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

✍ dations ◷ 2025-02-23 14:14:42 #谍报,军事术语,军事情报,反间谍软件,反情报

反间谍(英语:Counterintelligence,缩写:CI),亦可译为反情报或防谍,它是指无论平时战时,侦破、防止与制压敌方间谍破坏、颠覆与其情报活动或减低其效能的一切措施,目的是确保己方的安全。它本为军事术语,是情报工作之一环。在现代,也将用于对付商业间谍的作为称为反间谍。

反间谍属于“守势情报”,即被动防御的情报作为。虽然属于反制行动,但在执行时,也必须采取积极手段以达成目标,所以反间谍工作与情报工作是一体两面。一个强大的反间谍网,可以有效保护国家情报不致外泄,对于国家安全有相当助益。

情报收集与反间谍有如矛与盾,而情报工作又具有高度机密性;在过去的时代,反间谍工作人员也常被统治者利用为消灭政敌的工具,执行反间谍时常有非法手段与侵犯人权的举措;现代的法治国家,多会以立法规范情报工作人员的权限,或者加以分拆为若干小部门,以避免其逾越。

一些国家也会把反恐归类在反间谍之中,因为恐怖行动亦有可能危害到国家安全。

最早的反间谍概念可以追溯自《孙子兵法》,其中《用间篇 第十三》,提出了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等说法;马陵之战时,孙膑以减灶的假情报诱敌,就是反间谍工作的其中一种办法,也是目前已知最早载于史书的反间谍工作。

1957年,美国正式对反间谍提出系统性的概念,并将相关作为加以论述分类。此后,反间谍概念的重要性在各国逐渐加深。

世界上大部分的情报机构都设有反间谍单位,但有些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也会设立专责反间谍工作的机构。

相关

  • 高美大桥高美大桥是台湾南部一座桥梁,横跨荖浓溪,连接高雄、屏东两市县的大桥。桥名取自当地地名高树与美浓之开头“高”、“美”两字。高美大桥经历过多次风灾而封闭,但均未造成永久性
  • 全内反射全内反射(英语: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又称全反射,是一种光学现象。当光线经过两个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部分的光线会于介质的界面被折射,其余的则被反射。但是,当入射角比临界
  • 黄道婆黄道婆(1245年-1330年),又称黄婆、黄母,松江府华亭县乌泥泾(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生活在宋末元初,中国古代的女性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生于南宋淳祐五年,由于家庭贫苦,十多岁时被
  • 宾夕法尼亚德语宾夕法尼亚德语(德语:Pennsylvania Dutch / Pennsylvania Deitsch / Pennsilfaanisch Deitsch,英语:Pennsylvania German language)又称为“宾夕法尼亚荷兰语”,属于高地德语的一
  • 半干旱气候半干旱气候,又称草原气候,是降水量低于潜在的蒸散量,但又不像干旱气候那么极端的一种气候类型。柯本气候分类法提供的更精确定义是生态特征在沙漠气候和潮湿气候之间的气候。本
  • 科德尔·赫尔科德尔·赫尔(Cordell Hull,1871年10月2日-1955年7月23日),又称贺可德,美国政治家,第47任美国国务卿,194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科德尔·赫尔出生于田纳西州皮克特县奥林普斯(Olympus,已
  • 正壬醇正壬醇(1-壬醇)是一种直链脂肪醇,含有九个碳原子,分子式为CH3(CH2)8OH。它是一种无色到淡黄色的液体具有类似于香茅油一样的柑橘味。 正壬醇能溶于醇、醚等有机物,但是几乎不溶于
  • 任雪杀人案任雪(1971年-1992年),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人。任雪1971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石寺镇,后毕业于郑州市长城铝业公司技工学校。1991年,因与洛阳铝矿矿长丁某之间的
  • 白喇叭杜鹃白喇叭杜鹃(学名:)为杜鹃花科杜鹃属下的一个种。
  • 临界指数临界指数(英语:critical exponent)是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理量在临界点附近行为的指数。尽管没有得到严格证明,实验表明临界指数具有普适性,与具体的物理系统无关,仅和系统维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