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音

✍ dations ◷ 2025-06-29 11:16:00 #北京官话,现代标准汉语变体,社会语言学,北京文化

女国音是对北京女性口语里的尖音现象的称呼之一。这种尖音现象主要出现在北京地区青春期女性人群,尤其是女中学生中,是北京话的一种口音,也是一种社会方言。它的特点是,将一部分在标准北京话里应读团音(北京话里表现为腭化音,拼音:j- q- x-,国际音标tɕ- tɕʰ- ɕ-)的字的发音位置前移,读成尖音(北京话里表现为齿龈音,拼音:zi- ci- si-,国际音标tsi- tsʰi- si-)。由于这种读音现象最早在北京劈柴胡同师大女附中(今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发现,因而又叫做劈柴派读音。

现存最早关于北京女性口语里的尖音现象的报道是语言学家黎锦熙在1920年代在考察北京女子中学学生读音之后发表的;1930年代语言学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等人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译本译者注中也曾经提到这种语音现象;1950年代徐世荣在《北京话里的土词和土音》中也提到过,1970年代他又在《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一文中提到了这种现象;1980年代,陈松岑、曹耕、胡明扬等语言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这种尖音现象的发音特征、在社会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

女国音的主要发音特征是发音位置前移,在发音过程中将j、q、x等舌面音变异为类似z、c、s等舌尖前音的读音,在韵母为i、ie的单字中发生率较高,而在韵母为-iong、ü、üe、üen等的单字中较罕见。女国音发音时舌前部紧靠下齿龈,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嘴形小而闭合,送气减弱,音质偏细。


在分布人群方面,女国音较常见于受过一定教育的,操普通话或北京话的青年女性,在男性、青春期以前儿童以及中年以上女性中女国音的出现比例较低。

尽管女国音里带有尖音,但它并不能叫“区分尖团”,因为它对尖团音的区别十分混乱,并不像区分尖团的其它汉语分支那样,尖团音的对立严格继承自中古汉语广韵音系。例如:“希”、“雄”两字在广韵里是团音,与是尖音的“西”、“松”完全不同,而女国音里却把它们读成尖音了。

女国音作为北京话里的一种口音,是一种仅见于特定性别和年龄人群的语音现象,就其成因在学术界有不同认识。

相关

  • 杓状软骨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arytenoid、/ærᵻˈtiːnɔɪd/)是一对小三角锥体,形成喉部的一部分,且声带(vocal cords)与之相连。这些相连的结构允许及帮助声带的运动。每个
  • 王小云王小云(1966年8月-)是一位中国密码学家。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6年8月生于山东省诸城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五个。受身为教师的父亲影响,王小云从小就对数理化
  • 左西孟旦左西孟旦为芬兰欧里昂(orion)公司研发的钙增敏剂类增强心肌收缩力药物,是该类药物中第一个上市的品种。于2000年10月在瑞典首次上市,适应症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规格为水针,12.
  • 溴甲烷3.974 g/l (20 °C,气态)溴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H3Br。无色气体,通常无臭。高浓度时有类似氯仿的甜气味,有辛辣味。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苯、四氯化碳。
  • 855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格鲁吉亚语:საქართველოს საბჭოთა სოციალისტური რესპუბლიკა,俄语:Грузинская Советск
  • 地平说学会地平说学会(英语:Flat Earth Society)又称国际地平说学会(英语:International Flat Earth Society)或者国际地平说考证学会(英语:International Flat Earth Research Society),是一个
  • 卢阿拉巴河卢阿拉巴河(Lualaba River)是非洲中部的河流,河道全长1,800公里,全程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以博约马瀑布作终点。卢阿拉巴河是乌彭巴国家公园的北部和南部的界线。阿鲁维米河 ·
  • 丁夏祥丁夏祥(朝鲜语:정하상/丁夏祥 ,1795年-1839年9月22日),洗礼名保禄(Paulus),是朝鲜王朝时期的一位士族、天主教徒。本贯押海丁氏。他是丁若锺与柳召史(朝鲜语:유소사)所生的儿子,也是丁情
  • 华伦·史潘华伦·爱德华·史潘(英语:Warren Edward Spahn,1921年4月23日-2003年11月24日)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左投手,21个球季都待在国家联盟。他在13个球季有20胜以上的成绩,并在42岁投出23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