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姓

✍ dations ◷ 2025-04-30 00:37:36 #呼延姓,匈奴,匈奴族姓氏

呼延姓,源自“呼衍”,本是古代匈奴族一个部落的名称。东晋时,匈奴四大部族之一的呼衍族(或“呼衔族”)进入中原,改称呼延,并以之为姓氏。晋人稽明楚曾被赐姓呼延。五胡十六国中,呼延氏是前赵及南燕的望族。

郡望为安定郡(今甘肃省平凉地区及宁夏西部)。治所是高平(今宁夏省固原县)。现今西安、山西太原一带,仍有以呼延氏为姓的村落。另有一支迁于陕西的族群,已改姓为“呼”。

《史记‧匈奴列传》提到:“呼衍氏、兰氏,其后有须卜氏,此三姓其贵种也。”《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载:“异姓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姓,为国中名族。”唐代颜师古《汉书注》提到:“匈奴中贵种有呼衔氏,即今之呼延氏。”又说:“北狄传,匈奴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又称:“呼衍,即今鲜卑姓呼延者是也。兰姓今亦有之。”

《北齐书‧斛律金列传》中提及肆州宜阳一带有一防卫区域以“呼延”为名,是当地“三戍”之一。另,古时有“呼延谷”,又称“库延谷”,在今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沟一带。

呼延氏一族自名将呼延赞一代开始,于北宋期间大盛,“呼家将”更是与北宋“杨家将”、南宋“岳家将”等名门并列的英雄门阀之一。《水浒传》中的“双鞭”呼延灼,就被描写为呼延赞的后人。

相关

  • 盾状火山盾状火山(英语:shield volcano)是一类火山,具有宽广缓和的斜坡,底部较大,整体看来就像是一个盾牌。此种火山通常由玄武岩岩浆构成,流动性高,黏滞性较低,故能够分布在很大的区域,才能形
  • 1-十八烷醇octadecan-1-ol1-十八烷醇,或硬脂醇是一种脂肪醇,化学式为CH3(CH2)16CH2OH。在室温下,1-十八烷醇为一白色细粒或薄片。它不溶于水,有低毒性。可用于润滑剂、树脂、香水及化妆品
  • 绳(或称绳子或绳索),是通过扭或编等方式加强后,连成一定长度的纤维。其拉伸强度很好但没有压缩强度,可用来做连接、牵引的工具。传统的制绳采用天然纤维作材料,包括:棉、麻、亚麻、
  • 藏语拼音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藏语(SASM/GNC/SRC romanization of Tibetan、俗称藏语拼音/Tibetan pinyin)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的藏语罗马字母拼写法,主要用于人名
  • 王之城王之城(?-?),字尔守,号会峯,山东新城县(今桓台县新城镇)人。明朝政治人物。王之城为王重光第六子。恩贡出身,任鹿邑县知县,任内防治水患,清剿盗贼,当地人称其为“神君”。擢温州府同知,适逢
  • 北达科他州立大学北达科塔州立大学是美国北达科塔州的一所公立大学,正式名称是北达科塔州立农业与实用科学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Applied Sciences),1890年设
  • 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英语: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ICERD)是一项联合国公约。作为第三代人权文件,公约要求其缔约
  • 曹鼎 (正统进士)曹鼎(1423年-?),字万镒,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曾祖父曹克桑。祖父曹庭训,赠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父亲曹祉,赠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兄长为曹
  • 范缜范缜(450年-510年),字子真,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羊册镇古城一带)人,南朝齐梁时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者。晋安北将军范汪六世孙,祖父范璩之,曾任南朝宋中书侍郎。其父范濛南朝宋其间任朝请。
  • 拉尼尔巴扎尔拉尼尔巴扎尔(Ranirbazar),是印度特里普拉邦West Tripur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00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1003人,其中男性5660人,女性5343人;0—6岁人口1110人,其中男613人,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