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五位曹魏将领的合称,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魏志第十七·张乐于张徐传》。五人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前任)乐进、左将军(前任)于禁、征西车骑将军(曹丕时期后任左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后任)徐晃。
陈寿撰写《魏志卷十七》时,将曹魏的将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太祖(曹操)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意在表述五人是除曹操的亲信外(诸夏侯曹),军事贡献最多的外姓猛将,为曹魏的开拓前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朱灵为将的名声仅次徐晃等,官至后将军,其事迹附录在《徐晃传》之末。
本姓聂。原属丁原、吕布,后于199年归顺曹操麾下,自此南征北讨,智勇双全,是国家重要宿将,于后世颇负威名。
主要战功有北征乌丸斩杀蹋顿单于;征天柱山攻讨陈兰、梅成;以及最著名的以寡溃众大败孙权大军的威震逍遥津,因此战被任命为四征之一的征东将军。曹丕即王位后改迁前将军,于222年病逝。
曹操军中宿将,于189年曹操起兵时跟随,后被提拔。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敢,常为先锋。
主要战功有参与官渡之战,以及于乌巢奇袭时生捕淳于琼;攻讨袁氏、刘备、关羽等;后与张辽、李典合作,助守合肥。于218年病逝。
曹操军中宿将,原属鲍信,后于192年被曹操提拔。与乐进相似,多年来南征北伐,屡立战功,勇猛果决。性格刚毅严谨,肃穆好杀,于军中有威名。
主要战功有参与吕布、袁术、张绣等讨伐战,官渡之战攻讨袁氏等战绩;但后来因汉水暴涨导致救援樊城失败,因人性本能和大势已去而被关羽所擒;关羽败后又被孙权势力所执,两度作为俘虏。221年,回到曹魏后不久任安远将军,去高陵祭拜时受到曹丕壁画侮辱,于同年羞愤病逝。
原属韩馥、袁绍势力,后于200年官渡之战时投降曹操。为人识变数,擅于料敌,以临场巧变著称;被曹操比喻为韩信,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所惮。
曹丕即王位后接替于禁的左将军,主要战功有参与西北地区的马超、韩遂征伐、汉中攻防等战事,以及于街亭之战中取得大胜利。231年战死,死后曹魏重臣陈群曾感叹张郃作为“良将”,是“国之所依”。
原属杨奉,后于196年归顺曹操。治军军纪严明,为人清廉自守,被曹操评有“周亚夫之风”。
投曹以来参与许多战事,主要战功有战马超、韩遂的潼关之战,与及协助曹仁征讨关羽的樊城之战。曹丕即王位后接替乐进的右将军,于227年病逝。
原属袁绍,后于194年投曹操麾下。史载战功有参战潼关之战乃至之后的西方战事,最后记载为参与石亭之战。
张辽
张郃
徐晃
陈寿总评: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武帝纪》引王沈《魏书》:“(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
在魏少帝、齐王曹芳的正始四年秋七月,除于禁外其他五子皆从祀魏太祖庙。
张辽被列入唐武成王庙六十四将之一,后与张郃、徐晃被列入《十七史百将传·卷五》的魏臣前三名。
《正百将传》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