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

✍ dations ◷ 2025-07-22 10:51:03 #谍报,军事术语,军事情报,反间谍软件,反情报

反间谍(英语:Counterintelligence,缩写:CI),亦可译为反情报或防谍,它是指无论平时战时,侦破、防止与制压敌方间谍破坏、颠覆与其情报活动或减低其效能的一切措施,目的是确保己方的安全。它本为军事术语,是情报工作之一环。在现代,也将用于对付商业间谍的作为称为反间谍。

反间谍属于“守势情报”,即被动防御的情报作为。虽然属于反制行动,但在执行时,也必须采取积极手段以达成目标,所以反间谍工作与情报工作是一体两面。一个强大的反间谍网,可以有效保护国家情报不致外泄,对于国家安全有相当助益。

情报收集与反间谍有如矛与盾,而情报工作又具有高度机密性;在过去的时代,反间谍工作人员也常被统治者利用为消灭政敌的工具,执行反间谍时常有非法手段与侵犯人权的举措;现代的法治国家,多会以立法规范情报工作人员的权限,或者加以分拆为若干小部门,以避免其逾越。

一些国家也会把反恐归类在反间谍之中,因为恐怖行动亦有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

最早的反间谍概念可以追溯自《孙子兵法》,其中《用间篇 第十三》,提出了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说法;马陵之战时,孙膑以减灶的假情报诱敌,就是反间谍工作的其中一种办法,也是目前已知最早载于史书的反间谍工作。

1957年,美国正式对反间谍提出系统性的概念,并将相关作为加以论述分类。此后,反间谍概念的重要性在各国逐渐加深。

世界上大部分的情报机构都设有反间谍单位,但有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也会设立专责反间谍工作的机构。

相关

  • 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部(荷兰语:Ministerie van Onderwijs, Cultuur en Wetenschappen)是荷兰的教育部,负责荷兰教育政策、科学政策、文化政策和荷兰公共
  • 杂化杂化轨道(英语:Hybrid orbital)是指原子轨道经杂化(hybridization)后所形成的能量简并的新轨道,用以定量描述原子间的键结性质。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共同用来解释分子轨道的形
  • 干红葡萄酒干红葡萄酒(le vin rouge),“干”是从香槟酒酿造中借用的一个词,即不添加任何水、香料、酒精等添加剂,直接用纯葡萄汁酿造的酒。红葡萄榨汁后,不过滤葡萄皮核,葡萄汁酿成酒后再过
  • 邓小刚邓小刚(1960年9月-),四川绵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小刚
  • 密度矩阵在量子力学里,密度算符(density operator)与其对应的密度矩阵(density matrix)专门描述混合态量子系统的物理性质。纯态是一种可以直接用态矢量
  • agar plate琼脂平板(英语:Agar Plate)是一种把消毒后的培养基加上繁殖微生物所需材料(通常是洋菜及养分)后制成的有盖培养皿。由于提供了微生物繁殖的有利条件,琼脂平板能够用来种出不同的微
  • 竹荪长裙竹荪(学名:Phallus indusiatus),俗称竹荪,又名竹笙、竹参(ㄕㄣ)、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等,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菌裙和菌柄在中国为高级的素食材料。竹荪原来有自己
  • 何育杰何育杰(1882年-1939年1月19日),中国最早期的物理学家,也是教育家。字吟苜,浙江宁波人。1882年,生于慈溪(今宁波市慈城镇)。其父何麟祥,光绪二年(1876年)中举人,先后任江西省新喻知县,贵溪
  • 贪 (佛教)贪(梵语:lobha,或rāga,巴利语:lobha,藏文: 'dod chags),佛教术语,意思为依恋、热切的想要、渴望、贪婪,是一种心情状态,热衷与贪图于世间三有的事物,希望获得与保有,但终是受挫。它的根源
  • 柿本人麻吕柿本人麻吕(或作柿本人麿,约660年-710年)是一位日本飞鸟时代之歌人。他是《万叶集》中最大的歌人,由于执著地捕捉白的色彩,因而有“白的诗人”之称号。他与奈良时代歌人山部赤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