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谷
✍ dations ◷ 2025-09-02 09:46:08 #杂谷
杂谷(millets)是指一些具有小粒种子的谷类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作为粮食与饲料. 它们并不是生物学分类概念,而是农学分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属于禾本科(有个别例外)、种子小、种植在困难的生长环境如易旱的土地。在东亚,已经种植了约一万年。在中国,“杂粮”是一个不同的概念,指除了小麦、稻米、玉米、大豆以外的粮食,包括薯类、其它谷类、杂豆。而“小杂粮”是指不包含薯类的杂粮。杂谷即对应于中国粮食分类中的"其它谷类",包括禾本科作物如大麦、黑麦、燕麦、黑小麦、谷子、高粱、糜子等,以及属于蓼科的荞麦。大多数品种的杂谷属于禾本科黍亚科。少数如穇子、苔麸属于虎尾草亚科.最常见种植的杂榖是:御榖、小米、黍、穇子、高粱等特殊的一类考古学家被称作植物考古学家(palaeoethnobotanists),根据在考古现场发现的相对丰富的碳化谷粒的定年,可以推断在史前种植杂榖比种植稻子、小麦更早,特别是在东亚。史前中国、印度、朝鲜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食物是杂谷而不是稻子。小米(“稷”)与黍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最重要的作物。在河北省磁山遗址的窖藏坑中发现的榖壳化石与生物化学成分被测定为公元前8300–6700年,距今超过了一万年。一同出土的还有相应的种植榖类所需的陶器、石器工具。磁山遗址出土的小米被定年为公元前6500年。在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了4000年前的由小米与黍米磨粉做的一碗保存较好的面条。数据源: Food An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of United Nations: Economic And Social Department: The Statistical Division在世界上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杂榖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保留着传统的烹饪风格。在西印度,高粱被用作杂榖磨粉制作薄饼已有数百年。而在南印度,穇子磨粉被用来制作薄饼。杂榖熬粥是俄罗斯、德国、中国的烹饪传统。俄罗斯烹饪在熬杂榖粥时有甜风味(在快结束前加入牛奶和糖)或者不甜风味(加入肉和蔬菜炖)。在中国,熬杂榖粥时经常加入豆子、甜马铃薯、不同类型的南瓜;杂榖熬汤用于辅助哺乳期的母亲催奶与分娩后的康复。在德国,偏好甜味的杂榖粥,在水沸腾时加入苹果,冷却时加入蜂蜜。对于不耐受面筋的人(乳糜泻),可以把某些不含面筋的杂榖作为小麦粉的替代。杂榖也用作饲料。杂榖也是传统重要酿酒原料。在中国,高粱是酿造白酒的原料。杂榖一般不含面筋,因此不适合发酵制作面包,除非添加面粉或黄原胶。
相关
- 嗜酸性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RSL坐标:55°45′07″N 37°36′35″E / 55.75194°N 37.60972°E / 55.75194; 37.60972俄罗斯国立图书馆(俄语:Российская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библи
- 埃塞俄比亚傍人埃塞俄比亚傍人(学名:Paranthropus aethiopicus),是已灭绝的人科傍人属物种。于1985年在肯雅的图尔卡纳湖以西发现编号KNM WT 17000的化石,由于高镁成分而显得很深色,故亦被称为“
- 伦敦药典药典(英语: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收录记载药品规格、制剂工艺、检验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专门的药典编纂委员会编写,药典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药典只收录那
- 碱石灰碱石灰(又称钠石灰)是一种化学混合物,白色或米黄色粉末,用于在全身麻醉、潜艇、换气器和加压舱等封闭呼吸环境中,消除呼吸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以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和二氧化碳中毒。碱
- 向地性向地性(英语:geotropism/gravitropism)是植物的某些部分对地心吸力所作出的生长反应。根会向着地心吸力的方向生长,因此根呈正向地性;茎则向上生长,因此茎呈负向地性。植物的根呈
- 水力帝国水力帝国(英文:Hydraulic empire)意思是通过控制供水来保持对人口增长控制的帝国,又可称为水力专制统治(Hydraulic despotism)或水垄断帝国(Water monopoly empire)。这个术语由德裔
- 酷儿酷儿(英语:Queer)用来统称社会上性取向或性别认同,诸如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等非异性恋者。通常这个词是为了摆脱受污名化的相关名词。酷儿一词来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
- 椭球椭球是一种二次曲面,是椭圆在三维空间的推广。椭球在xyz-笛卡儿坐标系中的方程是:其中a和b是赤道半径(沿着x和y轴),c是极半径(沿着z轴)。这三个数都是固定的正实数,决定了椭球的形状
- 各省这列表是中国行政区划的男女比例,并且是学术界的主题研究课题,因为自从1990年代来中国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来自2009年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