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肉齿类
✍ dations ◷ 2025-08-09 19:37:15 #肉齿类
肉齿目(学名:Creodonta),又名古食肉目,是一目已灭绝的哺乳动物,生存于古新世至中新世。它们与食肉目有一个共同祖先,而且一样拥有裂肉齿。肉齿目是5500-3500万年前非洲、欧亚大陆及北美洲生态中重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在渐新世的非洲,它们是主要的掠食者。在渐新世初及中新世中期,它们分别与中兽目及巨猪科竞争并胜出,但最终败给了食肉目。最后的一属肉齿目于800万年前灭绝,由食肉目取代其生态位。肉齿目曾被认为是食肉目的祖先,但现时却认为它们有共同祖先。它们与食肉目一样有食肉齿,可以切开肉类。一些学者指肉齿目代表了一类有不同祖先但趋同演化而来的哺乳动物,而非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虽然它们要直至新生代才发生适应辐射,其起源最少可以追溯至上白垩纪。肉齿目于5500-3500万年前是主要的肉食性哺乳动物,始新世是其多样化及优越性的高峰。直至渐新世中期,肉齿目在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取代了中兽目及大型的掠食鸟类,及后与自己的近亲食肉目竞争。最后的新鬣兽于约800万年前灭绝。肉齿目分布于北美洲、欧亚大陆及非洲,外观像现今的食肉目。其下的伟鬣兽被指是陆地上最大的掠食性哺乳动物,体型像美洲野牛属,而头颅骨是虎的两倍。伟鬣兽的体型可以比美蒙古安氏中兽。2019 年发现的巨狮鬣兽体型可能更胜伟鬣兽,体重可达 1,500千克(3,300磅),超过现存的北极熊。肉齿目优越于其他的早期食肉目,如细齿兽类。它们生存至800万年前,最后的新鬣兽于巴基斯坦消失。熊、猫、鼬科、鬣狗、犬科(如狼)及其他的食肉目取代了肉齿目的生态位。肉齿目被食肉目取代的成因并不清楚。有可能是因它们较细小的脑部、并不怎么有效能及跖行的运动方式。这些深层的缺点可能在经历数百万年后变得甚为重要。肉齿目的腰荐椎并不像食肉目般适合奔跑。肉齿目的牙齿的排列亦和食肉目或其共同祖先有一些分别。在肉齿目和大部分食肉目的最后共同祖先细齿兽类中,最后的上前臼齿及第一圆下臼齿都是食肉齿,可以帮助在后面的牙齿磨碎非肉类食物。但在肉齿目中,它们的食肉齿在更后的位置:在第一上臼齿及第二下臼齿,或是第二上臼齿及第三下臼齿。这使得它们差不多只可以吃肉。对于现今绝对肉食性的猫科,第二及第三臼齿完全消失了,而食肉齿后的第一上臼齿亦退化了。故此现今的猫科只是偶尔会吃植物。
相关
- 泽西泽西(Jersey),英国王冠属地,位于诺曼地半岛外海20公里处的海面上,是英吉利海峡靠近法国海岸线的海峡群岛里,面积与人口数都最大的一座。泽西岛与周边两座无人岛群——曼逵尔(Minqui
- 升部在西文字体排印学中,升部(英语:Ascender)是指一个字体的字母中向上超过主线笔画的部分,也就是比x字高还要高的部分,是字体设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升部,和降部笔画可以增强单词
- H02ATC代码H(激素制剂,不包括性激素及胰岛素)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 白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组织(英语:White adipose tissue,缩写为WAT),或称称黄色脂肪组织、白色脂肪等,乃我们常指之脂肪组织,在部分哺乳类动物中呈白色,主要位于皮下、网膜、系膜等部位。该组织为
- 上直肌上直肌(Superior rectus muscle)是眼窝里的肌肉,为眼外肌(英语:Extraocular muscles)的其中一块,受动眼神经(第三对脑神经)的上分支所支配。虽然上直肌有助于眼睛内旋与内收,不过当
- 族群械斗台湾分类械斗,台语称为拼(piàⁿ),是主要发生在18世纪中到19世纪末的台湾清治时期,自我认知不同族群间的武装冲突。“分类”的意思除了意指这种以武力为主的冲突有着自我与敌人“
- 天启天启(公元1621年 - 1627年)为中国明朝第十五个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天启七年八月明思宗即位沿用。多彩瓷、青花瓷为此时期的风格,为迎合日本喜好,添加了日式图案设计。洪武
- 乌拉喜崇阿乌拉喜崇阿(1829年-1894年),字月溪,号达峯,满洲镶黄旗人,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己酉科举人,咸丰丙辰科进士。由刑部主事迁右庶子,官至兵部尚书。女一,嫁奉恩镇国公载信为嫡妻;女二,嫁文华
- 黑塞哥维那黑塞哥维那(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Hercegovina;塞尔维亚语:Херцеговина)是现在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南部的名称,中心的都市是莫斯塔尔。面积约 11,419 平方公
- 艾怡良艾怡良(Eve Ai,1987年3月24日-),知名华语流行音乐创作歌手,毕业于师大附中,国立台湾艺术大学视觉传达设计学系学士。出生于台北市万华区。艾怡良为华语乐坛灵魂乐唱腔的代表。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