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音

✍ dations ◷ 2025-07-17 00:56:11 #北京官话,现代标准汉语变体,社会语言学,北京文化

女国音是对北京女性口语里的尖音现象的称呼之一。这种尖音现象主要出现在北京地区青春期女性人群,尤其是女中学生中,是北京话的一种口音,也是一种社会方言。它的特点是,将一部分在标准北京话里应读团音(北京话里表现为腭化音,拼音:j- q- x-,国际音标tɕ- tɕʰ- ɕ-)的字的发音位置前移,读成尖音(北京话里表现为齿龈音,拼音:zi- ci- si-,国际音标tsi- tsʰi- si-)。由于这种读音现象最早在北京劈柴胡同师大女附中(今属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发现,因而又叫做劈柴派读音。

现存最早关于北京女性口语里的尖音现象的报道是语言学家黎锦熙在1920年代在考察北京女子中学学生读音之后发表的;1930年代语言学家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等人在《中国音韵学研究》汉译本译者注中也曾经提到这种语音现象;1950年代徐世荣在《北京话里的土词和土音》中也提到过,1970年代他又在《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一文中提到了这种现象;1980年代,陈松岑、曹耕、胡明扬等语言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了这种尖音现象的发音特征、在社会人群中的分布并探讨了这一现象的成因。

女国音的主要发音特征是发音位置前移,在发音过程中将j、q、x等舌面音变异为类似z、c、s等舌尖前音的读音,在韵母为i、ie的单字中发生率较高,而在韵母为-iong、ü、üe、üen等的单字中较罕见。女国音发音时舌前部紧靠下齿龈,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嘴形小而闭合,送气减弱,音质偏细。


在分布人群方面,女国音较常见于受过一定教育的,操普通话或北京话的青年女性,在男性、青春期以前儿童以及中年以上女性中女国音的出现比例较低。

尽管女国音里带有尖音,但它并不能叫“区分尖团”,因为它对尖团音的区别十分混乱,并不像区分尖团的其它汉语分支那样,尖团音的对立严格继承自中古汉语广韵音系。例如:“希”、“雄”两字在广韵里是团音,与是尖音的“西”、“松”完全不同,而女国音里却把它们读成尖音了。

女国音作为北京话里的一种口音,是一种仅见于特定性别和年龄人群的语音现象,就其成因在学术界有不同认识。

相关

  • 脉络膜脉络膜(Choroid)是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组织,主要由色素及微细血管组成,呈暗褐色。其血管供给视网膜葡萄糖及氧气。色素则吸收眼球内多余的光,防止它们因折射和散射而干扰视细
  • 阿玛雷托阿玛雷托 (Amaretto),是以杏核或杏仁为主要原料的意大利力娇酒。 酒味甜苦。知名的品牌有帝萨诺等。
  • 异丁烷异丁烷(IUPAC命名2-甲基丙烷,又称甲基丙烷)是一种烷烃,与(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于近年来人们对氟利昂引起的臭氧层破坏问题的关注,异丁烷作为氟利昂的替代品,使用逐渐增加。异
  • 宽容宽容是一个用于社会,文化和宗教信仰背景下的术语,指对于持不同意见的人表示一定的理解。佛瑞德·鲁斯金和斯坦福的同事们研究了宽容在心理学和情感学的作用,他说:“宽容可以减少
  • 风琴参见参见参见风琴(英语:Organ)是一种键盘乐器,外形类似直立式钢琴,通过脚下的踏板送风,吹响音管,并配合双手键盘弹奏的一种乐器。踏板鼓风进入风道,如果不弹奏,则整个风道是密闭的;当
  • 台湾原生百合台湾原生百合是对台湾原生种的百合之统称,包括以下3个物种(区分成4个变种):L. callosum var. flaviflorumLilium formosanumL. speciosum var. gloriosoides China form
  • 信宜信宜市(邮政式拼音:Sunyi)是中国广东省茂名市下辖县级市。信宜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毗邻广西,是广东省肉类生产第一大、中国第11大县市。信宜现有旅居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53万人,归
  • 朱自清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长大于江苏扬州,故称“我是扬州人”。他毕业于国立北京大学(现北京大学),曾任国立清华大学(
  • 达顿协议《代顿协议》,又称《巴黎议定书》、《代顿·巴黎协议》等,是波斯尼亚战争中交战各方在1995年12月14日于巴黎所签订的协定,同意中止这场长达三年八个月的血腥内战,因1995年11月进
  • 爱无痕《爱无痕》(英文:The Love Without At Race) (又名:《乱世枭雄之爱无痕》),待播的中国大陆五代十国背景电视剧,导演尹涛,主演杨烁、佟丽娅、彭冠英。该片从2013年12月9日开机拍摄,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