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量子引力
✍ dations ◷ 2025-07-18 07:36:02 #量子引力
量子引力,是对引力场进行量子化描述的理论,属于万有理论之一。研究方向主要尝试结合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当前物理学尚未解决的问题。当前主流尝试理论有:超弦理论、循环量子引力理论。引力波的发现,为量子引力理论提供了新的佐证。经典描述下的引力,是由爱因斯坦于1916年建立的广义相对论成功描述的。该理论透过质量对于时空曲率的影响(爱因斯坦方程)而对水星近日点岁差偏移、引力场下光线红移、光线弯折等三种问题提出了完满的解释,并且至今为止在天文学的观测上,实验数据与广义相对论预测值的相符程度远高于其他竞争理论。因此,广义相对论描述经典引力的正确性很少有人怀疑。另一方面,量子力学从狄拉克建立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的狄拉克方程开始,扩充成量子场论的各种形式。其中包括了量子电动力学与量子色动力学,成功地解释了四大基本力中的三者-电磁力、原子核的强力与弱力的量子行为,仅剩下引力的量子性尚未能用量子力学来描述。除了未能达成对于引力量子(引力子)的描述之外,两个成功的理论在根本架构上也有冲突之处:量子场论是建构在广义相对论的平坦时空下基本力的粒子场上。如果要透过这种相同模式来对引力场进行量子化,则主要问题是在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架构,无法一如以往透过重整化的数学技巧来达成量子化描述,亦即引力子会互相吸引,而当把所有反应加总常会得到许许多多的无限大值,没办法用数学技巧得到有意义的有限值;相对地,例如量子电动力学中对于光子的描述,虽然仍会出现一些无限大值,但为数较少可以透过重整化方法可以将之消除,而得到实验上可量到的、具有意义的有限值。至于实验方面,很遗憾,量子引力所探讨的能量与尺度乃是目前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观测得到的,有些学者提出一些观点可能可以透过天文学上的观测来检验,但仍属少数特例。因此希望从实验观测得到一些关于量子引力理论发展上的提示,现阶段仍属不可行。推导量子引力理论的一般方法是假设这个理论是简单优雅的,然后回头看看现前的理论,找寻对称性及提示以想办法优雅地合并它们成为一个更加普适的理论。这方法的一项问题是没人可以肯定量子引力是否会是一个简单优雅的理论。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了解一些涉及庞大质量或能量以及很小尺度的空间的问题,例如黑洞的行为,以及宇宙的起源。历史上,对于量子理论与要求背景独立的广义相对论两者明显的矛盾曾出现过两种反应。第一种是广义相对论所采的几何诠释并非究竟,而只是一个未知的背景相依理论的近似表现。举例来说,这在史蒂文·温伯格的经典教科书《引力与宇宙学》里面被明白表示过。另外相抗衡的观点是背景独立是基础性质,而量子力学需要被一般化,改写成一个没有预设特定时间的理论。这样的几何观点在米斯纳(Charles W. Misner)、约翰·惠勒与基普·索恩三人合写的经典著作《引力论》中详述过。理论物理巨擘对于引力意义采相反看法的两本书,很有趣地几乎同时发表于1970年代早期。出现了这样的僵局使得理查·费曼在1960年代早期给太太的一封信中,绝望地写道:“提醒我不要再参加任何一个引力会议。”理查·费曼对于使量子引力曾做过重要的尝试。这两种论点分别发展出弦论与循环量子引力理论。理论物理上最深奥的问题之一是调和广义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广义相对论描述引力并且适用在大尺度结构(恒星、行星、银河),而量子力学描述其他三种作用在微观尺度的基本力。广义相对论教导我们没有固定的时空背景,而在牛顿力学与狭义相对论则有;时空几何是动态的。虽然在原则上容易掌握,这却是广义相对论中最难了解的概念,而且它所带来的结果是相当深远的,也没完全地探索完,即使仅就经典层级而言。就某种程度而言,广义相对论可以视作是一种关系理论,在这样的理论中,物理上唯一要紧的讯息是时空中不同事件彼此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量子力学最开始是从固定背景(非动态的)结构开始研究的,它依赖于固定的时空背景。在量子力学中,时间是开始就给定而且非动态的,恰如牛顿的经典力学一般。在相对论性量子场论中,一如在经典场论中,闵可夫斯基时空是理论的固定背景。弦论从扩充量子场论出发,其中点粒子代之以弦样物体,在固定时空背景中做传递。虽然弦论的起源是在夸克侷束(quark confinement)研究方面而不是在量子引力方面,很快就发现弦的频谱包括了引力子,而且弦的几种特定振动模式的“凝聚”等价于对原始背景的修改。处在弯曲(非闵可夫斯基式)背景下的量子场论,虽然并非引力的量子理论,亦显示了量子场论中的一些假设无法被延伸到弯曲时空中,完善的量子引力理论就更不用提了。特别地说,真空—当它存在时—被指出和观察者所经过的时空路径有相依性(见盎鲁效应)。此外,场概念看起来比粒子概念还要来得基本(粒子概念被认为是描述局域相互作用的方便法)。后者观点是有争议性的,和史蒂文·温伯格的著作《量子场论》在闵可夫斯基空间中所发展出的量子场论相矛盾。循环量子引力是建构背景独立量子理论的努力成果。拓扑量子场论提供了背景独立量子场论的一例,但其没有局域的自由度而仅有有限个全域自由度。如此要描述3+1维的引力则显得不足;按照广义相对论,即使在真空,引力也有局域自由度。然而在2+1维,引力就可以是拓扑场论,而其也被成功地透过多种方法进行量子化,包括自旋网络的方法。此外尚有三处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拉锯战。现有为数不少的量子引力理论被提出来:量子化引力的“直接”方法有多项选择。在量子场论中有则温伯格-威滕定理,对于复合引力/突现引力方面的理论施加了一些约束条件。
相关
- 克雷伯氏肺炎菌克雷伯氏肺炎菌(学名:Klebsiella pneumoniae)是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的一种,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杆状,有大量黏性的多糖形成的荚膜包覆。克雷伯氏肺炎菌可以在人类,特别是免疫力低弱
- 细菌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高G+C) 厚壁菌门 Firmicutes(低G+C) 无壁菌门 (无细胞壁)产水菌门 Aquificae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纤维杆菌门-绿菌门/拟杆菌门 Fibro
- 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疫苗是用于对抗肺炎链球菌的疫苗。 疫苗能够有效防止某些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目前有两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结合型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PCV)及多糖
- 坟场坟场(cemetery、graveyard)是死者遗体以及火葬遗物如骨灰所埋葬的地方。英文中的“cemetery”来源于希腊文κοιμητήριον,意为“睡觉的场所”。该词暗示此地块专用作
- 生殖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肝门静脉肝门静脉是一条从胃、脾脏、胰脏、小肠流至肝脏的静脉。肝门静脉由接受来自胆囊、膀胱和体壁血液的腹大静脉,和接受来自大肠小肠、脾脏、胃和胰脏血液中位于肠系膜中的肝门静
- 潘诺西亚大陆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割礼割礼(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种宗教仪式,通常是指对男孩施行的割礼,方法是把阴茎上的包皮割去。早期的山洞壁画和古埃及坟穴已有关于割礼的描述,中东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
- 超音段成分超音段音位(suprasegmental、超音段成分)是言语分析中除音素之外的的语音现象。言语中有大量特征倾向构成超越单一音段的模式,并且不受音段目标限制独立变化,其中主要有音高、响
-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英语:Fluid mechanics)是力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流体(包含气体、液体及等离子体)现象以及相关力学行为的科学。流体力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式分为流体静力学和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