷十五“辨胸痹病脉证并治”篇,以及后世本《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
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