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津都督府

✍ dations ◷ 2025-04-08 10:17:07 #都督府,朝鲜半岛古代行政区划,百济,新罗

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
电影史 · 韩医史
陶瓷史 · 戏剧史
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

熊津都督府(朝鲜语:웅진 도독부),是唐朝与新罗灭亡百济后,在百济故地建立的羁縻府,由百济遗民管理,后在新罗与唐的战争中,被新罗吞并。

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百济故土划分为熊津(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马韩(今韩国全罗北道益山)、东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德安(今韩国忠清南道论山市恩津面)、金涟(不详)五个都督府。熊津都督府下辖熊津、东明、支浔、鲁山、古四、沙泮、带方、分嵯8州,治所在熊津州,都督、长史、司马、刺史都由百济人担任。从显庆五年(660年)至龙朔三年(663年),百济复国运动兴起,唐朝与新罗联合镇压,其间为了军事行动的需要,将五个都督府合为一个熊津都督府。由唐朝将领王文度担任熊津都督,王文度死后,由镇守百济故都泗沘的唐朝将领刘仁愿为熊津都督、带方州刺史。百济复国运动失败后,刘仁愿改任百济都护,唐高宗任命百济国末代国王义慈王的儿子扶余隆任熊津都督。但扶余隆害怕受到新罗国的侵略,未敢赴任,只好由唐朝将领刘仁轨检校熊津都督。高句丽灭亡后,刘仁轨、刘仁愿回国,熊津都督依然是未敢赴任的扶余隆,代行其事的是百济人熊津都督府长史难汗、熊津都督府司马祢军。后来百济国的国土大多被新罗国兼并。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协助熊津都督府,同新罗作战,最终失败。677年,熊津都督府被从泗沘迁至建安故城(今辽宁营口),与隶属安东都护府的建安州都督府合并。

686年,新罗在熊津州也设置同名的都督府,757年,改称熊川。940年,高丽国建立后改熊川为公州、设置都督府。983年,升格公州府。

相关

  • 美国人口2019年估计,美国的人口总数约329,730,000人。美国人口高度城镇化,在2008年时约有81%人口居住在城市及其郊区(同时期世界城镇化率为54%),这使得美国有许多土地上无人居住。加利福
  • 托马斯试验Thomas试验(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指的是一项体格检查试验,是以一个英国骨外科医生Hugh Owen Thomas(英语:Hugh Owen Thomas)(1834-1891)的名字来命名的,用来排除髋关节屈曲挛缩(英语:con
  • 泰诺泰诺(英语:Tylenol,/ˈtaɪlənɒl/)是一个镇痛药药品品牌,该药品可以减缓发热和减轻过敏、感冒、咳嗽、头痛和感冒等症状。泰诺最初的有效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常见于镇痛药和解热
  • 位阻效应位阻效应(也叫空间效应、空间位阻效应、立体效应)是研究分子中不同基团间电子团重叠形成的电磁力而造成的分子结构或反应取向的立体化学分枝。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中分子结构及
  • 金色金色,是一种近似金的颜色。它并不是一种单色,而是渐变的黄色。
  • 再造林林地复育或称迹地造林、人工造林、再造林等,通常是指森林或林地经人为砍伐殆尽之后,透过自然或人为的方式,使其再次成林的过程。林地复育的自然方式为天然下种、萌芽更新及萌蘗
  • 斑羚斑羚(Naemorhedus goral)是栖息在喜玛拉雅山细小、毛发粗糙及圆角的斑羚属。斑羚长95-130厘米,重35-42公斤。它们是灰色或灰褐色的,脚呈黄褐色,喉咙较为淡色,沿脊骨有一道深色斑纹
  •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宪法 - 法律 - 国家元首 - 政府首脑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马来语:Yang di-Pertuan Agong Malaysia;英语:Supreme Head of Malaysia)是马来西亚的选举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马来西
  • 少数派博弈少数派博弈,是一种经常出现在经济活动中的博弈行为,由时任弗赖堡大学教授的张翼成Yi-Cheng Zhang与他的学生Damien Challet在1997年提出。该模型源自由1994年W·布莱恩·亚瑟(
  • 1907年清朝饥荒1907年清朝饥荒,是中国北方一场严重饥荒,其中江苏北部人口的10%和华中地区部分人口死亡。死亡人数高达2500万人,是人类历史记录以来死亡人数第二多的饥荒,仅次于三年困难时期。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