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顿葬

✍ dations ◷ 2025-11-09 18:16:41 #条顿葬

条顿葬(拉丁语:Mos Teutonicus,字面涵义为“日耳曼人的习俗”)是一种在中世纪时欧洲曾用过的葬礼习俗,当时人们用这种作法运送及庄严地处理有地位的人的尸体。这种葬礼的过程包含了将肉从尸体上除去,以便尸体能卫生地运回死者的故土下葬。

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人们认为将战死于沙场或死于自然死因的贵族,埋葬在远离他们家乡的穆斯林领地当中,是不合宜的;然而尸体会腐败,因此将遗体从国外长途运回,是不切实际且不卫生的,而且尸体腐败的过程,常常会因为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加快。

来自日耳曼地区的贵族对此尤其感到关切,他们更希望他们的葬礼应该在家乡举行,而不是在圣地举行。来自佛罗伦斯地区的史学者本坤潘纽(Boncompagno da Signa)是第一个将此种葬礼习俗与日耳曼地区的贵族做联系的人,也是此种习俗的拉丁语原名“Mos Teutonicus”一词的创造者。

比起条顿葬,当时的英国人和法国人更加偏好遗体保存技术,当时遗体保存的做法,牵涉到将心脏与其他内脏移出,并将之与死者遗体分开埋葬的过程。与遗体保存相比,条顿葬相对来得更加经济实惠,也更加卫生。

在中世纪的社会,遗体保存非常地受欢迎。当时的人将腐败的尸体给看作罪恶及邪恶的事务的象征。遗体保存和条顿葬,以及坟墓上面的人像浮雕,能给人一种静态的幻觉,并能除去尸体腐朽给人的不快感。

在公元1270年,死于当时属于穆斯林领地的突尼斯的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其遗体使用条顿葬的方式处理,好运回法国。

首先,尸体会被支解以方便下一个步骤,接下来,尸体会放在水中或葡萄酒中煮上数个小时这烹煮的过程,能让尸体的骨肉分离,之后所有剩余的肉都会从骨头上面刮除,遗留下完全干净的骷髅。肉和内脏可以马上下葬,或者以盐保存,就如保存动物的肉一般。骨头及所有保存下来的肉则会送回死者的家乡以作为葬礼之用。

中世纪社会的人通常不认为内脏是神圣的,因此将之丢弃的行为,不是个严肃的议题,尤其对日耳曼地区的贵族而言,更是如此。

尽管当时的教会敬重此习俗,教宗博义八世由于他对全尸的理想,而对此习俗深痛恶绝。他在1300年的教宗诏书《丧葬令》(拉丁语:)中禁止了此项习俗。人们常常误以为这则诏书所禁止的是对人体的支解。而这可能阻碍了解剖学的进展,因为人们担心,尸体解剖的行为可能会招致反对和处罚,但事实上,《丧葬令》只禁止条顿葬,不禁止一切对尸体的支解。

相关

  • 胆汁胆汁(英文Bile)是由大多数脊椎动物的肝细胞分泌出的一种汁液。肝脏持续分泌出胆汁,存放于胆囊内,然后在进食时把胆汁经胆总管释放入小肠帮助消化脂肪。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质
  • 树蛙Leptomantis Peters, 1867 Rhacoforus Palacky, 1898 (lapsus) Racophorus Schlegel, 1826 (lapsus)树蛙(学名:Rhacophorus)是无尾目树蛙科下的一个属,全世界大约有80种,大多皮色
  • 能动性移动性(英语:motility,又称运动性、活动性)是生物学术语,意指能自发且独立地移动。此一名词可以应用在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生命体上头。在细胞生物学和生医工程中,移动性通常是指细胞
  • 菊池容斋菊池容斋(1788年11月28日-1878年6月16日),日本江户时代末期至明治时代初期的画家。旧姓河原,本名量平(又名武保),号容斋。菊池容斋出生于江户下谷长者町,是幕府西丸的御徒河原专藏武
  • 乔尔泽套语支乔尔语(Ch’ol)属于马雅语系的语言,为墨西哥乔尔族人的语言。乔尔语可追溯回古典马雅语,与使用于危地马拉的奇奥蒂语有很近的关系。以下为乔尔语的音韵。
  • 夜守龙类夜守龙属(学名:Nyctiphruretus)意为“夜晚的守卫”,是种已灭绝爬行动物。夜守龙生存于二叠纪中期,外表类似蜥蜴。目前已发现上百具夜守龙的化石,都发现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梅津河流
  • 宝体站宝体站是深圳地铁1号线一个车站。站名因车站附近宝安区体育中心而得名,并将其名称缩短为“宝体”。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湖路与罗田路交叉口下方,顺新湖路呈东南至西
  • 盾尾蛇科盾尾蛇科(Uropeltidae)又名针尾蛇科,是蛇亚目下的一个科,这个科内的蛇类都具备洞栖性,主要分布于印度南部及斯里兰卡。盾尾蛇的学名“Urapeltidae”语源来自希腊语的“ura”及“p
  • 马哈武火山马哈武火山是印度尼西亚的火山,位于苏拉威西岛洛孔火山和恩蓬火山以东,行政方面由北苏拉威西省负责管辖,火山口阔180米、深140米,最近一次爆发在977年。
  • 程修略程修略(1964年8月-),男,汉族,安徽亳州人,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83年07月,毕业于亳州市第一中学毕业,同年考取芜湖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并入安徽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学习。1986年7月毕业,分配至古井酒厂技校任教。1988年7月,任中国银行亳州支行迎宾、喷泉分理处副主任。1992年4月开始从政,历任亳州市审计局副科长,亳州市“三查办”副主任(其间于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专业学习),亳州市“三查办”主任(财政监督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