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通用语
✍ dations ◷ 2025-07-26 11:09:30 #通用语
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亦称通行语,主要用于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媒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同语。有时通用语也指一种完全固定下来的正式语言,因此以前人们认为,法语是欧洲外交通用语。通常一种语言,会因为在国际商务中被广泛应用,而成为通用语。阿拉伯人最早用“通用语”一词来形容所有的罗曼语,尤其是意大利语。后来指直到19世纪末在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中东和北非,被海员使用的由罗曼语词汇、和很简单的语法构成的语言。到了1920年代以后至今,后起的英语便逐渐地取代了法语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国际组织联合国正式语文为阿拉伯语、现代标准汉语、英语(牛津拼写)、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亚兰语(Aramaic,或译为阿拉姆语)是西亚地区古早时期重要的通行语,大约在公元1100前,由居住在今日叙利亚中部的亚兰人使用。新亚述帝国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公元前700年征服亚兰城邦,亚兰语就此变成帝国的通行语,逐渐取代阿卡德语(Akkadian)在西亚地区的地位。亚兰语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官方语言,以及基督教教主耶稣传道(λόγος)的语言。梵语(Sanskrit)是在古代流行于南亚地区的重要通行语,也是印度教和印度佛教的宗教语言(上座部佛教的宗教语言是巴利语,佛教在中亚(英语:Buddhism in Central Asia)的宗教语言是健驮逻语,两者都是和梵语相近的俗语)。近两千年来,梵语及其俗语凭借宗教传播和文学创作深刻影响南亚和东南亚形成印度文化圈。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和耆那教教主筏驮摩那传法(धर्म)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和梵语(雅语)相近在摩揭陀国流通的俗语,即摩揭陀俗语(Magadhi Prakrit)。在欧洲语言中,通用希腊语(Koine Greek)和拉丁语(Latin)是古代重要的通行语。随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古希腊语演变为通用希腊语,在接下来几个世纪中,都是地中海地区和西亚地区的通用语。罗马帝国兴起,令拉丁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促进拉丁语的扩散,通用希腊语仍保有第二语言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拉丁语在中世纪欧洲成为用于外交、学术的语言和基督教的宗教语言。古汉语为古代东亚地区的通行语,是许多中华文化重要经典像是论语和道德经的纪录语言。据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已开始脱离汉代的日常口语,书面语开始向模拟复古和白话口语两个方向发展,分别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源头。由于儒家思想和中华朝贡体系的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的文人和官吏,于20世纪之前都能通晓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故文言文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贝都因人的民族语言阿拉伯语(Arabic),同时也是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藉以传诵古兰经启示(英语:Wahy)(وَحْي)的宗教语言。在公元700年,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政权及王朝(英语:List of Muslim states and dynasties)在各地得以建立。令阿拉伯语不仅通行在西亚、北非、南亚、南洋群岛的穆斯林居住区,在非穆斯林地区但穆斯林商人活跃的地方如宋元时期中国沿岸的港口也成为通行语。前哥伦布时期马雅文明的马雅祭司(英语:Maya priesthood)或书吏会以古典马雅语写下马雅抄本,通常认为古典马雅语是古奇奥蒂语(Chʼortiʼ)的书面语。推测菁英阶层是以奇奥蒂语的古形奇欧兰语(Chʼolan)作为全马雅语地区的通用语。不过这些文本也有来自犹加敦马雅语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以这两种语言为基础形成的通用语。古典期是马雅文明的全盛期(约3世纪-9世纪),文字使用、设立纪念碑、营造建筑及艺术创造均在这时期达于极盛。包括中国大陆、日本、台湾、蒙古、朝鲜半岛、越南以及琉球群岛等在内的的东亚地区(汉字文化圈),从公元前后直至近代,古代中国的文言文(日本、朝鲜/韩国、台湾、越南称其为汉文)一直发挥着通用语、以及外交语言的作用。这些国家的口头语言(口语)差异很大,互相不能理解,而书面的汉字却起着疏通意思的作用。然而,朝鲜半岛及越南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废止了汉字,中国大陆改用简化字,近代以前汉字文化圈共有的古典文言文的教育也几乎被停止,现在,文言文已经失去了通用语的地位。萨曼尼德帝国(Samanid Empire)是伊朗人中兴时期中的一部分,在这段期间里波斯化的文化和身份被创造,伊朗的语言和传统进入伊斯兰世界之中,更导致突厥-波斯文化的形成。波斯的复兴在伊斯兰世界内产生新的整体文化取向。后来在穆斯林社会中出现的大多数较高级的本地文化语言,全部或部分依靠波斯语作为其主要的文学灵感来源。公元 19世纪以前的波斯化的社会的例子有塞尔柱王朝(Seljuq),帖木儿帝国 (Timurid),蒙兀儿帝国(Mughal)和奥斯曼帝国(Ottoman)。17世纪欧洲各国贵族欣赏法国的生活方式,法语也成了各国的宫廷语言。直到1920年代以前,法语是欧洲外交场合的通用语。到了1920年代以后至今,法语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渐渐地被后起的英语所取代。
相关
- 反激动剂反激动剂(英语:inverse agonist)在药理学中是指和激动剂结合在相同的受体上,但引起相反的药理反应的物质。根据定义,反激动剂的效能为负。能受反激动剂作用的受体在没有结合任何
- 东欧东欧,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等的欧洲东部,直至德国、瑞士、意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自然地理方面的东
- 封套封套(法语:enveloppe,英语:envelope,葡萄牙语:envelope,德语:Umschlag,西班牙语:sobre),是一种包装工具,通常都是压平的。制造信封的材料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纸张,其次还有纸版、塑胶、牛皮
- 辅助型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氯化物氯化物在无机化学领域里是指带负电的氯离子和其它元素带正电的阳离子结合而形成的盐类化合物。最常见的氯化物比如氯化钠(俗称食盐)。常见的氯化物列在右表。但有时金属(如金)溶
- 传导系统心脏电传导系统(Electrical conduction system of the heart)可以使窦房结产生的脉动传播至心肌,并刺激心肌使其收缩。这种节奏性地刺激心肌使得心肌可以有效地收缩,将血液输运
- 南瓜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南瓜”一词可以特指南瓜属中的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也可以泛指包括笋瓜(又称印度南瓜)、西葫芦(又称美洲南瓜)等在内的其他南瓜属栽培种。其
- 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英语:Mycenaean Greece 法文: Civilisation mycénne,前1600年 – 前1100年) 是希腊青铜时代晚期的文明,它由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迈锡尼城而得名。这是古希腊青铜器时代
- 毒 (消歧义)毒可能是指:
- 劳资争议劳资争议(英文:Labor dispute、Labor unrest)或称劳务纠纷,泛指劳方与资方双方当事人基于法令、团体协约、劳动契约之规定所为权利义务之衍生的种种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