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尔逊·T·詹森

✍ dations ◷ 2025-05-19 15:07:57 #1887年出生,1954年逝世,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美国外交官,乔治·华盛顿大学校友,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人

纳尔逊·特鲁斯勒·詹森(Nelson Trusler Johnson,1887年4月3日-1954年12月3日),美国外交家,于1929年至1941年任美国驻华大使,任期长达十二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亦曾任美国驻澳大利亚大使。

詹森出生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年幼时曾在俄克拉荷马州生活。之后返回华盛顿读书,进入乔治华盛顿大学就读。于大学一年级时决意加入外交机构,以俄克拉荷马州居民身份考试获得取录,正式进入外交生涯。詹森一生于政府内服务,是外交部内的远东事务及中国专家。他加入外交部最先作为传译员,后晋升成为领事官员,远东事务处长,助理国务卿。1929年起任驻中国全权公使、全权大使。美国向日本宣战后改任驻澳大利亚全权大使。

詹森于1925年成为美国国务院远东事务处长,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1928年起被任为驻华特派全权公使,1935年改为特派全权大使,至1941年5月美国参战前夕为止。詹森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跨越三名总统,包括柯立芝、胡佛及罗斯福。詹森主张在不影响美国的利益下,尽量协助中国恢复主权。他向国务卿凯洛格及史汀生建议实行中间路线。

在史汀生任期内,詹森反对美国干预中国内战。在五卅运动中,他反对美国加入英国的行动对付广州及汉口的罢工工人。1927年北伐时发生外国人被杀的南京事件,詹森反对向中国采取严厉报复。对于国民政府在1925年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他主张与中国谈判及让步,主张重新订立关税定,并逐渐放弃治外法权。在一二八事变中,他建议美国发表声明要求各国遵守九国公约。

1930年代中起,詹森对日本的侵略野心越感不安,而此时美国政府内高层的东亚政策向日本倾斜;詹森提出美国重新考虑对日政策。他并不认为美国应该为中国安全提出保证,但提倡美国重新武备,及重新考虑让菲律宾独立的目的。到了1930年代末,他公开提出美国以军事装备援助中国,并指出中国已开始出现有秩序的政府,同时表现出对日本抵抗的决心。他撰写报告中对战事的描述;及对中国英勇抗敌描写是令美国愿意向中国提出军援的原因之一。

詹森曾为1939年十二月《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詹森于1931年在北京结婚;其妻在1991年才在华盛顿逝世。

詹森1954年逝世后葬于华盛顿。


顾盛(1843-1844) → 义华业(英语:Alexander Hill Everett)(1845-1847) → 德威士(英语:John Wesley Davis)(1848-1850) → 马沙利(1852-1854) → 麦莲(1853-1854) → 伯驾(1855-1857)

列卫廉(英语:William Bradford Reed)(1857-1858) → 华若翰(1858-1860) → 蒲安臣(1861-1867) → 劳文罗斯(1868-1869) → 镂斐迪(1869-1873) → 艾忭敏(1874-1875) → 熙华德(1876-1880) → 安吉利(英语:James Burrill Angell)(1880-1881) → 杨约翰(1882-1885) → 田贝(1885-1898) → 康格(英语:Edwin H. Conger)(1898-1905) → 柔克义(1905-1909) → 嘉乐恒(英语:William J. Calhoun)(1909-1913)

芮恩施(1913-1919) → 克莱恩(英语:Charles Richard Crane)(1920-1921) → 舒尔曼(1921-1925) → 马慕瑞(1925-1929) → 詹森(1929-1934)

詹森(1935-1941) → 高思(1941-1944) → 赫尔利(1944-1945) → 司徒雷登(1946-1949)

蓝钦(1953-1957) → 庄莱德(1958-1962) → 柯尔克(1962-1963) → 赖特(英语:Jerauld Wright)(1963-1965) → 马康卫(1966-1974) → 安克志(1974-1979)

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

伍德科克(1979-1981) → 恒安石(1981-1985) → 洛德(1985-1989) → 李洁明(1989-1991) → 芮效俭(1991-1995) → 尚慕杰(1995-1999) → 普理赫(1999-2001) → 雷德(2001-2009) → 洪博培(2009-2011) → 骆家辉(2011-2014) → 博卡斯(2014-2017) → 布兰斯塔德(2017- )

相关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标致雪铁龙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法文:PSA Peugeot Citroën)是法国私营汽车制造公司,由标致汽车拥有,目前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DS Automobiles和欧宝四大汽车品牌。在欧洲,标致雪铁龙集团是仅次
  • 约翰·恩德斯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英语: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9月8日),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恩德斯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曾就读于诺亚·韦伯斯特学校与
  • 今日中国《今日中国》(China Today),原名《中国建设》(China Reconstructs),是宋庆龄和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创办于1952年的月刊。《今日中国》以中文、英文、西班牙文、法文、阿拉伯文、德
  • 第一次王子之乱第一次王子之乱,是朝鲜王朝太祖八年(明太祖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发生的政变,又称戊寅靖社。朝鲜王朝开国君主李成桂有两个王妃。元配是承仁顺圣神懿王后安边韩氏,于恭让王二年
  • Ju 52运输机Ju 52运输机(Junkers Ju 52),为德国容克斯公司在1932年至1945年间生产的一款运输机。由于它的外壳十分坚硬,因此它亦有“容克老姑妈”(德语:Tante Ju;或称容克大婶、容克大妈)、“钢
  • 三世间三世间再与“百界千如”配合即构成“三千世间”,这也是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思想基础,《摩诃止观》:“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
  • 唐纳德·雪利唐纳德·沃尔布里奇·“唐”·雪利(英语:Donald Walbridge "Don" Shirley,1927年1月29日-2013年4月6日)是一名美国古典、爵士乐钢琴家和创作家。19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兴起时,谢尔
  • 内卡-奥登瓦尔德县内卡-奥登瓦尔德县(Neckar-Odenwald-Kreis)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县,隶属于卡尔斯鲁厄行政区,首府莫斯巴赫。内卡-奥登瓦尔德县位于巴登北部,北面与黑森州的奥登瓦尔德县和巴
  • 卡勒姆·奥多达卡勒姆·奥多达(Callum Joshua Ryan O'Dowda,1995年4月23日-),是一名爱尔兰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前锋,现效力英格兰足球冠军联赛球会布里斯托城。最后更新:2016年1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