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迫害

✍ dations ◷ 2025-09-06 19:29:06 #朝鲜王朝政治事件,朝鲜王朝天主教,19世纪天主教,1860年代亚洲,1866年

丙寅迫害(朝鲜语:병인박해丙寅迫害  ?),又称丙寅教难,旧称丙寅邪狱(朝鲜语:병인사옥丙寅邪獄  ?),指朝鲜王朝1866年(干支纪年为丙寅年)2月开始的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发起的镇压天主教运动。为朝鲜历次“邪狱”(镇压天主教)中规模最大、持续最久、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共12万人被捕,其中包括9名法国传教士在内8000多人被处死,该事件引发丙寅洋扰。

天主教在18世纪后期传入朝鲜国,由上层向下层社会渗透,朝鲜以儒教立国,对天主教及西学思想视之为异端邪说,天主教的思想理念及其广泛传播给遵奉程朱理学的朝鲜统治者带来巨大威胁,他们一再宣布天主教为“邪教”,捕杀天主教徒,纯祖时1801年爆发辛酉邪狱,1831年,教皇格列高利十六世宣布朝鲜教会脱离北京教区,成立朝鲜教区,1836年,法国传教士罗伯多禄(法语:Pierre Maubant)(Pierre Philibert Maubant)在朝鲜教徒接应下渡过鸭绿江潜入朝鲜,成为朝鲜第一名欧洲传教士(此前有两位华人传教士周文谟、刘方济),此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开始在朝鲜传教。宪宗时1839年再兴己亥邪狱。后又有丙午邪狱等。但天主教在朝鲜势力反而越来越大。到1864年信徒数量更达23000名。

高宗即位后,兴宣大院君主政。天主教徒介入朝鲜内部党争。高宗初年,沙俄屡次跨过边境要求通商,遭拒绝。朝鲜天主教徒试图联络英、法结盟,制约俄国。此举引起大院君不满,更成为政治斗争的借口,最终引发1866年丙寅邪狱,九名法国传教士及大量朝鲜天主教徒被杀害。此后,朝鲜的锁国政策更为鲜明,对待西方的态度也更趋于强硬,排外气氛达到顶峰。

当代韩国称为“丙寅迫害”,1966年丙寅迫害100周年以来在处决天主教徒的首尔切头山修建了多个纪念场馆和雕塑。1984年和1985年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曾先后参观切头山殉教圣地。

相关

  • 民视民间全民电视公司(英语译名:Formosa TV),简称民视(FTV),是台湾的无线电视台,也是台湾第四家开播的无线电视台,为台湾第一家纯民间资本的无线电视台。1993年8月6日,蔡同荣、李镇源、李
  • 自刎自刎,或称自刭、伏剑,是一种自杀的方法,指自杀者用利器割颈部,切断颈大动脉或咽喉(或两者同时)以致大量失血或因血液阻塞气管及肺部导致窒息而死亡。
  • 奈夫顿奈夫顿(Nefertem)是埃及神话的神祇,象征香味和美丽,形象是头顶着睡莲的男人,据说父亲是普塔,母亲是赛克迈特或芭丝特。其名字的意思是“睡莲”。
  • 克劳德·德彪西阿希尔-克洛德·德彪西(法语:Achille-Claude Debussy,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
  • 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又称美拉德反应、梅拉德反应、梅纳反应、羰胺反应,是广泛分布于食品工业的非酶褐变反应,指的是食物中的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与氨基酸/蛋白质在常温或
  • 出世拒绝社交,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排挤,是指故意将个体拒于社交关系和社会互动之外的行为。社交拒绝涵盖人际关系上的拒绝、同侪拒绝、排挤、告白被拒绝、家庭隔阂(英语:familial estra
  • 19681968年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 Song Contest 1968)为欧洲歌唱大赛之第13届比赛,于1968年5月6日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行,由西班牙代表玛希欧(Massiel)以歌曲《啦,啦,啦》
  • 江南东道江南东道,唐代地方监察机构,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以江南道分置,其地辖为今江苏省苏南、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及安徽省徽州。治所在苏州(今江苏省苏州市),领原江南道润、常、苏、湖
  • K介子原子K介子原子是一种由K介子和质子构成的奇异原子,是在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中的 X-射线光谱发现他。K介子原子的半衰期有 1.18 ×10-18秒。
  • 阴茎增长术阴茎增长术能使阴茎更粗更长的技术。通过在适当位置切断阴茎上的浅悬韧带和深悬韧带,分离出埋藏于在会阴内的的一段阴茎海绵体延伸到体外而使阴茎的可视长度增加,但实际上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