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c{font-size:.3em}." />

司马颙

✍ dations ◷ 2025-07-08 16:53:50 #司马颙

司马yóng(276年前—306年),字文载,司州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西晋河间王,是八王之乱中的一王。晋宣帝司马懿三弟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孙,太原烈王司马瓌之长子。

司马颙原继袭父亲太原王之爵位,咸宁二年(276年)到封国。次年改封为河间王。司马颙年少已有清名,轻财爱士。与诸王一同朝见晋武帝时,武帝认为司马颙可以作为诸王的模范。

元康初,为北中郎将,监邺城。元康九年(299年),代替梁王司马肜任平西将军,镇守关中(因为石函之制,非至亲不得都督关中,司马颙血统疏远王室,因其贤而被举荐)。

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称帝,齐王司马冏密谋讨伐司马伦。前安西参军夏侯奭自称侍御史,在始平征聚得数千人,以响应司马冏,遣信邀请司马颙。司马颙却派遣主簿房阳、张方捉拿夏侯奭及其党羽十多人,并在长安市腰斩。到了司马冏送檄请司马颙支持,司马颙又逮捕了司马冏的使者并送给司马伦。及后司马伦向司马颙征兵,司马颙则派遣张方率关右健将前赴洛阳。张方至华阴时,司马颙因听闻司马冏及成都王司马颖兵力强盛,于是立刻加长史李含任龙骧将军,领督护席薳等追回张方,改为呼应二王。义兵至潼关时,司马伦和孙秀已被诛杀,晋惠帝复位,李含、张方才各率众回到关中。到司马冏论功时,虽恼恨司马颙起初不响应,但见最终能济义相助,让司马颙进位侍中、太尉,加三锡之礼。

后来李含任翊军校尉,因与齐王参军皇甫商和司马赵骧等有嫌隙,于是投奔司马颙,更假称受密诏讨伐司马冏,向司马颙陈说利害。司马颙最后答应便发兵,并遣使邀司马颖。司马颙以李含为都督,率诸军屯阴盘,张方则率前锋集结于新安。同时又传檄给长沙王司马乂讨伐司马冏。司马颙和李含原以为司马乂兵弱,等司马乂被司马冏打败后就可借词讨伐司马冏,然后废晋惠帝,立司马颖,而司马颙掌权。但最终司马冏被打败,司马颙于是以李含为河南尹,命他与冯荪、卞粹等潜图害司马乂。皇甫商却将李含之前矫诏之事及与司马颙的阴谋都详细告知司马乂。司马乂于是诛杀李含等人。司马颙知道李含死讯后,在太安二年(303年),司马颙令部将张方领兵7万与司马颖20多万大军起兵讨伐洛阳。晋惠帝下诏令司马乂为大都督,兴兵迎击。

两军连续战斗了几个月,继持到明年(304年),司马乂多次击败司马颙、司马颖军,斩杀俘虏了六七万人。因战事太久,司马乂军粮食缺乏,但将士们都愿意效死,固守洛阳。此时张方认为难以取胜,建议要班师回长安。但在朝廷内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害怕司马乂会失败,勾结一些禁军将领在夜里捕获司马乂,送到金墉城,并开城欢迎司马颙军。司马乂的下属及一些志同道合的文武百官见司马颙军兵力不多,可惜司马乂功败垂成,计划劫狱救出司马乂,再战司马颙、司马颖。司马越害怕,就派人秘告司马颙的部将张方此事,张方派遣三千士兵,到金墉城抓司马乂回军营,用火活活烧死。司马乂的手下非死即降。张方回到长安。诏以司马颙为太宰、大都督、雍州牧。司马颙废皇太子司马覃,立成都王司马颖为皇太弟。

司马颙及后屯兵郑县,作为东军支援,但刘沈起兵,令司马颙回镇渭城,并派督护虞夔抗击刘沈,但失败。司马颙于是大惊,退入长安并召回张方救援。刘沈渡过渭河,并派安定太守衙博和安定功曹皇甫澹以五千甲兵袭击长安,并攻到司马颙帐下。但刘沈迟来,冯翊太守张辅见无后继就派军击溃衙博军,并击斩二人。张方及后派部将敦伟夜袭刘沈,刘沈军惊惶崩溃,刘沈与麾下南逃但被捕,被司马颙腰斩。

永兴元年(304年),王浚联合东瀛公司马腾讨伐司马颖,兵临邺城,司马颖于是仓皇带惠帝到洛阳。留镇洛阳的张方拥兵专制朝政,又逼惠帝驾幸长安。司马颙选置百官,改秦州为定州,另立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司马颙见全国四分五裂,战乱不息,于是希望以下诏和解各王而获得喘息,任命司马越为太傅,来长安与他一起辅政,但司马越不接受。后来东海王司马越起兵徐州,西迎大驾,而与司马颙分陕而治。此举令关中大惧,张方当日劫逼惠帝西迁令各势力震怒,更加不愿皇帝东归,于是向司马颙说:“我所领的军队还有十余万人,奉送皇帝回洛阳皇宫,派成都王回邺城,司马颙自留镇关中,我北讨博陵。这样天下就可暂得安定,无人再能反抗。”但司马颙觉得不太可行,不赞同张方的建议,又下诏令司马越等人回到封国。及后豫州刺史刘乔击破司马越堂弟范阳王司马虓于许,又表司马颖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给一千兵回到邺城,又命吕朗屯兵洛阳。随后又升豫州刺史刘乔为假节、镇东大将军。派遣司马颖率领楼褒、王阐等,据河桥以抗拒司马越,支援刘乔。及后司马颖进驻洛阳,吕朗则移驻荥阳。司马越则亲自率领三万士兵,西进到了萧县。刘乔派遣其儿子刘祐于灵璧抵抗司马越,司马越军不能前进。及后司马虓派遣督护田徽以八百骑兵帮助司马越,在谯与刘祐相遇,一战之下刘祐众溃,刘乔军队亦溃败,在萧县被司马虓击破,刘乔败走南阳,司马越得以进屯阳武。而在河桥的司马颖军方面,支持司马越的安北将军王浚派遣督护刘根,率领三百骑兵至河上。王阐出战,被刘根所杀。

