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衍射仪

✍ dations ◷ 2025-11-26 07:46:18 #X射线衍射仪

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ometer,XRD)是利用X射线衍射原理研究物质内部结构的一种大型分析仪器。令一束X射线和样品交互,用生成的衍射图谱来分析物质结构。它是在X射线晶体学领域中在原子尺度范围内研究材料结构的主要仪器,也可用于研究非晶体。

X射线的波长和晶体内部原子面之间的间距相近,晶体可以作为X射线的空间衍射光栅,即一束X射线照射到物体上时,受到物体中原子的散射,每个原子都产生散射波,这些波互相干涉,结果就产生衍射。衍射波叠加的结果使射线的强度在某些方向上加强,在其他方向上减弱。分析衍射结果,便可获得晶体结构。以上是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提出的一个重要科学预见,随即被实验所证实。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在劳厄发现的基础上,不仅成功的测定了NaCl,KCl等晶体结构,还提出了作为晶体衍射基础的著名公式——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

特征X射线及其衍射X射线是一种波长(0.06-20nm)很短的电磁波,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机乳胶感光、气体电离。用高能电子束轰击金属靶产生X射线,它具有靶中元素相对应的特定波长,称为特征X射线。如铜靶对应的X射线波长为0.154056 nm。对于晶体材料,当待测晶体与入射束呈不同角度时,那些满足布拉格衍射的晶面就会被检测出来,体现在XRD图谱上就是具有不同的衍射强度的衍射峰,晶粒较粗大 峰值起伏小 强度较低 而峰值强度和晶粒大小有关,微小颗粒能产生散射能力较强 。对于非晶体材料,由于其结构不存在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的长程有序,只是在几个原子范围内存在着短程有序,故非晶体材料的XRD图谱为一些漫散射馒头峰。

目前投入实际使用的衍射计主要分为以下3种:

3种衍射计的仪器结构大致相同,皆经由钼或者阳极铜X射线管产生X射线,再经过单色仪及瞄准器处理,然后射向由非晶向玻璃丝所固定的单晶试样上,玻璃丝与一个精准测向器相连,以便调整试样表面和射线之间的角度。由于X射线的高能属性,试样表面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因此还需使用氮气流来冷却试样。

由于反射角度依赖于晶体内部的晶层排列方式以及伦琴射线的入射角度,打到不同晶层的伦琴射线在理论上将会反射到所有方向上,只是在强度上有所差别。因此,为了分析出单晶试样的晶格结构和晶象参数,必须旋转试样。四环式衍射计会于四种角度上旋转,需时甚久。而另外两款则采用平板式计数器,探测器本身不需要旋转,亦可同时探测不同入射角度,速度有所提升。

相关

  • 萜类化合物萜烯(英语:terpene,简称萜,旧称䓝,词由松节油“turpentine”而来)是一系列萜类化合物的总称,属脂类,不溶于水,是分子式为异戊二烯(C5H8)的整数倍的烯烃类化合物。萜烯是一个庞大而多样
  • 猎首猎首(headhunting),又称猎头,中国古籍作馘首,台湾原住民称出草,指将人杀死后砍下头颅并收集的一种习俗。许多古代文明都曾流行过猎首的做法,有史籍记载的包括:古代华人、台湾原住民
  • 26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大氹大氹,又名大氹山、大潭山、鸡颈山。十九世纪之前,位于澳门南湾对面的一个海岛,现在已经由于沙泥推积,和小氹连合成氹仔(Taipa),甚至通过大型赌场林立的路氹城(Cotai),和南面的路环(Colo
  • 峭壁峭壁或断崖,在行星地质学上是引用自拉丁文的Rupes,用来指其他星球上的悬崖。同行星体系命名法中的其它术语一样,只描述对象外观的单词,而不反映它的任何起源。因此,适用于任何来
  • 李世贤李世贤(1834年-1865年),广西藤县大黎乡人,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封“侍王”,在天京失陷后继续领导部分太平军反清,1865年被友军杀害。李世贤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堂弟;1851年(咸丰元
  • 戴闻达扬·尤利乌斯·洛德韦克·戴闻达(荷兰语:Jan Julius Lodewijk Duyvendak,1889年6月28日-1954年7月9日),是一位荷兰汉学家。1889年出生在荷兰哈灵根,在莱顿大学学习文献学,后转向汉语
  • 比尔吉特·奥伊格梅尔比尔吉特·奥伊格梅尔(爱沙尼亚语: Birgit Õigemeel;1988年9月24日),是一位爱沙尼亚的音乐教师,女演员和女歌手。她出生于旧苏联时期的爱沙尼亚的科西拉市,2013年5月中旬她参加了
  • 狗肉 (辐射)狗肉(英语:Dogmeat)是末日幻想类系列角色扮演游戏(RPG)《辐射》中反复出现的非玩家角色(NPC)。它在1997年发行的首版《辐射》游戏(下文称这一版本为《辐射1》)中作为可选队友首次出现
  • 黄玉斌黄玉斌(1958年2月5日-),男,山东掖县人,中国男子体操队总教练。1970年入黑龙江省体操队。1975年入国家体操队。技术全面,吊环最强,是中国第一个用全直臂完成吊环成套动作的运动员。1978年在第八届亚运会上获吊环冠军。1979年在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吊环第六名。1980年在世界杯体操比赛中获吊环冠军(与苏联马库茨并列),并获双杠第三名。1981年在第二十一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获吊环亚军,并与队友合作,获男子团体第三名。1982年在第九届亚运会上为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并获吊环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