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颗粒溶解素
✍ dations ◷ 2025-10-22 01:01:57 #颗粒溶解素
1L9L10578n/aENSG00000115523n/aP22749n/aNM_001302758、NM_006433、NM_012483、XM_005264084、XM_005264085、XM_005264087n/aNP_001289687、NP_006424、NP_036615、XP_005264141、XP_005264142、XP_005264144n/a颗粒溶素(英语:Granulysin,又译为“颗粒溶解素”)是一种由细胞毒性T细胞(CD8阳性T细胞)在接触被感染的细胞时释放的物质。其功能为通过靶细胞的膜上形成的小孔,从而诱导靶细胞凋亡,另外也与抗微生物相关。颗粒溶素是一种能产生细胞溶解和炎症反应的分子,最早通过抑制消减杂交寻找在人细胞毒性T细胞激活3–5天时表达的基因发现。颗粒溶素会与具有穿孔能力的穿孔素和颗粒酶形成溶细胞颗粒。颗粒溶素具有广谱的抗微生物功能,能杀伤结核杆菌、疟原虫等,甚至能杀伤一些肿瘤。一系列源自颗粒溶素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能作为潜在的抗细菌药。颗粒溶素最近被认为与史蒂芬斯-强森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关
- 圣巴泰勒米圣巴泰勒米(法语:Saint-Barthélemy),正式全名为圣巴泰勒米集体(Collectivité de Saint-Barthélemy),别名“圣巴斯”(Saint Barts、Saint Barths或Saint Barth),是一个法国海外属地
- 茴芹茴芹(学名:Pimpinella anisum,英语:Anise,Aniseed),又称作西洋茴香、洋茴香、大茴香、欧洲大茴香,是原产于埃及和地中海东部的一种伞形科植物,有着带甜味的果实和类似甘草和茴香的香
- 水星水星(拉丁语:Mercurius;英语:Mercury),中国古称辰星;到西汉时期,《史记‧天官书》作者天文学家司马迁从实际观测发现辰星呈灰色,与“五行”学说联系在一起,以黑色配水星,因此正式把它命
- 造br /山br /纪造山纪(Orosirian,符号PP3)是地质时代中的一个纪,开始于同位素年龄20亿5000万年前,结束于18亿年前。造山纪期间蓝藻、细菌繁盛。造山纪属于前寒武纪元古宙古元古代;造山纪的上一纪
- 特拉华特拉华州(英语:State of Delaware),或译德拉维尔州,简称特州,为美国的一州,是最早加入美国联邦的州,所以又有“第一州”这个称呼。“第一州”这个称呼来自特拉华州是第一个复决通过
- 夏因-达尔加诺序列夏因-达尔加诺序列(英语:Shine-Dalgarno sequence,常简称为SD序列)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家约翰·夏因与琳·达尔加诺所提出的一个存在于信使RNA上的核糖体结合位点,通常位于起始密码
- 维利·勃兰特维利·勃兰特(德语:Willy Brandt,亦作威利·布朗特,1913年12月18日-1992年10月8日),德国政治家,曾任联邦德国(西德)总理。1969年西德联邦大选,勃兰特领导的社民党成为第一大党,结束基督
- 正离子离子 (英语:Ion)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个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
- 津巴布韦华人,是津巴布韦的小群体,人口大约2000人,他们主耍是店员。最初华人店主的到来引起了地方上的敌对态度,他们出售的商品被嘲弄地称为精装。然而在津巴布韦最坏的的经济危机中,尽管
- 甲基丙二酸甲基丙二酸 (Methylmalonic acid,MMA)是一种二羧酸,是丙二酸的甲基化衍生物,丁二酸(琥珀酸)的同分异构体。生物体内,甲基丙二酸与辅酶A通过硫酯键结合成甲基丙二酰辅酶A,再通过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