光熙元年(306年),刘乔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人心惶惶,司马颙很是恐慌,同时参军毕垣称张方打算谋反,劝司马颙杀他;缪播和缪胤认为杀了张方就可以平息与东军的战事。司马颙听信,认为这可以平息祸乱,于是命令张方的亲信将领郅辅夜里暗杀张方,然后派人把张方的头颅送到司马越军中。而后司马颙又后悔,怪罪郅辅杀张方,又杀了郅辅。然后派遣刁默守潼关。张方的死对司马颙更是不利,例如司马虓的司马刘琨把张方头颅给荥阳守将吕朗看,吕朗马上献出城池投降。司马颖试图固守洛阳,范阳王司马虓就派出鲜卑的骑兵与平昌、博陵等兵众袭河桥,平昌公司马模部将宋胄亦进攻河桥,楼褒军西逃,追兵一直追到新安,沿途死亡惨重,并进逼洛阳,司马颖退走长安。司马越军中的鲜卑将领祁弘等后来破了刁默守的潼关进入关中,司马颙大为恐惧。又派遣马瞻、郭传等在霸水抗拒司马越军,马瞻军又战败,司马颙单骑出长安,逃到太白山。司马越军进入长安。祁弘的鲜卑部队大掠长安,杀二万余人。

司马越军进入长安后,封梁柳为镇西将军,守关中。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率领诸侯及鲜卑将领许扶历、驹次宿等军队护送晋惠帝回到洛阳。晋惠帝下诏升司马越为太傅录尚书,增封下邳、济阳二郡。范阳王司马虓也被封为司空。

司马越等与晋惠帝回洛阳后,司马颙的故将马瞻等人借与镇西将军梁柳见面的机会,杀掉梁柳。过后马瞻与始平太守梁迈等人共同迎接在太白山的司马颙回来长安,司马颙因害怕而不敢入府。长安令苏众、记室督朱永就劝司马颙向朝廷称梁柳是病死的。关中也有人不服司马颙,弘农太守裴暠、秦国内史贾龛、安定太守贾疋等出兵讨伐司马颙,斩杀马瞻、梁迈等。东海王司马越知道司马颙东山再起后,就派遣督护麋晃率领大军讨伐司马颙。司马颙的将领牵秀与麋晃对阵,麋晃斩杀了牵秀并其二子。于是麋晃军据有关中大部分土地,而司马颙只保有长安城而已。

同年冬,晋惠帝食饼中毒身亡。晋武帝的第二十五子,皇太弟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晋怀帝刚登基,就下诏书要以司马颙为司徒。让其回朝廷。不疑有他,就乘车上路。到新安雍谷时,被南阳王司马模所派遣的将领梁臣掐杀死在车内。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司马颙就此绝后。

晋怀帝下诏以彭城元王司马植子司马融为司马颙嗣,改封乐成县王。司马融死后无子。建兴中,司马睿又以彭城康王司马释子司马钦为司马融嗣。咸和五年,复故河间王司马颙爵位,徙乐成王司马钦为河间王。

相关

  • 浦那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Tier 1 city浦那(印地语:पुणे,原为Poona)也译作浦那,是印度第九大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文化首都与第二大城、西高止山脉上的第一大城。
  • 2010年卡梅尔山区森林大火2010年卡梅尔山区森林大火是2010年12月初发生在以色列北部卡梅尔山区的森林大火,造成44人丧生,是以色列立国62年来最严重的森林火灾。大火于当地时间12月2日上午约11点半从山
  • 团结飞机公司团结飞机公司(英语:Consolidated Aircraft Corporation)成立于1923年,由鲁本·弗利特(英语:Reuben H. Fleet)创建,总部位于纽约州水牛城。弗利特先生从被通用汽车公司关闭的子公司戴
  • 上下埃及上下埃及乃埃及在前王朝时期,以孟斐斯为界,位处尼罗河上下游的两个各自独立政权。上游南方地区为上埃及(Upper Egypt),下游北方地区为下埃及(Lower Egypt)。埃及的统一及由之而来的
  • 富尔语富尔语(富尔语:bèle fòòr或fòòraŋ bèle;阿拉伯语:فوراوي‎ / Fûrâwî;英语:Fur language;有时亦因一个使用该语言、具有统治地位的部落之名而被语言学家称作“Konja
  • 特莱姆特莱姆(希伯来语:תל"ם‬‎,是的缩写,意为)是以色列的中间偏右政党,由前国防部长摩西·亚阿隆成立,并在2019年1月2日登记参加2019年4月议会选举。随后,该党加入了蓝与白联盟。到20
  • 徐会沣徐会沣(?-1905年),字东甫,山东诸城人。清末官员。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历任侍读、侍讲学士、礼部、工部、礼部侍郎等职。戊戌变法期间被革职。戊戌
  • 特利尔·贝尔福德特利尔·贝尔福德(英语:Tyrell Belford;1994年5月6日-)是一位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守门员。他现在效力于英格兰足球甲级联赛球队牛津城。
  • 张小珠锺惠敏(1958年4月1日-),籍贯广东河源,前台湾女子篮球运动员,场上位置为前锋与后卫,出身台北社子国小、台北阳明国中与致理商专,华航女篮元老球员。
  • 北美洲旗帜列表这是一个有关于北美洲国家国旗和相关区域国际组织旗帜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