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音禅堂
✍ dations ◷ 2025-08-13 02:56:59 #观音禅堂
坐标:25°02′22″N 121°31′19″E / 25.03937°N 121.521889°E / 25.03937; 121.521889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钟楼,为台湾台北市市定古迹,状似城门,为东和禅寺的入口。钟楼位于台湾台北市中正区,1930年建立。位置位在仁爱路、林森南路交会路口处,东临台北市青少年育乐中心,北为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禅寺主体位于东北方。对面为台大医院与台大医学院。钟楼,兴建于1930年,外貌状似城门。兴建时位于东和禅寺大殿前,其功能为该寺的迎接殿。后兴建青少年育乐中心时,原计划拆除该钟楼,在文化人士的争取下,该钟楼获得保存,并成为市定古迹。如今成为禅寺的南面入口。结构上为钢筋混凝土建物,屋顶形式为单檐歇山式,并使用日式黑瓦,脊头处设有鬼瓦。一楼现有一大两小三门洞,拱门造型,并设有楼梯可供上楼。一楼使用粗面的大石块,属于日本桃山时期至江户时期的建筑流行风格。二楼整修后改漆为白色外墙,内部悬有铜钟一口,外面有缘廊,廊边有出挑平座栏杆。钟楼周围设有石宫灯,并改铺草地、石板步道、石墙,配合建筑整体造型。原泰北中学的广告看板,改挂与钟楼相关的资料;青少年育乐中心的通风口,则以一刻有“东和禅寺”的石状物包装。让钟楼显得静穆庄严。东和禅寺属于曹洞宗,本名为“曹洞宗大本山别院”,是永平寺和总持寺两大本山的别院。现位于丹阳街南侧,东边紧临泰北中学,南面为青少年育乐中心。当年的禅寺用地涵盖今日的禅寺、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青少年育乐中心、钟楼与露天咖啡广场。今日的禅寺是原本“曹洞宗大本山别院”之观音禅堂。“曹洞宗大本山别院”于1908年在当时台北城东门町(现仁爱路与林森南路口)外建立,是今台湾少数具有日本禅宗风格的佛寺。1920年,禅寺本堂动工重建,直到1923年完工。当时多数日本人所建佛寺,均建为日式风格,禅寺本堂亦不例外。当时本寺仅供日籍人士参拜,寺方因为考量吸引本地信徒的需要,在1914年由台籍禅师于正殿之右兴建难得一见的闽式建筑佛殿─观音禅堂。1930年,进行改建。1916年禅寺附设佛教学校,提供僧侣与信众的子弟就读,校名“私立台湾佛教中学林”。1922年改名“私立曹洞宗台湾中学林”并收并“私立临济宗镇南中学林”;1922年收并“私立国学院”;1935年改名为私立台北中学,从佛教学校转型为一般学校。日治时期结束后,再度改名成为今日的“泰北中学”。1945年后,日治时期结束,禅寺改归中华民国政府管理。1950年代,禅寺部分建物包括大殿,受军队及民众长期占住遭到破坏毁损,被违章建筑所包围,需要走过数条小巷后,才能进入规模较原本来得小的禅寺。1985年,禅寺土地拨交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筹建青少年育乐中心。2000年,台北市政府整顿丹阳街,将该街打通成为现貌,并拆除部分违章建筑。硕果仅存的殿堂,除钟楼外仅剩下原观音禅堂,即今日的禅寺。今青少年育乐中心,原本亦为该寺用地,市府收回用地后改建为今貌。现禅寺座东向西,面向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后为私立东和幼稚园。现庙埕有南北两入口。现钟楼为禅寺的南入口;穿越钟楼后,沿青少年育乐中心与原泰北中学城区部用地间小径,即为禅寺。建物由原硕照明设计顾问公司进行整体设计后,于2002年11月7日点灯启用。北入口即位于丹阳街旁,唯入口不明显,故设计上除利用灯光照明步道衔接丹阳街与庙埕,改变北面出入口外,南边与钟楼间小径也使用适度的灯光照明,建立起与钟楼间的联系。并利用打光,强化屋顶、墙壁等建筑特色,并改善室内照明,对禅寺整体印象,加分不少。2006年7月21日,铜钟经数十年仿古修复后,正式再度响起。2011年8月23日,泰北中学校友返回钟楼敲平安钟,发现名称有误,其名应为“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泰北高中校友向台北市议员林瑞图陈情此事。林瑞图研究室调查发现,古迹导览告示牌(注明原称“曹洞宗大本山别院”)、钟楼前石碑(注明原称“曹洞宗大本山台北别院”)也全都有错。2012年4月18日,林瑞图指出,因考据不周,曹洞宗大本山台湾别院长期被误植为“东和禅寺”,所有告示导览内容也都误用,应正名尊重历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长刘维公回应,“东和禅寺”名称确实不正确,更名已成定局。2012年3月,泰北中学城区部拆除。2012年6月5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公告,钟楼为市定古迹。2018年7月10日,台北市青少年发展处公告,钟楼为该处经营管理之市定古迹,钟楼之楼梯及二楼不对外开放。2019年5月8日,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重新公告,扩大古迹的定着土地范围。
相关
- 肌酸激酶肌酸激酶(英语:Creatine kinase,又称为肌酸磷酸激酶,简称为CK或CPK,EC 2.7.3.2)在磷酸肌酸合成途径中起到可逆催化肌酸形成磷酸肌酸的作用,正反应过程中需要ATP提供磷酰基,磷酸肌酸
- 李希梅尔里西梅尔(Ricimer,或译李希梅尔,约405年-472年),苏维汇人,在5世纪中的西罗马帝国掌握政治实权多年。他青年时期在埃提乌斯军队服役,父母都是蛮族。450年进入政治界。472年,里西梅尔去
- 主龙类主龙类(Archosauria)又名初龙类、祖龙类、古龙类,在希腊文意为“具优势的蜥蜴”,是双孔亚纲爬行动物的一个主要演化支,包含现存的鳄鱼与鸟类,而已经灭亡的非鸟恐龙、翼龙目也属于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所秘密签订之互不侵犯条约,目标是初步建立苏德在扩张之间的友谊与共识,并导致波兰被瓜分。条约也称
-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坐标:49°00′05″N 8°23′01″E / 49.00139°N 8.38361°E / 49.00139; 8.38361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德文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或简称 ZKM)位于德
- 排队论排队论(英语:queuing theory),或称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排队理论,是数学运筹学的分支学科。它是研究服务系统中排队现象随机规律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电信,交通工程,计算机网络、生产、
- 艺文类聚《艺文类聚》是唐高祖李渊下令编修的类书,给事中欧阳询主编,其他参与人员还有秘书丞令令狐德棻、侍中陈叔达、太子詹事裴矩、詹事府主簿赵弘智、齐王府文学袁朗等十余人。武德
- 蒂克路德维希·蒂克(Ludwig Tieck)(1773年5月31日- 1853年4月28日)是德国诗人,翻译家,编辑,小说家,作家和评论家,是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元勋之一。路德维希·蒂克出生于柏
-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简称车笼埔断层保存园区)是位于台湾南投县竹山镇的一座由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营运的地震断层研究保存园区,全区座落九二一地震遗迹之上,沿
- 鼷鹿科鼷鹿科(学名:Tragulidae),是一类小型的哺乳纲偶蹄目动物,它们是反刍亚目下最原始的成员。鼷鹿属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水鼷鹿属分布在非洲的热带森林中。鼷鹿类仅有3胃室,反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