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论证

✍ dations ◷ 2025-09-08 02:09:16 #谬误,不相干的谬误,逻辑谬误,政治隐喻

稻草人论证(英语:straw man)或稻草人谬误、攻击稻草人、刺稻草人、打稻草人是曲解对方的论点,针对曲解后的论点(替身稻草人)攻击,再宣称已推翻对方论点的论证方式,是一种非形式谬误。

稻草人论证有时会和“偷换主题”、“偷换概念”混称,但严格而言未必相等:后二者是蓄意扭曲原论点,而稻草人论证可能是攻击者有心扭曲对方论点以达贬低效果,也可能是攻击者无心地误解了对方论点,或对方论述不清致使攻击者误会。例如当有人主张“我支持死刑,杀人者死,天经地义。”时,以“主张杀人者死就是主张复仇,复仇不能太超过,司法不是复仇的工具。”这种说法回应,就有可能犯下稻草人谬误,因为在其中,回应者可能将论者的观点,给从“应报”替换成“复仇”,再攻击“复仇”这点,宣称“复仇不能太超过,司法不是复仇的工具”。

在一些格斗训练中,会以稻草人作为假想敌,练习向它作出攻击,无论攻击再怎么猛烈,被击倒的都只是替身,真正想攻击的对象并未受到攻击。以猛烈炮火攻击一个假想的论点就像“打稻草人”一样。

除了把小孩关起来以外,显然还有许多方法让孩童出门而不在大街上乱跑,因而前者无法推理出后者。乙攻击的论点“应该把小孩关起来”是甲从未提出的,也无法从甲提出的论点推理出来,只是个稻草人,和甲的真正论点毫无关系。

甲把“支持性交易合法化”曲解成“买春过”,然而两者并无必然关系。

“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不必然代表“删减国防开支”或不爱国,因此乙攻击了一个甲从未提出的论点。

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节目Counterpoint上,一个有关建造更多道路和交通挤塞的讨论中,出现了以下一个稻草人论证的例子:

在左方的例子中,支持引理“建造更多道路,会鼓励人们多点使用车辆代步”的最强原因是前提“建造更多道路,会鼓励人们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自己驾车从甲地往乙地”。可是,反对者转移视线,把矛头直指向“建造更多公路,会鼓励人们多点驾车兜风”这个相对地较弱的前提。透过错误引导,反对者驳倒对方论点,使对方遭受质疑。

支持死刑、支持应报不代表主张复仇。

“爱”的定义并无标准,对子女使用体罚的父母,未必就不爱自己的子女。甲没有主张说父母不应该爱护自己的子女,只是主张体罚而已;而乙则说“体罚就是虐待儿童,因此是不爱护自己子女的行为”,并因此说甲主张“叫大家不要爱护自己的子女”这种甲未必真的主张的事情,然后再借此反驳说“我们应该要用爱来对待子女”,这样是打稻草人。

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顾及自己的“为我”不代表“无君”,也就是不顾及君王和他人;顾及天下所有人的“兼爱”不代表“无父”,也就是不顾及自己的父母;将他人的主张擅自解释为“无父无君”,之后再对“无父无君”这点进行攻击,就是打稻草人。另外说持有某类主张的人为“禽兽”可能涉及人身攻击。

“为可能有罪的人辩护”不代表就是“爱他”、“是他的死忠粉丝”或者“拿了他的好处”

尽管使用成语,但甲没有真的主张死刑就是赔偿,只主张说死刑是杀人正当的处罚,乙方应当先弄清楚甲方指的是“正当的处罚”或“正当的赔偿”。使用“杀人偿命”之类的成语,不代表就一定会把处罚和赔偿混为一谈。

“如果你家人被杀你还会不会主张废死”之类的问题是甲未提出的,甲仅仅是以“杀人者死”支持自己不废除死刑的观点。主张甲会提出“如果你家人被杀你还会不会主张废死”之类的问题,并攻击说这是诉诸情感,因此不应该拿出来等,是打稻草人。

乙说甲主张“只要加重处罚,不用加强取缔”,然后说因为没有警察执法所以无效,甲没有提出说“不用加强取缔”这点,而乙却攻击这点,这样就是打稻草人。

指称“女权自助餐”只想要享受权利却不愿尽义务而不是性别平等本身虽然没有错,但是女生没有主张“只想要享受权利而不愿尽义务”,也未表明信奉女性主义,男生却立刻指控“女权自助餐”,有打稻草人之嫌。

甲没有说教化、改善失业及就业、减少贫富差距等手段不重要。

相关

  • 生物圈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的统合整体,是地球的一个外层圈,其范围为海平面上下垂直10公里。它包括地球上
  • 氯化钠氯化钠(化学式:NaCl),是一种离子化合物。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原子质量分别为22.99和35.45g/mol。也就是说100g的氯化钠中含有39.34 g的钠和 60.66 g的氯。氯化钠是海水中盐分的主要
  • 喇叭喇叭可以指:
  • 长毛绒长毛绒(英语:plush)是表面起毛,状似裘皮的立绒织物。多以毛纱为经、棉线为纬而织成。绒面丰满平整,具亮光及弹性,保暖性能良好。适合做冬季的服装及绒毛玩具等。
  • F10-F19ICD-10 第五章:精神和行为障碍(英语:ICD-10 Chapter V: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F10–F19) 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为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ICD-10规定的
  • 皮埃特罗·阿雷蒂诺皮埃特罗·阿雷蒂诺(意大利语:Pietro Aretino,1492年-1556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意大利作家。他先后在罗马和威尼斯生活,多才多艺,出版有剧作、讽刺诗文和艳情十四行诗等作品。其书信
  • 教育研究教育研究(英语:educational research),是指用科学方法来评估教育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局限于:学生学习、教学方法、教师培训和课堂动态。教育研究者有个共识,教育研究应该是严格的系
  • 卡兹奇山卡兹奇山、或译卡茨基尔山(Catskills Mountains或the Catskills)是美国纽约州哈德逊河以西、奥本尼西南方的一处高原,是阿利根尼高原的最东部。东部陡峭,向西渐见平缓。最高点斯
  • 双台子区双台子区是辽宁省盘锦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下辖9个街道:
  • 上高县上高县位于中国江西省西北部,是宜春市下辖的一个县。东汉中平年间汝南上蔡百姓迁到此地,故析建成县置上蔡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为望蔡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建城县。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