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迫害

✍ dations ◷ 2025-08-12 23:39:48 #朝鲜王朝政治事件,朝鲜王朝天主教,19世纪天主教,1860年代亚洲,1866年

丙寅迫害(朝鲜语:병인박해丙寅迫害  ?),又称丙寅教难,旧称丙寅邪狱(朝鲜语:병인사옥丙寅邪獄  ?),指朝鲜王朝1866年(干支纪年为丙寅年)2月开始的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发起的镇压天主教运动。为朝鲜历次“邪狱”(镇压天主教)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共12万人被捕,其中包括9名法国传教士在内8000多人被处死,该事件引发丙寅洋扰。

天主教在18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国,由上层向下层社会渗透,朝鲜以儒教立国,对天主教及西学思想视之为异端邪说,天主教的思想理念及其广泛传播给遵奉程朱理学的朝鲜统治者带来巨大威胁,他们一再宣布天主教为“邪教”,捕杀天主教徒,纯祖时1801年爆发辛酉邪狱,1831年,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宣布朝鲜教会脱离北京教区,成立朝鲜教区,1836年,法国传教士罗伯多禄(法语:Pierre Maubant)(Pierre Philibert Maubant)在朝鲜教徒接应下渡过鸭绿江潜入朝鲜,成为朝鲜第一名欧洲传教士(此前有两位华人传教士周文谟、刘方济),此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开始在朝鲜传教。宪宗时1839年再兴己亥邪狱。后又有丙午邪狱等。但天主教在朝鲜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到1864年信徒数量更达23000名。

高宗即位后,兴宣大院君主政。天主教徒介入朝鲜内部党争。高宗初年,沙俄屡次跨过边境要求通商,遭拒绝。朝鲜天主教徒试图联络英、法结盟,制约俄国。此举引起大院君不满,更成为政治斗争的借口,最终引发1866年丙寅邪狱,九名法国传教士及大量朝鲜天主教徒被杀害。此后,朝鲜的锁国政策更为鲜明,对待西方的态度也更趋于强硬,排外气氛达到顶峰。

当代韩国称为“丙寅迫害”,1966年丙寅迫害100周年以来在处决天主教徒的首尔切头山修建了多个纪念场馆和雕塑。1984年和1985年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先后参观切头山殉教圣地。

相关

  • 甲基黄嘌呤黄嘌呤(英语:xanthine)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器官及体液中的一种嘌呤碱,常用作温和的兴奋剂和支气管扩张剂,特别用于治疗哮喘症状。咖啡因、茶碱及可可碱(主要在巧克
  • 阿纳帕阿纳帕(俄语:Ана́па)是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的一个城市,是黑海沿岸的渡假胜地。2002年人口53,493人。阿纳帕交通设施有阿纳帕机场、火车站,一座小吨数轮船停靠之国际海
  • 罗素的茶壶对宗教的批评 · 自由思想反教权主义 · 反宗教虚构宗教罗素的茶壶(英语:Russell's teapot)或称天体茶壶(英语:Celestial Teapot)、宇宙中的茶壶(英语:Cosmic Teapot),是由哲学家伯特
  • 哲学博士哲学博士(拉丁语:Philosophiæ Doctor,英语:Doctor of Philosophy,简称:PhD或Ph.D,又译研究博士),在绝大多数国家是大学可以授予的最高学位,已完成博士阶段课程但尚未完成论文的博士生
  • 循环循环是计算机科学运算领域的用语,也是一种常见的控制流程。循环是一段在程序中只出现一次,但可能会连续运行多次的代码。循环中的代码会运行特定的次数,或者是运行到特定条件成
  • 织布机织布机,又称织机,为织造布料的机械。最初的织布机是有梭织布机,后发展出无梭织布机。木制织布机一种脚踏式织布机构造仿古织布机实作纺织
  • 驱魔驱魔是一种从被附身的人或地方中把寄居恶魔或其它邪恶灵体驱逐的行为。驱魔是一种属于古代的行为,现在依然是很多宗教信仰体系的一部分。执行驱魔的人称为驱魔人,在西方多数是
  • 盐湖城冬奥会第十九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IX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IX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2002年2月8日至24日在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举行。在本届冬季奥运会举
  • 芝罘湾芝.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
  • 法兰西的路易 (1661-1711)法兰西的路易(法语:Louis de France,1661年11月1日-1711年4月11日)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与西班牙的玛丽·特蕾莎的长子,路易十四的王位继承人。为了与他的儿子小路易区分,他被称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