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鸟击
✍ dations ◷ 2025-05-16 01:39:53 #鸟击
鸟击,或称鸟撞、撞鸟,航空界俗称吸鸟。此指鸟类与飞行中的飞机、高速运行的火车、汽车等发生碰撞,造成意外的事件。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是最容易发生鸟击的阶段,超过90%的鸟击发生在机场和机场附近空域,50%发生在低于30米的空域发生,仅有1%发生在超过760米的高空。在飞机出现以前,没有高速人造飞行器,鸟类在空中的飞行与人类的活动互相没有重叠,不会造成危害,飞机的出现使得情况发生变化。由于飞机飞行速度快,与飞鸟发生碰撞后常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会造成飞机的坠毁,目前鸟击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中国由于鸟击原因造成的事故征候也已占事故征候总数的1/3,在美国由于鸟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每年6亿美元;自1988年以来,由于鸟击引起的坠机事故已经造成超过190人死亡。除了飞机以外,火箭、航天飞机等人造飞行器也有可能与飞鸟发生碰撞而引发事故。另外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鸟与火车的碰撞也被列为需要防范的事故之。除了交通工具外,另有高速运行过山车上的乘客撞到雀鸟受伤的记录。发生鸟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机场的选址一般都是远离城市中心的城郊,周围人类建设和活动较少,常常存在鸟类栖息繁殖的场所;其次机场内建筑多开阔平坦,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地温较高,许多机场还建有草坪,造成机场区域内昆虫、鼠类、野兔、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较高,为不同生态位的鸟类提供充足的食物;第三,随着机场的建设和运营,临近机场的区域常常形成新的社区,人类活动增加,将这一区域的鸟类驱赶到相对平静的机场区域;最后空旷开阔的机场常常成为一些候鸟迁徙之前的聚集地或者迁徙途中的落脚点。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造成在机场附近的近地空域,鸟类的活动与飞机的起降形成交叉,从而导致鸟击事件的发生。在飞行器方面,高速度是导致鸟击的重要原因,高速度使得绝大多数鸟类无法躲避飞行中的飞机;另外喷气式飞机进气口强大的气流常会将飞过的鸟类吸入发动机,造成鸟击事件。大部分鸟类的特征都是体形小、重量轻,因此鸟击所造成的破坏主要来自飞机的速度而非鸟类本身的重量。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的速度不断提高,一些战斗机的速度可以达到数倍音速。根据动量定理,一只0.45公斤的鸟与时速8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1500牛顿的力,与时速960公里的飞机相撞,会产生21.6万牛顿的力,飞机的高速使鸟击的破坏力达到惊人的程度。鸟击对飞机的破坏与撞击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导致严重破坏的撞击主要集中在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飞机的导航系统大多位于前部,包括雷达、电子导航设备、通讯设备等,此外飞机师面前的挡风玻璃对于引导飞机的起降也攸关重要。由于导航的需要,这些仪器的防护罩包括挡风玻璃机械强度大多较飞机其他部位弱,更容易在受到鸟击后损坏,导致飞机失去导航系统的指引,在起降过程中发生意外。鸟击对飞机动力系统造成的破坏更为直接。对于螺旋桨飞机,鸟击会导致桨叶变形乃至折断,使得飞机动力下降;对于喷气式飞机,飞鸟常常会被吸入引擎,将涡轮引擎的扇叶变形,或者卡住引擎,使引擎停机甚至起火。鸟击对飞机动力系统的破坏或会直接导致飞机失去动力坠毁。除了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鸟击还会对飞机的其他部分造成破坏,如机翼、尾舵、表面喷漆等,有报道认为,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发射时受到鸟击是造成其表面隔热材料脱落的主要原因。预防鸟击是希望减少鸟类活动与飞机起降时重叠,系对航空安全非常重要。被动的鸟击预防主要是观察机场周围的雀鸟。在机场建设之初就需要评估该地的生态环境,尽量避免在雀鸟栖息地和迁徙补给地附近兴建机场。控制塔和空中交通管制部门须时刻监察机场地面和上空的鸟类活动情况,遇到大量鸟类聚集和活动时,需关闭跑道、停止飞机升降、要求飞机起飞时提升高度,从而减少发生鸟击的机会。现在监察鸟类主要依靠目视和雷达,一些机场在自动终端情报服务中加有鸟类通报,以指导机师避开鸟类活动范围。机师在起降过程中也须注意观察,避免起飞或降落时于雀鸟发生撞击。主动的鸟击防治主要是驱赶鸟类离开机场空域,驱赶的方式主要是恐吓、破坏栖息环境和迁移栖息地。恐吓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驱赶雀鸟方式。比较流行的有煤气炮、恐怖眼、录音驱鸟、猎杀、豢养猛禽和驱鸟弹等方法。煤气炮在许多机场都有配备,是一种以煤气为燃料的爆炸装置,机场地面工作人员定时燃放煤气炮,发出巨大声响,以驱走鸟类,但是长期使鸟类会对其声响逐渐适应,影响驱赶效果。恐怖眼是绘制有巨大眼睛图案的气球,由于鸟类对眼睛图案比较敏感,随风飘舞的恐怖眼会有良好的驱赶效果,但是长期使用恐怖眼同样面对雀鸟适应的问题。