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阵

✍ dations ◷ 2025-11-18 23:27:19 #中微子,轻子,标准模型

在粒子物理学中,庞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阵(英语:Pontecorvo-Maki-Nakagawa-Sakata Matrix,简称PMNS矩阵),又称牧-中川-坂田矩阵(MNS矩阵)、轻子混合矩阵或中微子混合矩阵,是一个幺正矩阵,内含自由转播中与弱相互作用中的轻子间量子态的相异之处,因此是研究中微子振荡的重要工具。此矩阵最早由牧二郎、中川昌美与坂田昌一于1962年提出,用于解释布鲁诺·庞蒂科夫所预测的中微子振荡现象。

三代轻子的混合矩阵如下:

其中左边的是参与弱相互作用的中微子场,而右边的是PMNS矩阵,还有一个由中微子场本征态组成的矢量,将中微子质量矩阵对角化后可得这个矢量。PMNS矩阵描述某种味 α {\displaystyle \alpha } 进入质量本征态 i {\displaystyle i} 的概率。这些概率与 | U α i | 2 {\displaystyle |U_{\alpha i}|^{2}} 成正比。

这个矩阵有好几种不同的参数化,但是由于中微子探测的难度,各参数的测量要比这个矩阵的夸克对应版本(CKM矩阵)要难得多。这个矩阵最常见的参数组为三个混合角(即 θ 12 {\displaystyle \theta _{12}} θ 23 {\displaystyle \theta _{23}} θ 13 {\displaystyle \theta _{13}} )与一个相位 δ {\displaystyle \delta }

从2011年以前的实验结果得知,混合角 θ 12 {\displaystyle \theta _{12}} 约为 45 度, θ 23 {\displaystyle \theta _{23}} 约为 34 度,而 θ 13 {\displaystyle \theta _{13}} 则小于 4 度。

作为这项研究的一个起步点,以下是一份近期讲义中引述的矩阵参数约化值(当中假设 θ 13 = 0 {\displaystyle \theta _{13}=0} ,因此矩阵中无虚数项。这样的假设在2011年以前与实验结果并无冲突,然而T2K、Double Chooz以及大亚湾等实验结果都指出 θ 13 0 {\displaystyle \theta _{13}\neq 0} ,其值约为 4.4 度。):

相关

  • 氰化锌氰化锌(化学式:Zn(CN)2)是锌的氰化物。白色有光泽柱状结晶或无定形块状固体或粉末。难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热水,能溶于稀的无机酸并分解释放出氰化氢,溶于碱金属氰化物、氢氧化物
  • 代表色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校色或学校代表色,是学校所确定的代表此校的颜色。为避免
  • 谢伯让谢伯让(Hsieh, Po-Jang Brown),台湾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家,国立台湾大学生命科学系学士、国立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心理与脑科学系博士。曾任麻省理工学院
  • 湿婆陨石坑湿婆陨石坑(Shiva crater)是位于印度洋洋底的一个大型地质构造,位置在孟买之西。由古生物学家萨克·查特吉(Sankar Chatterjee)以印度教中的破坏与再造之神-湿婆命名。湿婆陨石坑
  • 药物耐受性生理耐受性(英语:Physiological tolerance),又称药物耐受性(英语:Drug tolerance),在药理学中常见的现象,在使用某种药物一段时间后,药物对这个人的效用逐渐减弱,发挥作用的时间变短,为
  • 北京日本人学校北京日本人学校(日语:北京日本人学校/ぺきんにほんじんがっこう  ?, 英文:Japanese School of Beijing, JSB)是北京朝阳区的日本人所建的国际学校。 北京日本人学校学生们是外
  • 岛鼠属岛鼠属(),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一属,而与岛鼠属(岛鼠)同科的动物尚有吕宋鼠属(灰吕宋鼠)、吕宋鼩鼠属(吕宋鼩鼠)、丘鼠属(尾丘鼠)、穹鼠属(穹鼠)等之数种哺乳动物。这个物种居住在加那利
  • 多伯兰大教堂坐标:54°6′28″N 11°54′35.4″E / 54.10778°N 11.909833°E / 54.10778; 11.909833多伯兰大教堂(德语:)是位于德国梅克伦堡地区巴特多伯兰的一座教堂,邻近波罗的海和汉萨都
  • 弗里德林·鲁道夫·迪奥多·冯·辛格尔·艾特林弗里德林·鲁道夫·迪奥多·冯·辛格尔·艾特林骑士(德语:Fridolin Rudolf Theodor Ritter und Edler von Senger und Etterlin,1891年9月4日-1963年1月9日)是纳粹德国第二次世界
  • 铃木镇一铃木镇一(1898年10月17日-1998年1月26日)出生于名古屋,日本小提琴教育家,伟大的音乐教育家,铃木教学法的发明人。为爱的才能教育(Nuture in Love) 的发起人,教学提倡母国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