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dations ◷ 2025-04-04 10:36:50 #1896年出生,1940年逝世,现代主义作家,美国小说家,美国短篇小说家,20世纪作家,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美国天主教徒,爱尔兰裔美国人,英格兰裔美国人,明尼苏达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英语: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年9月24日-1940年12月21日),大陆译作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繁体译作費茨傑羅,简称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一位美国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作品展示了爵士时代。虽然他一生只获得了少量的成功,但他现在被广泛看成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被认为是1920年代“迷惘的一代”的人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最著名的小说为《了不起的盖茨比》,此书堪称美国社会缩影的经典代表,描述1920年代美国人在歌舞升平中空虚、享乐、矛盾的精神与思想。费滋杰罗一生为两样东西所困:一是才华,一是金钱,他都曾一度拥有,最后又全部失去。他死的时候,评论家都批评他生活腐化、自暴自弃,所以短寿,浪费了自己的才华。但或许就是因为他如此腐化的生活才能够写出那样属于美国那个年代的作品。他一生总共完成了4本长篇小说:《尘世乐园(英语:This Side of Paradise)》、《美丽与毁灭(英语:The Beautiful and Damned)》、《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第五本未完成的小说《最后的大亨》则在他去世后才出版。他也在杂志中创作过164篇短篇小说。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的一个中上阶层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菲茨杰拉德的中间名斯科特是来自于远亲弗朗西斯·斯科特·基,他是一位著名的律师。菲茨杰拉德的姐姐路易丝·斯科特(在菲茨杰拉德出生前三个月过世)也是根据他的名字来命名。

父亲艾德华·菲茨杰拉德原籍美国东部的马利兰州,是潦倒的商人。他的童年时代主要在纽约州水牛城(1898年至1901年和1906年至1908年间)与纽约州锡拉丘兹(1901年1月至1903年9月)渡过。因为父母都是天主教徒,于是菲茨杰拉德十几岁时进入水牛城一间天主教学堂住读。在水牛城生活时,他发现自己对于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08年,他的父亲遭到宝洁家品公司开除,于是他与家人回到明尼苏达州。菲茨杰拉德从1908年至1911年间就读于圣保罗的圣保罗学院(英语:St. Paul Academy and Summit School)。1911年,菲茨杰拉德15岁时,他的父母送他至新泽西州哈肯萨克一所天主教预科学校纽曼学院。他从纽曼学院毕业后,于1913年就读普林斯顿大学。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位作家,开始磨练自己的写作技巧。他在那里认识未来的评论家和作家艾德蒙·威尔逊(英语:Edmund Wilson)和约翰·皮尔(英语:John Peale Bishop),也替普林斯顿三角俱乐部(英语:Princeton Triangle Club)写作。他因为参加社团、办刊物而被留级,休学一年之后,又复学取得文凭。

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于1917年从军,被派驻到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军事基地。1920年出版第一本小说《尘世乐园(英语:This Side of Paradise)》,此书甫出版大受欢迎,让他名利双收。

他在一次宴会上遇见名门之女赛尔妲·莎尔,他们在纽约圣巴特里爵主教座堂结婚,唯一一个女儿弗朗西絲·斯科特·菲茨杰拉德(英语:Frances Scott Fitzgerald)出生在1921年10月26日。为了维持笙歌宴饮的侈华日子,费滋杰罗替《星期六晚邮报》(Saturday Evening Post)撰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赚取高额稿酬。他自己却痛恨这些低俗的作品,说全是垃圾。

婚后携妻寄居巴黎,因此1920年代的巴黎对于菲茨杰拉德的写作生涯影响深远,也因此在巴黎认识许多美国人士,作家,特别是欧内斯特·海明威。1925年,他出版第三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他一部呕心沥血的作品。尽管许多著名作家一致赞誉为杰作,不过销量成绩不佳。

1930年4月,他的妻子赛尔妲精神崩溃,从此他的生活便充满了痛苦。为了支付医疗费用和女儿的学费,他只得不断替流行杂志跟晚报写散文、短篇小说,赚稿费过活,稿费高至四千美元一篇。他自我解嘲,说这是用粗制滥造的东西来换取时间,以便精心创作。他从1937年开始替好莱坞编剧,不断通信远在东部瓦萨学院就读的女儿(Frances),并开始动手写长篇小说《最后的大亨》。1937年,他与专栏作家谢菈·葛兰姆(英语:Sheilah Graham)发生婚外情。

1940年12月22日,圣诞节前夕,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因心脏病发作,去世位于好莱坞谢菈·葛兰姆所住的公寓,当时《最后的大亨》初稿只完成四分之三。多萝西·帕克(英语:Dorothy Parker)在他的葬礼上哭泣,并喃喃自语说“他是一个贫穷的兔崽子”。1948年,他的妻子赛尔妲·莎尔·菲茨杰拉德死于北卡罗来纳州“高原医院”大火。他身后文名如日中天,跃身为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小说家之一。

他的朋友,文学评论家艾德蒙·威尔逊于1941年出版菲茨杰拉德的遗作《最后的大亨》。这本书在1994年以《影坛大亨的爱》重新出版。

相关

  • 毒蝇伞毒蝇伞(学名:Amanita muscaria)又称毒蝇鹅膏菌,为一种含神经性毒害的担子菌门真菌,分类上为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的物种。毒蝇伞的生长环境遍及北半球温带和极地地区,且也无意间拓展到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膜炎又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 meningitis),简称流脑。冬春季节是此病的高发期,发病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的3月~4月份。如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本病治愈率较高。流行性脑
  • 亚麻籽油亚麻籽油(英语:Linseed oil或flaxseed oil)又称亚麻仁油、亚麻仁籽油、亚麻油,是从亚麻的干燥成熟种子中获得的无色至淡黄色油。利用萃取来取得油,有时需要用溶剂提取。亚麻籽油
  • 摇篮曲摇篮曲是一种抚人心灵的乐曲,一般是希望以熟悉的声音和甜美的旋律用作哄小孩入睡或停止哭闹。基本而言摇篮曲以三拍子进行,以6/8 或3/4拍子。音色上以简单逹至和谐。而摇篮曲
  • 统计学家列表以下列出了统计学家,或对统计学理论、概率论、信息论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
  • 二苯丁基哌啶类二苯丁基哌啶类抗精神分裂药此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与酚噻嗪类的作用机理类似,但除了酚噻嗪类所具有的中枢多巴胺能神经抑制作用之外还有钙离子通道的抑制作用。此外由于此类药物
  • 1987年198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198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舺(万华)一府二鹿三艋舺,或做一府二鹿三艋(英文:Fucheng, Lugang and Manka)为一句台湾谚语,描述清领时期台湾岛政经重心由南转至中北部的开垦史。一府为台湾府城(今台南市中西区与安平区),
  • 战犯战争罪犯简称战犯,指战争中战败国的高级指挥官或战俘中,被认为应负起战争罪责的人。在战败之后,战犯可能必须接受战胜国为首组成的审判单位或其他国际组织,例如联合国的战犯法庭
  • 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1964年新加坡种族骚乱,是新加坡在1964年7月21日及9月3日、华人社群与马来人社群之间发生的种族冲突骚乱。第一次骚乱发生在7月21日,一个马来人队伍纪念圣纪节(伊斯兰教先知穆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