录音驱鸟使用配有高音喇叭的汽车播放猛禽的鸣叫或鸟类受到虐待时凄厉叫声的录音,雀鸟受到录音的刺激会很快逃离,这种驱鸟方式受到地域的限制,必须使用本地鸟类的录音才会有较好的驱赶效果。猎杀是最原始的驱鸟方式,非常有效,长期的猎杀会有效控制鸟类数量,但基于于伦理和生态保护的原因猎杀遭到较多人的反对。豢养猛禽是一种以鸟治鸟的方式,在机场人工驯化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猛禽,定时放飞令野生鸟类感受到威胁,从而离开机场,豢养较大形的猛禽不仅可以驱赶鸟类,还能够捕杀生活在机场的哺乳动物,减少食物的供应同样能够驱使鸟类离开机场,在欧洲、北美、俄罗斯的一些机场,豢养猛禽驱赶鸟类都有明显成效。驱鸟弹是目前最常见的属于火光形式,也有伴随哨音或是爆音的做法,通常是以手枪型的发射器做近距离(30-50米)的射击,现阶段也有使用霰弹枪作为发射器的驱鸟弹,其射程则可以达到100-150米,属于中距离的弹药;另有一型CAPA弹药,也是由手枪型式的发射器来射击,但因为这型弹药具有推进药剂,使得全弹飞行距离可以高达300米以上,为长距离的驱鸟弹药。近年来有些研究将驱鸟弹药结合遥控的方式,形成一种区域性的远距离驱鸟装备,将有助于机场区域的鸟击防治。破坏栖息环境是另一种方法,妥善处理机场及附近社区产生的生活垃圾,投放鼠药和捕鼠器,选择本地鸟类不喜欢的草种树种进行机场的绿化,及时处理机场草坪令雀鸟无法藏身,清理机场附近的湿地、树林等适宜鸟类栖息的环境,以及使用雀鸟厌恶但对环境没有影响的化学制剂,都会令鸟类放弃机场及附近地区作为栖息地,从而减少在机场附近的活动,减低发生鸟击的机会。迁移栖息地是比较困难的方式,在远离机场的区域,针对造成机场鸟击事故的主要鸟种,建立保护区和栖息地,吸引机场附近的鸟类。在上海,九段沙湿地保护区就成功吸引了原本在浦东国际机场附近栖息的鸟类,减少了该机场的鸟击事故发生率。部分的民航机场,如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台湾桃园国际机场、高雄小港国际机场等地,由于附近居民盛行兴建鸽舍以当作赛鸽的据点,大队鸽群飞行会严重影响民航机飞安,故机场管理单位会划定禁止兴建开放式鸽舍的范围,并会对违规者处以高额罚金,甚至强制拆迁鸽舍。除了民航机场外,部分的军用机场也禁止民众在机场周边饲养赛鸽以免对军机起降造成干扰。
相关
- 神经内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神经内科(neurolog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专
- 疟疾疟疾(拉丁语:Malaria,中文俗称打摆子、冷热病、发疟子)是一种会感染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其病原疟原虫借由蚊子散播,隶属囊泡藻界(统称原生生物的生物类群之一),皆
- 甲沟炎甲沟炎(英语:Paronychia),俗称“冻甲”、“指沟炎”,为甲床炎(Onychia)的一种。意指指甲周围组织,包括两侧的旁甲沟和底部近侧甲沟的发炎,一般症状为红、肿、痛,严重时会有化脓现象。
- 直泳动物门直泳动物门(学名:Orthonectida)是由所知甚少的海底无脊椎动物寄生虫所组成的一个小门,是最简单的多细胞生物之一。寄生的生物有扁形动物、多毛纲的虫、双壳纲的软体动物和棘皮动
- 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是指起始于2013年10月20日,也就是哈尔滨市的年度冬季燃煤取暖系统开启的第二天,以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为中心,和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在内的地区发生
- 广州管圆线虫广东住血线虫(学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是住血线虫属的一种寄生虫,因为生活周期中会寄生在老鼠肺部,所以又叫鼠肺虫(英语:Rat lungworm),可引起的病名称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病
- 艾伦·桑德奇艾伦·桑德奇(英语:Allan Sandage,1926年6月18日-2010年11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桑德奇主要致力于对造父变星的精确观测,用来确定哈勃常数。1926年6月18日桑德奇出生在爱荷华州爱
- 比布县比伯县(Bibb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69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3,887人。县治梅肯 (Macon)。成立于1822年12月9日。县名纪念
- 水能水力发电(英文:Hydropower)是运用水的势能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方式,其原理是利用水位的落差(势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动(动能),例如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引水流至较低位处,流的水流推动轮机
- 纽约书评(2011)《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缩写为NYRB)是一本在美国纽约市发行的半月刊(确切地说是每年二十期,学期段每月两期,寒暑假每月一期,显然是为了配合高校师生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