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语

✍ dations ◷ 2025-10-30 15:29:53 #通用语
通用语(拉丁文:lingua franca),亦称通行语,主要用于操不同的语言的人之间进行交际的媒介,它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同语言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一种共同语。有时通用语也指一种完全固定下来的正式语言,因此以前人们认为,法语是欧洲外交通用语。通常一种语言,会因为在国际商务中被广泛应用,而成为通用语。阿拉伯人最早用“通用语”一词来形容所有的罗曼语,尤其是意大利语。后来指直到19世纪末在地中海地区,特别是中东和北非,被海员使用的由罗曼语词汇、和很简单的语法构成的语言。到了1920年代以后至今,后起的英语便逐渐地取代了法语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国际组织联合国正式语文为阿拉伯语、现代标准汉语、英语(牛津拼写)、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亚兰语(Aramaic,或译为阿拉姆语)是西亚地区古早时期重要的通行语,大约在公元1100前,由居住在今日叙利亚中部的亚兰人使用。新亚述帝国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在公元前700年征服亚兰城邦,亚兰语就此变成帝国的通行语,逐渐取代阿卡德语(Akkadian)在西亚地区的地位。亚兰语也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官方语言,以及基督教教主耶稣传道(λόγος)的语言。梵语(Sanskrit)是在古代流行于南亚地区的重要通行语,也是印度教和印度佛教的宗教语言(上座部佛教的宗教语言是巴利语,佛教在中亚(英语:Buddhism in Central Asia)的宗教语言是健驮逻语,两者都是和梵语相近的俗语)。近两千年来,梵语及其俗语凭借宗教传播和文学创作深刻影响南亚和东南亚形成印度文化圈。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和耆那教教主筏驮摩那传法(धर्म)所用的语言,是一种和梵语(雅语)相近在摩揭陀国流通的俗语,即摩揭陀俗语(Magadhi Prakrit)。在欧洲语言中,通用希腊语(Koine Greek)和拉丁语(Latin)是古代重要的通行语。随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古希腊语演变为通用希腊语,在接下来几个世纪中,都是地中海地区和西亚地区的通用语。罗马帝国兴起,令拉丁语成为帝国的官方语言,促进拉丁语的扩散,通用希腊语仍保有第二语言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后,拉丁语在中世纪欧洲成为用于外交、学术的语言和基督教的宗教语言。古汉语为古代东亚地区的通行语,是许多中华文化重要经典像是论语和道德经的纪录语言。据胡适考证,至中国汉代,先秦时代的书面语(即文言文)已开始脱离汉代的日常口语,书面语开始向模拟复古和白话口语两个方向发展,分别成为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源头。由于儒家思想和中华朝贡体系的影响形成了汉字文化圈,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琉球的文人和官吏,于20世纪之前都能通晓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故文言文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贝都因人的民族语言阿拉伯语(Arabic),同时也是伊斯兰教教主穆罕默德藉以传诵古兰经启示(英语:Wahy)(وَحْي)的宗教语言。在公元700年,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穆斯林政权及王朝(英语:List of Muslim states and dynasties)在各地得以建立。令阿拉伯语不仅通行在西亚、北非、南亚、南洋群岛的穆斯林居住区,在非穆斯林地区但穆斯林商人活跃的地方如宋元时期中国沿岸的港口也成为通行语。前哥伦布时期马雅文明的马雅祭司(英语:Maya priesthood)或书吏会以古典马雅语写下马雅抄本,通常认为古典马雅语是古奇奥蒂语(Chʼortiʼ)的书面语。推测菁英阶层是以奇奥蒂语的古形奇欧兰语(Chʼolan)作为全马雅语地区的通用语。不过这些文本也有来自犹加敦马雅语的影响,因此可能是以这两种语言为基础形成的通用语。古典期是马雅文明的全盛期(约3世纪-9世纪),文字使用、设立纪念碑、营造建筑及艺术创造均在这时期达于极盛。包括中国大陆、日本、台湾、蒙古、朝鲜半岛、越南以及琉球群岛等在内的的东亚地区(汉字文化圈),从公元前后直至近代,古代中国的文言文(日本、朝鲜/韩国、台湾、越南称其为汉文)一直发挥着通用语、以及外交语言的作用。这些国家的口头语言(口语)差异很大,互相不能理解,而书面的汉字却起着疏通意思的作用。然而,朝鲜半岛及越南在20世纪后半叶逐渐废止了汉字,中国大陆改用简化字,近代以前汉字文化圈共有的古典文言文的教育也几乎被停止,现在,文言文已经失去了通用语的地位。萨曼尼德帝国(Samanid Empire)是伊朗人中兴时期中的一部分,在这段期间里波斯化的文化和身份被创造,伊朗的语言和传统进入伊斯兰世界之中,更导致突厥-波斯文化的形成。波斯的复兴在伊斯兰世界内产生新的整体文化取向。后来在穆斯林社会中出现的大多数较高级的本地文化语言,全部或部分依靠波斯语作为其主要的文学灵感来源。公元 19世纪以前的波斯化的社会的例子有塞尔柱王朝(Seljuq),帖木儿帝国 (Timurid),蒙兀儿帝国(Mughal)和奥斯曼帝国(Ottoman)。17世纪欧洲各国贵族欣赏法国的生活方式,法语也成了各国的宫廷语言。直到1920年代以前,法语是欧洲外交场合的通用语。到了1920年代以后至今,法语的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渐渐地被后起的英语所取代。

相关

  • 赘生物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皮克氏病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PiD),为一种渐进性痴呆。通常开始于中年,形成于早年,其反应为缓慢渐进的性格改变与社交能力衰退,并伴有智力、记忆和语言组织能力损伤,此外还会有情感淡漠
  • 横贯性脊髓炎贯穿形脊髓炎是由脊髓发炎而导致的、影响到整个一段脊髓的病症,这种炎症将损害轴突,产生脱髓鞘作用、进一步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电阻率下降。没影响到整个脊髓的则叫做部分性脊髓
  •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简称OA),或称退化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英语:articular cartilage)或关节下骨头损伤的关节炎,常见症状是关节疼痛或僵硬,初次发病常仅见于运动之后但发病
  • 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酶的一种,在分解纤维素时起生物催化作用。纤维素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体中。细菌、真菌、动物体内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一般用于生产的纤维素酶来自于真菌,比较
  • 身心性疾病身心性疾病,也翻译成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
  • 磷脂酶磷脂酶(英语:Phospholipase)是一种将磷脂质水解为脂肪酸及亲脂性物质的酵素。磷脂酶主要依据其催化反应的对象分为四类,即磷脂酶A、B、C、D四种。磷脂酶A1-切SN-1酰基 磷脂酶A2-切
  • 家庭结构传统的美国家庭结构被认为是一个两位成婚人士为自己的后代提供关怀和稳定的家庭支持系统。但是,这种双亲核心家庭已经变得不那么普遍,其它的家庭形式开始变得越来越常见。后代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英语:AC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是指由冠状动脉阻塞所引起的任何类型的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胸部有挤压般的疼痛,常放射至左臂或下颌角点(gonion),并伴有
  • 琉善琉善(希腊语:Λουκιανός,约120年—180年),生于叙利亚的萨莫萨塔,罗马帝国时代的以希腊语创作的讽刺作家,以游历月球的奇幻短篇《信史》(周作人译作《真实的故事》)及一系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