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带

✍ dations ◷ 2025-10-22 04:11:22 #披带

披带(pallium或pall)是在罗马天主教教会法衣的一条环形白羊毛带,上有6个十字图案,用来代表总主教在其所辖教省内的权威。教宗以及总主教方有资格佩戴。且每位天主教的总主教被任命后的三个月内,除了意外状况都会自行或派遣代理者自教宗手中领取羊毛披带,象征和圣座的团结一致。

羊毛披带的造型通常是一圈挂在双肩的羊毛织就的长型布条,且头尾两端垂挂在胸口与背后。使得由前后看过来会形成一个Y字型。在披带的环形处上会有四个以及在前后的短布条上有两个,总共六个的小十字架图案的刺绣。在早期披带是以一整条的形式佩挂时会交叉挂在左肩上使头尾两端在左肩的前后两面。后来延伸出用别针固定成环状且前后垂挂在胸前的形式,现在则是直接将披带作成环状,并在前后缝上两个短布条,原先的别针只剩装饰性质。搭于左肩版的披带偶尔也能在教宗的公开仪式服装上见到。

教宗本笃十六世曾经在公开仪式场合配挂一种只有五个十字架的披带,在背后两肩各一,以及胸口处的垂挂的部分上有两个。其中两肩以及胸口处的十字架饰以宝石别针。用来代表耶稣的五伤和十字架的三个钉子。

在现在只有教宗、教省总主教以及拉丁礼天主教耶路撒冷宗主教得以披挂披带。在《天主教法典》中规定教省总主教必须在接受任命后的三个月内亲自或派遣代理人自教宗手中接受披带。至于其他主教和没有管辖教省的总主教则只有在特许下才得以配挂。

相关

  • Brodmann分区布罗德曼分区(Brodmann area)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
  • 孔颖达孔颖达(574年-648年10月10日),字冲远(一作沖远、仲达、沖澹),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
  • 现国家森林完整列表美国境内共拥有154座国家森林,总面积188,336,179英亩(762,169.48平方千米)。这些国家森林均由美国农业部下属的美国国家森林局管控。1891年3月3日通过的《森林保护法》赋予了美
  • 论文产生器论文产生器(Paper generator),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能够在输入作者名或是少许的关键字的情况下,产生一篇符合学术出版标准的造假论文。通常,产生器使用的技术术语撰写出符合语法正确
  • 庆蕃庆蕃(?-?)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官员。庆蕃出身荫生。曾任福建兴泉永道。宣统年间,任陆军部左参议,资政院议员。1921年,北京政府任命其担任正白旗满洲副都统。
  • 比尔·爱德华兹威廉·艾伦·爱德华兹(英语:William Allen Edwards,1971年8月28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
  • 786年
  • 告地书告地书,又名告地策,是西汉初年使用得比较普遍的随葬文书,现在一般属于考古学的范畴。它模仿当时所通用的通关文书“传”与“过所”等的文本形式,借鉴政府公文的文体形式具有的权威,用于向地下冥府告知死者的户籍财产等信息,由此希望死者借此在阳间(人间)与阴间(冥府)之间顺利合法地通行,最后顺利登记冥府户籍,以在冥府安居。告地书主要出现在户籍制度较为严格的西汉初期,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需求。目前已出土的告地书主要集中于原楚国地区,包括湖北(凤凰山10号墓、凤凰山168号墓、孔家坡8号墓、高台18号墓、谢家桥1号墓
  • 郑士超郑士超(1755年-1808年),字卓仁,别字贯亭,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原居台湾,后随祖父迁居广东阳山县新圩乡杨梅坑。而虽然他已迁居广东,但《淡水厅志》却仍将在收录在进士列表,不过只有列出名字。林文龙〈“竹堑七子”成员新证──兼谈谜样的进士郑士超〉认为可能是郑士超中进士的消息传回台湾淡水厅,但日后修志时撰稿者无法取得具体资料,又不愿割舍,结果只以笼统列名的方式处理。郑士超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出生于台湾,后来在乾隆卅四年(1769年)左右,即十五岁时随祖父离开台湾,定居在广东省阳山县新圩乡杨梅坑。
  • 佳里第十七角中兴宫 第十七角中兴宫,简称佳里中兴宫,位于台湾台南市佳里区,主祀:中坛元帅(甘罗太子),受策封为统兵大元帅。地属佳里玉敕皇敕金唐殿境内第十七角,为玉敕皇敕金唐殿萧垅香科先锋阵之一。萧垅香玉敕代天巡狩敕令中兴宫中坛元帅,为「副线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