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案

✍ dations ◷ 2025-11-09 21:14:32 #南山案
南山案,发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的文字狱,由左都御史赵申乔举发。赵举发翰林戴名世(人称戴南山)的作品《南山集》“狂妄不谨”、“语多狂悖”,名世被斩。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戴南山在《南山集》的〈与余生书〉中引用了方孝标的《滇黔纪闻》,而《滇黔纪闻》中使用了永历的年号。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月,都御史赵申乔参奏:“题为特参狂妄不谨之词臣,以肃官方,以昭法纪事。……翰林院编修戴名世,妄窃文名,恃才放荡。前为诸生时,私刻文集,肆口游谈,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逞一时之私见,为不经之乱道。徒使市井书坊翻刻贸鬻,射利营生。识者嗤为妄人,士林责其乖谬。圣明无微不察,谅俱在洞鉴之中。今名世身府异数,叨列巍科,犹不追悔前非,焚削书板。似此狂诞之徒,岂容滥厕清华!臣与名世素无嫌怨,但法纪所关,何敢徇隐不言。……”,康熙五十二年二月,戴名世因此被斩,方苞免死,以布衣参加修撰工作,刘灏等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全祖望的《江浙两大狱记》写:“桐城方孝标,入滇受吴三桂伪翰林之职。吴败,孝标丸迎降,得免死。因著《钝斋文集·滇黔纪闻》,极多悖逆语,戴名世见而喜之,所著《南山集》多采录孝标所纪事。尤云鸦、方正学等为之捐资刊行。”又《前侍郎桐城方公(苞)神道碑铭》曰:“宗人方孝标者,故翰林,失职游滇中,陷贼而归,怨望,语多不逊,里人戴名世《日记》多采其言。”南山案是康熙除鳌拜而亲政以来发生的较重大的文字狱,但此案最后只斩首戴南山一人,康熙以牵连太广,“览奏恻然”,原定处死者皆改流放,“得旨而全活者,三百馀人”,这显示康熙已将重点放在笼络士大夫身上。不久,方登峄与子方世济死于黑龙江卜魁(今齐齐哈尔)。雍正帝未登基时曾阅读《滇黔纪闻》和《南山集》二书,认为:“虽皆非臣子之所宜言,实无悖逆之语,当时刑部复旨,亦未谓此外更有违碍之词,故亦以为冤。”雍正元年(1723年)特诏:“凡此案牵连隶旗籍者,尽得释归。”

相关

  • Md5f13 7s22, 8, 18, 32, 31, 8, 2主条目:钔的同位素钔是一个人工合成元素,化学符号为Md(曾作Mv),原子序是101。钔是锕系元素中具有放射性的超铀金属元素,在锕系元素排倒数第三位、
  • 物态假设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物质均匀组成,拥有均匀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则称这系统只具有一种相(英语:Phase)。这是一种简单的系统,称为均相系统(英语:homogeneous (chemistry))。更复杂的系统
  • 兰科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多样、最广布的科之一。花朵艳丽的热带兰花通常叫做洋兰,亦叫胡姬花。洋兰并不一定是外来种,大中华地区亦有丰富的野生洋兰资
  • 原核释放因子有三种已知的原核释放因子涉及翻译的终止。释放因子形成的构象与tRNA类似,可以进入核糖体的A位,与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进行识别。一旦RF1(或RF2)和RF3结合到核糖体上,核糖体的大小
  • 颅骨膜骨膜是附着在除长骨关节外所有骨骼外层的薄膜。所有骨骼内侧都有骨内膜(英语:endosteum)。骨膜内含有致密不规则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ctive tissue)。骨膜从外至内
  • 阿曼中华民国与阿曼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阿曼苏丹国之间的关系。两国没有官方外交关系,但于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1987年2月23日,签署《中华民国邮政总局与阿曼苏丹
  • 自溶自溶可以指:
  • 头嵙山层头嵙山层,原写作
  • 避雷针避雷针(英语:Lightning Conductor),或称引雷针、镦针,可以称为避雷导线,也可以称富兰克林针(命名自发明者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姓名)。是一种用于牵制闪电的电击到地
  • 相位差显微镜相衬显微技术是一种光学显微技术,光线在穿过透明的样品时会产生微小的相位差,而这个相位差可以被转换为图象中的幅度或对比度的变化,这样就可以利用相位差来成像。光线在穿过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