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乳运动

✍ dations ◷ 2025-04-26 12:14:43 #天乳运动
天乳运动,是一场发起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前后、以解放女性身体为号召的社会运动。大众传媒、知识分子率先发起了该运动,从束胸中释放天然乳房;后来,许多妇女挺身而出,地方及中央政府也纷纷响应立法。1915年,《妇女杂志》创刊号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写道:“旧弊(缠足)仅伤人之足,今弊更伤人之胸及肺。伤足为人身之害犹小,伤胸及肺为人身之害更大而深也。”1920年代,学者开始倡议解放妇女胸部;胡适曾在演讲中提到:“因为美观起见,并不问卫生与否……假使个个女子都束胸,以后都不可以做人的母亲了。”1925年,北京大学哲学教授张竞生出版《美的人生观》,其中写道:“我在此应当提出一个极紧要事即是“束奶帕”及为此目的的各种束缚物,都是应该废除……女子有大奶部,原本自然,何必害羞。况且奶头耸于胸前,确是女子一种美象的表征。”1926年,《北洋画报》一篇报导写道:“今年上流妇女之内衣,均用西式而略事变通,即上方前后均袒露是也。今夏妇人胸部已略加放松,不若前此之紧缚,但胆小守旧之流,仍未敢显然解放耳。吾知北京有某夫人,实为主张解放最力者。夫人不论冬夏,家居与外出,玉峰常高耸,颇有西妇之风,堪称真美。”同年5月,湖北省展开大规模剪辫运动,并成立“天足会”号召妇女解放缠足。1927年的三八妇女节,武汉市街出现一群裸体女子,她们高声呼喊“坚决反对束胸,束胸是最不人道主义的!束胸是一条毒蛇!它缠着我们妇女的肉体与灵魂!妇女同胞们,你们解了束胸没有?解了吧,男人没有束胸,我们为什么要束胸?”同年3月,“剪发潮”开始流行于上海女性之中,当地社会开始以短发为美。1930 年时任风俗改革委员会委员刘禹轮在广州出版之《风俗改革丛刊》发表了“为提倡‘天乳运动’告革命妇女”一文,文中提到中国女子以乳头高耸为丑,以乳峰狭小为美,不顾健康,硬把狭窄而细小的背心在胸部紧迫地套起来;西洋妇女喜欢乳头高耸,有时因乳头不适合“高耸美”,便矫伪造作地扮高起来。这两种拙笨的举动都是可笑的,所以,“今后妇女解放运动,须先从本身乳头解放起”,先由己及人,使全国的妇女都能够恢复她的天乳的自然美,这是一件救己救人种族必要的工作。1927年7月初,广东省政府代理民政厅厅长朱家骅向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委员会第33次会议提交《禁止妇女束胸的提案》,其中写道:“查吾国妇女界其摧残身体之陋习有二,一曰缠足,二曰束胸…… 缠足痛苦只及于足部,若束胸则于心肺之舒展,胃部之消化,均有妨害……且乳房既被压迫,及为母时乳汁缺乏,又不足以供哺育,母体愈赢,遗种愈弱,实由束胸陋习,有以致之。” 在广东省议会快速通过该法案之后,广东省政府下令全省女子三个月内禁止束胸,否则处以五十元以上罚金,且十二岁以下之女性之父母亦负有责任。该法案之实施场所以其辖境内女校为首,并另成立“天乳运动执行委员会” 及颁布《天乳运动执行委员会六言昭示》:“妇女胸部解放,本奉命令始然。”《广州民国日报》在1927年8月12日写道:“人体真美,以曲线丰隆,色泽光润,体态苗条,才算的是真美”,也在1928年1月17日写道:“乳部所以要充分发育者,因为两乳能充分发育,胸部才丰隆可爱”。1928年,中华民国内政部发布公函表示:“妇女束胸实属一种恶习,不但有害个人卫生,且与种族优胜有损。亟应查禁,以重卫生。”

相关

  •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能受体(英语:Adrenergic receptors,或称为肾上腺素受体)是一类接受儿茶酚胺类物质刺激的代谢型G蛋白偶联受体,所接受的儿茶酚胺类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以及肾上腺素。尽管
  • 黏菌黏菌,或作黏液霉菌(Slime mold),是一种原生生物,分类学上的名称为“Myxomycota”的次门级分类单元,意思是“真菌动物”,这样的名称表现了其外观与生活型态。它们保有变形虫的身体构
  • 骨桥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结构 / ECOD骨桥蛋白(英语:Osteopontin,缩写OPN)也被称为骨涎蛋白I(BSP-1或BNSP),早期T淋巴细胞激活因子(ETA-1),分泌磷蛋白1(SPP1)和抗立克次体(Ric),是
  • 仙兽属玲珑仙兽 X. linglong Wang et al. 2014 宋氏仙兽 X. songae Meng, et al. 2014仙兽是侏罗纪时期异兽亚纲哺乳动物的一属。该属下目前发现了两个物种:玲珑仙兽和宋氏仙兽,均发
  • 古菌域古菌(拉丁语:Archaea,来自古希腊语:ἀρχαῖα,意为“古代的东西”)又称古细菌、古生菌或太古生物、古核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构成生物分类的一个域,或一个界。这些微生物1970年前
  • 水经注《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共四十卷。作者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
  • 醛糖还原酶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ldehyde reductase,AR,EC1.1.1.21)存在于人体神经、红细胞、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器官中,在多元醇通路中催化血液中的葡萄糖生成山梨醇。醛糖还原酶
  • GlottologGlottolog是纪录世界上鲜有人知的语言的一个目录学数据库,起初由位于德国莱比锡的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创建,2015年起改由位于耶拿的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
  • 脱氨化脱氨作用(英语:deamination,亦可称为脱氨基)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人类的肝脏经由脱氨作用将氨基酸分解,当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之后,会转变成氨。由碳及氢所组成的残余部分,则
  • 东引海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解放军方面记录:参战2艘,碰撞受损;零伤亡 国军方面记录:国军方面记录:东江号受损;7人阵亡、43人轻重伤 解放军方面记录:东引海战发生在1965年5月1日,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