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

✍ dations ◷ 2025-05-17 21:18:13 #电击穿,电气安全,静电学,等离子体物理学

静电放电,是指在某一绝缘介质的两面分别出现正电荷和负电荷,并且逐渐累积时,这时加于该绝缘介质上的电压也会同时增加,当该电压高于一定程度(击穿电压)后,这时绝缘介质会发生电击穿,继而使得一部分绝缘介质变为导体,使电流能够通过。在电流通过绝缘介质后,绝缘介质两面的正负电荷便会消失,加于该绝缘介质的电压也会回复到零,因此静电放电只会在一段短时间之内出现。

造成静电放电的电荷通常来自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

静电放电可以产生大小不等、或引人注目的电火花(闪电以及伴随的雷声,则是大规模的静电放电事件),但即使看不见也听不到、不太戏剧化的放电,仍然很大到足以损坏敏感的电子设备。

在空气中产生电火花约需要大于 40 kV / cm 的电场强度,尤其是在雷击中。 其他形式的静电放电包括锋利电极产生的电晕放电和钝电极产生的帚形放电(英语:Brush_discharge)。

静电放电可能会在产业上造成重要的有害影响,例如气体,燃料蒸气和煤尘的爆炸,以及固态电子部件(例如集成电路)的故障。这些电子器件在承受高压时可能会遭受永久性损坏。因此,相关产业与电子制造商会使用防止电荷累积的措施(例如避免带高电荷的材料)和消除静电的措施(例如接地的工人,提供防静电设备以及控制湿度)来释放静电,建立无静电的静电保护区域。

JEDEC标准定义了三种静电放电模型(ESD Model)以及对应的测试方法,分别是人体模型(Human Body Model,简称HBM),机器模型(Machine Model,简称MM),充电器件模型(Charged-Device Model,简称CDM)。

其中最广泛使用的是人体模型,以一个100pF的电容和一个1500欧姆的电阻进行静电放电测试。

相关

  • 沙尘沙尘暴(英语:Dust storm)为沙暴与尘暴的总称,是一种多发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天气现象,由强风刮起干燥地表上的松软沙土和尘埃形成,其导致空气混浊,能见度变低。最近几十年来的沙
  • 方以智方以智像方以智(1611年-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出家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直隶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
  • 安哥拉内战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获胜安人运 西南非洲人民组织 民族之矛 古巴(1975-91)安盟 安解阵 卡宾达飞地解放阵线 南非(1975-89) 扎伊尔(1975)安哥拉内战(葡萄牙语:Guerra Civil Angolan
  • 本省人本省人为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之后产生的名词,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战投降前就已定居台湾的人,主要是指河洛人与客家人,而原住民也被中华民国政府列入本省人的范
  • 玛丽亚·德·梅黛洛玛丽亚·埃斯特维斯·德·梅黛洛·维多利诺·德·阿尔梅达(葡萄牙语:Maria Esteves de Medeiros Victorino de Almeida,1965年8月19日-),又称玛丽亚·德·梅黛洛(葡萄牙语:Maria de
  • 艾诺拉·盖号艾诺拉·盖(英语:Enola Gay)是一架隶属于美国陆军航空军第509混合飞行大队(英语:509th Composite Group)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艾诺拉·盖”这命名源自该机机长保罗·蒂贝茨(Paul
  • 林鹏林鹏(1986年10月25日-),辽宁大连人,中国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5级表演系。因出演2010年电影《大兵小将》而知名,被媒体冠以“龙女郎”的称号。与陈晓、毛晓彤、张佳宁、张倬
  • 尾节尾节(英语:Telson),又称尾柄,为节肢动物身体分节的最末节,没有附肢也没有神经节,因此并不是真正的体节。不同类群的节肢动物其尾节的形状与用途不尽然相同。海螯虾、真虾下目与其他
  • 奈厄布拉勒河奈厄布拉勒河(英语:Niobrara River,在奥马哈语里意思是宽阔的河流)是密苏里河的一条支流,长约568-英里(914-千米),经过美国的怀俄明州和内布拉斯加州。奈厄布拉勒河流经北美大平原的
  • 秦灭六国之战韩:10万 赵:50万 楚:40万 魏:10万 齐:30万 燕:约10万 秦灭六国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山东六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从前236年攻打赵国到前221年灭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