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轮驱动

✍ dations ◷ 2025-11-20 03:05:50 #汽车工程技术

后轮驱动是指汽车设计中,发动机的动力只驱动后轮的动力分配方式。后轮驱动车的前轮在行驶时不产生动力,只起到承重和转向的作用。后轮驱动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一般采用纵向安置,即发动机的气缸排列方向与行车方向平行。发动机多数安装在汽车前部,通过传动轴驱动安装在两个后轮之间的差动器以分配动力到后轮。但是也有发动机中置和发动机后置的设计,多见于跑车。

后轮驱动的布局从汽车发明起就出现了。1950年代以前的汽车绝大部分都采用后轮驱动方式(例如著名的T型车和A型车)。此后随着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车的普及,后轮驱动车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目前,大部分的卡车、巴士,注重加速性的轿车或跑车仍都采用后轮驱动方式,而大部分的中低档轿车都采用前轮驱动方式。越野车和强调越野性能的皮卡则多采用四轮驱动方式。

相关

  • 遗体尸体,是相对于生物的概念,指生物体死亡后遗留的尚未完全腐烂的躯体。至于完全腐坏、仅残余骨骼组织的动物尸体则称为骸骨,亦称白骨、骷髅、遗骨等,其中“骷髅”一词可能带有恐惧
  • 石松目石松目(学名:Lycopodiales)是石松植物门的一目,为草本植物,茎二叉分歧,叶极小,具单脉螺旋状排列。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其历史可追溯到古生代。本目现存有石松属。石松属为世界性属
  • 杆菌状核糖核酸病毒科杆菌状核糖核酸病毒科: Barnaviridae名称来源: Barna:杆菌状类型(bacilliform)-核糖核酸(RNA)的缩并字。
  • 好兵帅克《好兵帅克》(捷克语:Osudy dobrého vojáka Švejka za světové války),又译《好兵帅克历险记》,是捷克作家雅洛斯拉夫·哈谢克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他计划要完成六部,在生命
  • 寻根文学寻根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流派,1980年代兴起。倡导者是韩少功、阿城、郑义等青年作家。开端是韩少功在1985年第四期《长春》上短文《文学的“根”》的发表,但“寻根”作品至少可以
  • 瘢痕疤痕是皮肤损伤后取代正常皮肤的纤维组织(纤维化),它是生物身体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创面修复过程中的结果。因此,疤痕是自然愈合过程的一部分。除了非常轻微的病变,每一个伤口(如意外
  • Giemsa染色吉姆萨染液(英语:Giemsa stain)是一种用于染色体的染色方法。它是罗曼诺夫斯基染色法的改进版本。以它的发明者,德国汉堡科学家古斯塔夫·吉姆沙命名。染色物质Giemsa与DNA上的
  • 鼻化元音鼻化元音(nasal vowel、半鼻音、鼻腔元音)是发音时气息从口腔和鼻腔同时流出的元音。国际音标及葡萄牙语都采用“~”标示鼻化。
  • 228国道228国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中的一条国道,起点为辽宁丹东,终点为广西东兴,途经丹东、大连、营口、天津滨海新区、黄骅、东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南通、上海、
  • 埃弗里特 (马萨诸塞州)坐标:42°24′30″N 72°03′15″W / 42.40833°N 72.05417°W / 42.40833; -72.05417埃弗里特(英语:Everett),绰号荣耀、进步与可能之城(City of Pride, Progress and Possibi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