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索不达米亚

✍ dations ◷ 2025-08-13 12:49:45 #美索不达米亚
美索不达米亚先后曾为罗马帝国两个不同行省的名称。其一为存在于116至117年,由罗马皇帝图拉真设立的行省。另一个则是于公元198年左右由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设立的行省,管辖地区位于罗马帝国与萨珊王朝接壤处。该行省一直存续至公元7世纪才被穆斯林征服。公元113年,罗马皇帝图拉真对帝国东部长期以来的对手帕提亚帝国发动进攻。次年征服了亚美尼亚,并在当地设立行省。115年年末,占领了北美索不达米亚。116年年初,将两地并为一省。在出土的货币中有以纪念这一事件。同年年末,图拉真进入到中美索不达米亚及南美索不达米亚,使得美索不达米亚行省进一步扩大。他还渡过底格里斯河,抵达阿迪亚波纳,将其并入另一个罗马帝国行省——亚述。但其并未止步于此,在116年的最后几个月间,他攻破波斯重镇苏萨,将帕提亚国王奥斯罗埃斯一世(英语:Osroes I)废黜,并扶植其傀儡帕尔塔马斯帕提斯(英语:Parthamaspates of Parthia)登上王座。而在此之前后,罗马帝国皇帝皆从未推进到过如此靠东的地方。图拉真去世后,继任者哈德良放弃了幼发拉底河以东领土,退回到原有边界。北美索不达米亚包括奥斯若恩一带,在161年至166年维鲁斯进行的罗马波斯战争中,再次归于罗马治下。但未正式设立行省。相反,此地交由当地的附庸统治者管理。尽管此地仍有罗马驻军,尤其是尼西比斯。但是罗马帝国对此地的控制却在195年因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以及篡位者奈哲尔(英语:Pescennius Niger)之间的内战而受到威胁。此地发生叛乱,尼西比斯遭到围困。塞维鲁迅速重建了秩序,并将奥斯若恩设立为行省。此后塞维鲁与帕提亚开战,并成功攻入其首都泰西封。他效仿图拉真,于198年重新设立了美索不达米亚行省,将尼西比斯完全升格为罗马殖民地,作为新省份的首府。与图拉真设立的省份不同,前者囊括了两河流域之间罗马占据的整个美索不达米亚,新的行省局限于南部的奥斯若恩(英语:Osroene (Roman province)),北部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还有东部的哈布尔河之间。在其存续的剩余岁月中 ,新省份居于罗马帝国与其东部邻居之间的要冲地带,在罗马-波斯战争饱经蹂躏。六帝之年(英语:Year of the Six Emperors)后的动荡岁月里,新萨珊王朝的建立者阿尔达希尔一世侵吞了此地,但于253年为罗马将军提米斯特乌斯(英语:Gaius Furius Sabinius Aquila Timesitheus)收复。在3世纪50年代,波斯沙普尔一世进攻美索不达米亚,与罗马皇帝瓦勒良发生战争,后者于260年被其擒获。但在次年,沙普尔遭奥登纳图斯挫败,被驱逐出美索不达米亚。在戴克里先及君士坦丁一世的改革中,美索不达米亚成为东方管区的一部分,其附属于东方大区。尼西比斯及辛贾尔之前皆为阿迪亚波纳领土,被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征服,后在363年尤利安对波斯作战失利后沦陷,行省首府只得迁往阿米达。军事长官则坐镇于维兰谢希尔。行省内其他城市还包括锡尔万等。在公元502年至506年的阿纳斯塔斯战争(英语:Anastasian War)中失利之后,东罗马帝国皇帝阿纳斯塔修斯一世在达拉建立了要塞,以反攻尼西比斯,并作为军事长官的新驻地。在查士丁尼一世的改革中,行省被拆分,北部地区连同锡尔万划归第四亚美尼亚行省(英语:Armenia IV),剩余部分被一分为二,底格里斯河以南区域首府为阿米达,另一部分首府为达拉。该省份在6世纪与波斯反复的战争中饱经摧残,达拉甚至于573年被波斯攻陷。虽然东罗马于591年和平夺回达拉,但在602至628年与波斯的战争中再次失守。633至640年的穆斯林征服中,罗马最终失去了这一地域。

相关

  • 塞尔维亚语塞尔维亚语(српски)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一种标准化形式。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是同一种语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该语言称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 士人文人是儒家思想的类群概念,是指儒家文化圈传统的知识分子,是具备一定文学修养的作家、诗人,又称为墨客、读书人、书生、雅士等,当中“文人墨客”两个称谓常合并在一起。除了知识
  • 紫菀紫菀(学名:Aster tataricus),又名青菀、紫倩、青牛舌头花(河北土名)、山白菜、驴夹板菜、驴耳朵菜、还魂草、返魂草、小辫,是菊科紫菀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可达1.8米;须根多数簇生
  • 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为孙中山于民国三年(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创立的革命组织,党员多为原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及1912年成立的国民党的部分人士,后于民国八年(1919年)10月10日改组为中国国
  • 血色素沉着病血色沉着病(Hemochromatosis),又名血色素沉着症、血铁沉积症或血色病是指:
  • 奥尔多·利奥波德奥尔多·利奥波德(英语:Aldo Leopold,1887年1月11日-1948年4月21日),美国生态学家、林务官和环境保护主义者。他在现代环境伦理的发展与荒野保育运动中都有着相当的影响,曾于威斯康
  • 喀拉拉红雨喀拉拉红雨为发生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奇观现象,历时2001年7月25日至9月23日。据当时报导指出,红色大雨倾盆而下,衣霑则有如染血。 另外亦有黄、绿、黑等色雨水的报导。红雨现
  • 帕翠夏·尼尔帕翠夏·尼尔(英语:Patricia Neal,1926年1月20日-2010年8月8日),美国女演员,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林兰英林兰英(1918年-2003年),福建莆田人,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早年就学于莆田中学,后转入咸益女中学学习,之后考入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在其师李来荣的支持下,留美就学于狄
  • 里奥格兰德豹蛙里奥格兰德豹蛙(学名:Rana berlandieri)是美国南部德克萨斯州及新墨西哥州至墨西哥中部的水生青蛙。里奥格兰德豹蛙长2.25-4.5吋,一般呈黄褐色、褐色或淡绿色,有黑色斑点,背上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