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菩萨(Prajñā-pāramitā)亦名般若观音、般若佛母、金刚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第一波罗蜜菩萨,是佛教中的女性本尊,般若菩萨代表般若波罗蜜,由于般若波罗蜜能孕育诸佛,为一切如来之母。汉传佛教中属十波罗蜜菩萨之一。
一般认为般若菩萨是观世音菩萨观修般若波罗蜜时所化现,代表的是观世音菩萨的般若波罗蜜。。与多罗观世音菩萨(绿度母)本体相同,多罗为慈悲,般若为智慧。一说毘卢遮那如来之化身。
般若菩萨在一般造像上,为一面、四臂或六臂,面貌姣好,丰胸纤腰,体态婀娜,披甲戴盔,较常见的四臂造像,中央两手合掌,或结无畏印与禅定印,另一手持《般若佛母经》(又称《圣般若波罗蜜佛母经》、《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阿利耶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一手持念珠,或者金刚杵上有一念珠,或坐或立,或坐于火中莲花(火,烦恼也;莲花,菩提也)。六臂者,中央两手结印,其余四手分持念珠、《般若佛母经》、金刚杵、青莲等。由于宝剑是般若的象征,也有一手持念珠,一手持宝剑,两手在胸前合掌,另两手在腰际持《般若佛母经》的。《般若佛母经》为般若佛母最重要的代表物(《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另一译本)。
文殊(智慧)、虚空藏(记忆)、般若(般若波罗蜜)三尊菩萨,号称“智慧三尊”。
般若菩萨有护法神“四姊妹天女”,名为“惹耶天女”、“微惹耶天女”、“阿尔多天女”、“阿波罗尔多天女”,代表常乐我净,有时是“一兄四姊妹”,加上兄长“都牟卢天”。“一兄四姊妹”同时也是《楞严经》、大白伞盖菩萨、文殊菩萨的护法神。
禅门常以金刚藏王菩萨(力量,本体为普贤)、金刚般若菩萨(智慧,本体为观音)作为金刚不动佛的胁侍。
《般若菩萨无上真言》,即《般若波罗蜜真言》:“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Gate gate pāragate pārasaṃgate bodhi svāhā)
“揭谛”,去、行、至也。“波罗”,彼岸也。“僧”,众也。“萨婆诃”,成就也。大概可汉译如下:“去罢!去罢!去彼岸罢!众人一起去彼岸罢!菩提成就罢!”有时会在开始时先念唵或“答地夜他”(即说咒曰)。
现代汉语音译:“尬爹尬爹。趴拉尬爹。趴拉三尬爹。波底沙瓦哈。”
《心经》中称之“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藏密行者持此真言之前,通常要先念诵四句礼赞文,汉译如下:“不可思议波罗蜜,不生不灭虚空体;自证般若所缘处,三世佛母我敬礼。”
《般若菩萨增慧真言》:“(怛侄他) 唵 闭祖闭祖 钵啰倪也婆哩驮祢 惹啰惹啰 弥驮婆哩驮祢 帝哩地哩 没弟婆哩驮祢 娑婆诃”
(Tadyatha) Oṃ picu picu prajñā vardhani jara jara medha vardhani dhiri dhiri buddhi vardhani svāhā
现代汉语音译:“(打底雅他)嗡 比朱比朱 趴拉佳娜 瓦打尼 佳拉佳拉 每打瓦打尼 地利地利 部底瓦打尼 梭哈”
《般若菩萨吉祥真言》:“唵,地,师利,苏噜他,毘惹曳,娑诃。”
“唵”,咒之发语词也。“地”,种子字也。“师利”,吉祥也。“苏噜他”,听闻也。“毘惹曳”,殊胜也。“娑诃”,成就也。汉译如下:“唵,般若菩萨,带来吉祥,听闻即殊胜,成就罢!”
《般若菩萨无尽藏真言》:“南摩薄伽伐帝,钵唎惹,波罗蜜多曳,怛侄他,唵,纥唎,地唎,室唎,戍噜知,三蜜栗知,佛社曳,莎诃。”
Namo bhagavate prajna paramitaye tadyatha om hrih dhih sri sruti smrti vijaye svaha
南摩巴尬瓦铁,趴拉加纳,趴拉密他叶,打迪亚他,嗡,合利,地利,师利,苏鲁地,师米地,米加叶,梭哈。
此真言为《金刚经》的密教版本,象征《金刚经》诸法皆空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