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似旭

✍ dations ◷ 2025-09-11 04:54:52 #1900年出生,1940年逝世,澄海人,张姓,中华民国媒体社长,中华民国大陆时期遇刺身亡者

张似旭(,1900年-1940年7月19日)上海《大美晚报》中文版发行人,因宣传中国抗日战争死于极司非尔路76号特务暗杀。

1900年,张似旭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饶平县隆都白水湖乡(今属汕头市澄海区),早年毕业于汕头市华英学校,随后留学美国,获宾夕法尼亚州哈佛福德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妻子是犹他州盐湖城的名门闺秀。1924年回国,在天津英文《华北星报》()任记者、编辑。后出任东吴大学任教授。1927年,任外交公署驻沪办事处特派员一等秘书。旋任上海民国新闻社总编辑。

1930年,张似旭任上海美商《大陆报》()编辑主任。1932年,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情报司司长,5月5日,代表首席代表郭泰祺(因伤入住宏恩医院)前往英领事署出席签订《中日停战协定》的会议。后放弃从政,从事晚报及保险事业,任美商友邦人寿保险公司营业部主任、美商《大美晚报》()中文版发行人、大美出版公司经理,并在大夏大学商学院执教,讲授保险学课程。他以编辑政治消息灵通著称,大量公开报道抗日信息和言论。并参加了宋庆龄发起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上海分会,用“节约救济”、“文化之夜”方式捐款支援新四军。1938年,又创办《大美画报》,宣传中国抗日战争。

1940年7月1日,张似旭受到汪精卫政府通缉。1940年7月19日下午,张似旭在上海公共租界内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德商起士林餐厅二楼喝咖啡时被极司非尔路76号特务从背后开枪打死。7月23日,在贝当路(今衡山路)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追思礼拜,有中外人士600余人参加,安葬于上海虹桥公墓。

相关

  • CAM光合作用景天酸代谢(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简称 CAM)是部分植物的一种精巧的碳固定方法。代表性的植物有仙人掌、凤梨和长寿花等。要在干旱热带地区生存下来,CAM植物演化出一套
  • 特拉维夫特拉维夫-雅法(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
  • 日本科技日本科技的优势主要在于消费电子产品、机器人和汽车行业,其他国际竞争力行业还有钢铁、机械、化工、金属工业。:11日本十分重视科技发展和教育对科技的作用,尤其是尖端科技发
  • 约阿希姆·杜·贝莱约阿希姆·杜·贝莱(英语:Joachim du Bellay, 1522年-1560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诗人。他为七星诗社的成员,1549年发表最早的法语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其著作包括拉丁语诗歌和讽刺
  • 白狼王歌《白狼王歌》,又称《白狼歌》,是东汉时的一首西南少数民族用民族语言写作的诗。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汉明帝永平年间(58年至75年),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朝政策,对
  • 高冈迪高冈迪(1912年2月24日-1999年2月6日)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测试飞行员。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经测试过包括中岛飞机、橘花攻击机在内的多种新型战机。1912年2月24日,高冈迪出生于日本的
  • 弗朗茨·格拉晓夫弗朗茨·格拉晓夫(德语:Franz Grashof;1826年7月11日-1893年10月26日)是一位德国工程师。曾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应用力学系教授。用于描述自然对流的格拉晓夫数即是以他之名命名
  • 原粗米螺科原粗米螺科(Eoscaphandridae)是头楯类支序盒螺总科之下的一个科。本科只有两个属:
  • 中国达人秀《中国达人秀》是中国东方卫视制作的一档真人秀节目,目前已举办至第六季。中国达人秀旨在实现身怀绝技的普通人的梦想。由于与节目《英国达人》的制作公司同为弗里曼特尔媒体
  • 董瑞萼董瑞萼(1949年-),男,祖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尼日利亚华侨企业家,尼日利亚董氏集团董事长,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海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