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穆特·拉亨曼

✍ dations ◷ 2025-04-09 11:40:18 #1935年出生,在世人物,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20世纪作曲家,21世纪作曲家,柏林艺术学院成员,艺术与文学司令勋章得主,斯图加特人

赫尔穆特·拉亨曼(德语:Helmut Lachenmann,1935年11月27日-),德国作曲家。出生于斯图加特,自幼在教堂参加合唱团,十几岁开始作曲,1955年至1958年就学于西德国立斯图加特音乐学院,后来又去威尼斯成为作曲家诺诺的私人学生。回德国后曾在多所学校任过教。1997年获恩斯特·冯·西门子音乐大奖。21世纪后,拉亨曼与中国音乐界来往较为密切。拉亨曼确立风格后的特点为从声乐上解构传统,其作品有“器乐具体音乐”之称,即利用非常规的演奏技术在传统乐器上制造新音响,对于普通听众而言,这无异于噪音,因此曾有多次作品演出时被观众抗议的经历,拉亨曼也因此以“噪音音乐”著称。但也有观点认为他本质上仍是在深刻地践行德奥音乐传统。代表作包括歌剧《卖火柴的小女孩》、单簧管与乐队《相邻》、大提琴曲《挤压》、三首弦乐四重奏、钢琴曲《舒伯特主题与五段变奏曲》等。

1935年11月27日生于纳粹德国斯图加特。父亲为基督新教牧师,母亲为教会音乐家。1955至1958年于斯图加特音乐戏剧学院(德: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Stuttgart)学习钢琴与音乐理论。1958年,拉赫曼拿到奖学金,至威尼斯师从意大利作曲家路易吉·诺诺。1965年,他还在根特大学的电子音乐研究室工作,创作了唯一的磁带音乐作品《Szenario》。这之后,他将创作重心变为器乐音乐。并以自称的“器乐具体音乐”思想,创作了一批著名的作品,诸如钢琴独奏《Guero》(1970)、弦乐四重奏《巨像》(Gran Torso,1972)等。1970年代起,拉赫曼同时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自1978年,拉赫曼成为达姆施塔特国际夏季现代音乐讲座(Internationale Ferienkurse für Neue Musik, Darmstadt)的常任讲师。1976-1981年任教于汉诺威音乐、戏剧与媒体学院,1981年至1999年任教于斯图加特音乐学院。

相关

  • 加勒比海地区加勒比海及其附近区域。若依照联合国地理分区里的地理亚区来判定,加勒比地区的范围为加勒比海上的诸岛—西印度群岛,国家与地区包含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阿鲁巴、巴哈马、
  • 盎格鲁撒克逊语古英语(古英语:Ænglisc,英语:Old English)或盎格鲁-撒克逊语(英语:Anglo-Saxon)是指从449年到1066年间在对应于今天英格兰和苏格兰东南部的人说的英语。古英语属于西日耳曼语,和古弗
  • 台湾闽南语用词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北京黑猪北京黑猪是中国自主培育的家猪猪种。北京黑猪全身为黑色、体形中等。北京黑猪起源于1950年代初,是原北京农场局下属的双桥农场和北郊农场选育的猪种。用巴克夏猪、约克夏猪、
  • 希腊文化希腊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迈锡尼文化,到最辉煌的古典希腊文化时期,之后受到罗马帝国及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其他文化或国家,如拉丁文化,法兰克王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威尼斯共和国
  • 贝雷夸贝雷夸(法语:Berekua),又称格兰德贝(Grand Bay),是加勒比海岛国多米尼克圣帕特里克区的一个村庄,也是该区的首府和最大聚居地,位于该岛西南海岸,海拔高度29米,2001年人口2,288人。
  • 初美理音初美理音(日语:初美 りおん,1989年3月25日-),出生于日本神奈川。
  • 变身变身是在神话与民俗学常见的主题,亦多出现于科幻与奇幻作品中。广义上,指的是人或动物变化身体性别外貌或形状。像是年龄、性别、种族、外观、或是在人类与动物间变化(兽人)、变
  • 刘官芳刘官芳(?-1864年),清广西武宣人,金田起义出身,与赖文鸿(捻军酋“遵王”赖文光之兄)、“奉王”古隆贤为太平天国“皖南三支撑”(三人共同著名战功:祁门之围,金坛之守);刘初为广西天地会首领
  • 裴山镇裴山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裴山镇下辖以下地区:南街村、西街村、北街村、南庄村、向阳村、西霍山村、东霍山村、北邵村、辛旺村、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