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

✍ dations ◷ 2025-09-09 00:00:32 #体育,学校文化,啦啦队

啦啦队是在竞赛活动中,在场边为参赛者加油、喝彩和打气的活动队伍。啦啦队通常见于大学、高校和专业(英语:Professional sports)的运动队伍,甚至部分的中小学也设有啦啦队组织。他们打气的方式,是利用各种道具、口号、加油歌、海报和舞蹈动作,来达到鼓舞士气的效果。

运动场上的啦啦队组织也称为加油团或助威团,包括引导观众呐喊的志愿人员、场边演奏的乐队和带动气氛的啦啦队员。啦啦队发展成为的独立竞赛项目称为竞技啦啦队,两者的表演性质相似,都有结合体操、跳跃、特技和舞蹈的肢体动作,但在美国的学校中,是属于分别独立的组织。

日语、韩语把啦啦队称为应援团,其中日式应援团(英语:Ōendan)的团员以男性为主,华人地区也有以锣鼓、舞狮、艺阵助威的加油方式。有些时候,学生乐队、舞队、仪队、旗队(英语:Color guard (flag spinning))等团体也可以成为加油打气的队伍。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啦啦队出现于1880年代的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式足球赛中,加油的人齐声大喊 以鼓舞士气。几年后,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汤玛士‧培伯斯(Thomas Peebles)于1884年将这种齐呼加油口号的方式带到了明尼苏达大学。但直到1898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强尼‧坎伯(Johnny Campbell)开始站到最前面,指挥大家一起喊口号,才使他成为第一位正式的啦啦队长。不久之后,明尼苏达大学由四位男生组成了 "队呼小组"。

虽然现代的啦啦队有九成以上是女生,早期的啦啦队却清一色都是男生。1920年代由于女大学生能参与的体育活动不多,开始有女生加入啦啦队,到了1940年代这种活动反而变成以女生为主了。啦啦队和比赛种类有关,最常有啦啦队的运动是美式足球,篮球次之。足球和摔跤的场合很少有啦啦队,而有的比赛如棒球则绝不会有美少女组成的竞技啦啦队。

相关

  • 皮肤转红酒精反应,又称酒精性脸红反应、亚洲人脸红综合症,俗称上脸,是指部分人在饮用酒精饮料后,酒精(乙醇)在肝代谢成为乙醛,由于乙醛刺激而引起的皮肤发红、斑点或起疙瘩等一系列反应,多见
  • 榛属Lopima Dochnahl榛属(学名:Corylus)是北温带桦木科的一个属,属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仁可食。其学名的拉丁义为“帽盔”,即指包着果仁的钟形外壳。榛属共有十四至十八个物种:
  • 信传媒《信传媒》(英语:CredereMedia)是台湾的综合性繁体中文新闻媒体,是人诚文创旗下的网络媒体品牌。由游仁贵等人创立,于2016年5月3日创刊,总部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区。。
  • 洪堡山脉坐标:71°45′S 11°30′E / 71.750°S 11.500°E / -71.750; 11.500洪堡山脉(德语:Alexander-von-Humboldt-Gebirge)是南极洲的山脉,位于毛德皇后地,处于彼得曼山脉以西,属于沃尔
  • 弗朗西斯科·米戈农弗朗西斯科·保罗·米戈农(葡萄牙语:Francisco Paulo Mignone,1897年9月3日-1986年2月19日),巴西作曲家。早年先后在圣保罗和米兰学习,创作了成名作,意大利歌剧《钻石商》。理查·施
  • TensorFlowTensorFlow是一个开源软件库,用于各种感知和语言理解任务的机器学习。目前被50个团队:min 0:15/2:17用于研究和生产许多Google商业产品:p.2,如语音识别、Gmail、Google 相册和
  • 幢竿支柱幢竿支柱乃佛教寺庙里用来支撑幢竿的一对石头结构的建筑物。幢竿支柱是用石材所建造的,目前在许多的寺庙遗址中被大量的发现。韩国公州甲寺铁幢竿(第256号宝物),清州龙头寺铁幢(
  • 天主教斯普林菲尔德-开普吉拉多教区天主教斯普林菲尔德-开普吉拉多教区(拉丁语:Diocesis Campifontis-Capitis Girardeau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Springfield-Cape Girardeau)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
  • 莫列波纹摩尔纹,或称莫列波纹是一种在数码照相机或者扫描仪等设备上,感光元件出现的高频干扰的条纹,是一种会使图片出现彩色的高频率不规则的条纹。摩尔纹因为是不规则的,所以并没有明显
  • 说谎者的扑克牌说谎者的扑克牌是一个结合统计判断与虚张声势的酒吧游戏,它使用美钞上的八位流水号进行游戏。玩家只需要任意找出数张纸币。游戏的目标是猜出某个数字个数,并且不超过所有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