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町村合并
✍ dations ◷ 2025-05-16 12:08:30 #市町村合并
市町村合并(日语:日本の市町村の廃置分合/にほんのしちょうそんのはいちぶんごう Nihon no shichōson no haichi bunkō)包括了日本市町村的分割、分立、合并、编入等。地方自治法第7条对此的定义是“市町村的废置分合与市町村边界的更改”。日本基于强化市町村的效率与能量、扩大其治理规模,并因应财政困难,120年来持续推动市町村合并。自明治以后,市町村的数量就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合并的情况压倒性的多于分割的情况。而由于多次的政区调整,行政区之间有时也会出现飞地。先后共有三次大规模的市町村合并,分别是明治大合并、昭和大合并、及平成大合并,各自有其不同的背景因素、政策目标与后续影响。观其成果,确实使市町村的平均规模扩大,行政服务上也有所变革,并因此节省了部分开支;但自治体合并后必须面对许多内部的不协调,财政上更由于财政纪律的缺乏和中央补助的减少,仍存在相当的困难。明治大合并发生于1888至1889年间,是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现代化过程的一部分,其目标在于建立町村为现代化的地方行政体。在此之前,町村的规模极小,100户以下的町村占了总数的将近七成,以致无法执行户政、土木、救助、征税、及国小义务教育的政策。大规模的合并展开后,之前属于自然共同体的町村被转换为行政体,从此奠定了日本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明治大合并的实施并没有法令上的强制性,但中央主导性极强,整体方案是由町村上一级的县政府来规划和决策,而县政府又听命于中央内务省。当时企图达到的目标规模,设定为每个町村300至500户,合并后的町村数量因此从1888年的71,314,降为1889年的15,859,仅余1/5;町村平均人口数也从550人提高到2,400人左右。市町村的合并并非只发生在所谓“大合并”的期间。自明治大合并后,日本的基层行政体持续进行合并,从15,859个减少到昭和大合并前的9,868个。这段期间的合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因为实施了“一部事务组合”制度 ,导致许多町村因为业务连结而进一步合并为单一的行政体。第二类是由于都市发展而对外扩张导致的合并,包括东京、大阪、京都、名古屋与横滨等都市。第三类是基于强化城市作为战争基地而进行的合并,主要是佐世保市、横须贺市、德山市和舞鹤市等海军军港的所在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的日本新宪法和1947年的地方自治法,将市町村的角色强化,以使其有能力执行战后新制中学的设置管理、创设市町村消防自治体警察制度、及市町村社会福利与保健卫生等事务,因此促成了1953年(昭和28年)开启的昭和大合并。当时中央政府决定以8000人为市町村基本人口标准,做为足以有效经营国中义务教育的规模。昭和大合并和明治大合并一样,都不是法律上强制的,而是由县政府的知事根据相关市町村的议会决议来规划,以示对地方独立性的尊重。但是中央政府不但提出“市町村合并促进计划”,设定要减少市町村数量至1/3,而且与县政府密切配合推动合并,因此昭和大合并也被认为是在中央强大的压力之下完成的。昭和大合并的成果,是将市町村数量从1953年的9,868,降至1961年的3,472,可说完全达成了所设定的减量目标。市町村的平均人口也从5,400人提高至11,500人,平均面积由35平方公里提高到97平方公里。在昭和大合并后,日本的基层行政体持续合并,从3,472个微幅减少到平成大合并前的3,229个。这段期间的合并主要是由于日本经济的快速成长,使得都市迅速发展并向外扩张,促成了与周边町村的合并,以扩大发展规模并强化都会实力。相当多县的首府所在都市,在此期间合并扩张。平成大合并始于1999年(平成11年)。第一次高峰自2003年(平成15年)开始到2005年(平成17年)。执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数量从3,229降至1,727个 ,减并幅度将近五成。
相关
- 体染色体隐性遗传在基因学中,显性(英语:dominance)是一个基因中一对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其中一个等位基因的表型会表现出来,掩盖了同一基因座中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前面的等位基因称为显性基因,
- 慢性肉芽肿病慢性肉芽肿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体内的中性白血球无法正常杀死微生物,因此患者易受重复性的严重感染。其发生率为1/20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性联隐性遗传的方式,但
- 窑洞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筑。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应天圆地方之说)。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
- .ru.ru为俄罗斯国家和地区顶级域(ccTLD)的域名。俄罗斯政府认为.ru域名翻译成斯拉夫语是巴拉圭的顶级域名.py,这样会引起安全问题。因此俄罗斯正在试图改变顶级域名,换用斯拉夫语.
- 尼德兰人的血脉《尼德兰人的血脉》(荷兰语:Wien Neêrlands Bloed)又译《荷兰人血统》,是荷兰1815年至1932年间的国歌。1815年,比利时与荷兰合并为荷兰王国,并开始探讨征集新国歌。早在荷兰共和
- 黄 琳黄琳(1935年11月30日-),江苏扬州人,中国控制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生于江苏扬州。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61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力学与
- 三嗪三嗪(Triazine)是含有三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分子式为C3H3N3,有三种异构体:1,2,3-及1,2,4-三嗪均未见其单独存在,但衍生物都已制得。1,2,3-三嗪可由2-叠氮基环丙烯类化合物热
- 铜石并用时代/红铜时代铜石并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之间的过渡性时期,在该时期主要的工具和武器仍然是石器,但同时出现了少量以红铜器(天然铜器),又称红铜时代、金石并用时代。红铜即天然铜,质地软
- 卡尔克布雷纳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卡尔克布雷纳(德语:Friedrich Wilhelm Kalkbrenner ,1785年11月7日-1849年6月10日),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来成为欧洲一流的钢琴家,晚
- 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即路易一世(法语:Louis Ier,778年4月16日-840年6月20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和皇帝(814年1月28日—840年6月20日在位),查理大帝的儿子与继位者。781年,查理大帝平定亚奎丹后,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