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轨道

✍ dations ◷ 2025-11-05 03:01:08 #天体力学,轨道,天文学,航天技术

在航天动力学的三体问题中,晕轮轨道是一种靠近L1, L2 or L3 拉格朗日点周期性的三维轨道。虽然拉格朗日点只是太空中空无一物的一个点,但奇怪的是能围绕它旋转。晕轮轨道被看作是两个行星性物体的引力、科氏力和离心力互相作用于航天器的结果。晕轮轨道存在于任意一个三体系统中,如日-地系统和地-月系统。每一个拉格朗日点都同时存在北晕轮轨道和南晕轮轨道。由于晕轮轨道倾向于不稳定状态,需要轨道位置固定技术将卫星保持在轨道上。

罗伯特·威拉德·法夸尔率先将“晕轮轨道”这一名称用于他的1968年博士论文中。法夸尔支持在阿波罗任务中,在地月系统L2点使用航天器用作通讯中继站。在这样的一条晕轮轨道上的航天器将会连续地看到地球和月球的远端。最后,在阿波罗以往的月球背面登月任务中,通信中继卫星或阿波罗联合任务都没有停泊在L2

法夸尔使用解析表达式表达晕轮轨道,但凯瑟琳·豪威尔表示能用数值计算出更明确的轨迹。

晕轮轨道的第一个应用的任务是1978年发射的国际彗星探测器(英语:International Cometary Explorer)。它行进至日地L1点,在那里逗留了数年时间。晕轮轨道应用的第二次任务是太阳和太阳圈探测器(SOHO),欧空局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太阳的联合任务,1996年,它抵达日地L1点。它使用一条与国际彗星探测器相似的轨道。虽然从那以后的数个其他任务曾行进到过拉格朗日点,但是它们一贯使用非周期性变化的利萨如轨道,而非真实的晕轮轨道。如2001年发射的起源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是动态系统理论的应用先驱,以找到低能转移轨道的方法。\

法夸尔的设想于2018年6月实现。中国航天局在2018年6月14日将鹊桥号中继卫星成功移动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晕轮轨道。 2019年3月,嫦娥四号使用鹊桥中继卫星进行了软着陆,传回了月球背面的图像。

相关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GABAsubA/subRGABAA受体(又称作γ-氨基丁酸A型受体)是一种离子型受体,而且是一类配体门控型离子通道。此通道的内源性配体是一种被称为GABA的神经递质。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里的一种主要的递
  • 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英语: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缩写 HPLC),又译高效液相层析法,以前曾指高压液相层析法(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是一种色谱分析技术,用
  • 罗马时代荷兰南部地区在古代被罗马人所占领,从公元前55年被凯萨所征服,到公元410年成为墨洛温王朝的一部分,一共历经四百余年,在罗马几年的统治之下,荷兰从此往后的生活以及文化层面深受
  • GeOsub2/sub二氧化锗,化学式GeO2。白色粉末或无色结晶,为四方晶系、六方晶系或无定形体。六方结晶与β-石英同构,锗为四配位;四方结晶具有超石英型结构,类似于金红石,其中锗为六配位。 高压下
  • 亡灵鬼,又称鬼魂,某些文化习俗或宗教信仰的人认为鬼是生物死亡后遗留下的灵魂。在其他语言的翻译上,中文的“鬼”最常被翻译成英语的“Ghost”,日本则称之为“幽灵”,马来语则称之为
  • 阿空加瓜山阿空加瓜山(西班牙语:Aconcagua,西班牙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榧树香榧(学名:Torreya grandis,又常称为中国榧)属三尖杉科榧属,为常绿乔木。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较为湿润的地区,目前香榧较多见的地方为浙江东阳、诸暨、富阳、安徽黟县等地。香榧生
  • 创新工场创新工场由李开复创办于2009年9月7日,是一所旨在帮助年轻人创业的天使投资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海淀区清华科技园,于2010年9月8日搬往中关村西区的第三极大厦。于2019年关闭美国
  •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梵语:Uṣṇīṣa vijaya dhāraṇī sūtra) 是佛教密宗经典,主要内容是佛陀为善住天子宣说攘灾延寿之法,显示尊胜陀罗尼之灵验。此经译出之后,其中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