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肇祖原皇帝
✍ dations ◷ 2025-09-18 12:52:26 #肇祖原皇帝
猛哥帖木儿,又名猛哥帖木耳、猛加帖木儿、都督孟特穆(满语:ᡩᡠᡩᡠ ᠮᡝᡢᡨᡝ᠋ᠮᡠ,转写:dudu mengtemu,1370年-1433年),爱新觉罗氏,明朝建州女真人,元代斡朵里部首领。1388年,明太祖与原元代辽阳行省五个女真万户府中的三部(胡里改部、托温部、斡朵里部)取得联系,建立对付蒙古(北元)的同盟。三部女真从今黑龙江依兰县沿松花江和牡丹江迁居到图们江流域。这地方元代属奚关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三月,接受朝鲜授予他的“上万户”。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以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位于今绥芬河流域,以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赐名李承善)为指挥使。其后又以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以孟特穆为指挥使,赐姓童,由此逐渐形成建州女真。在1405年-1433年任建州左卫指挥使。他是充善的父亲,锡宝齐篇古的祖父,福满的曾祖父,觉昌安的高祖父,塔克世的五世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世祖。1636年5月16日(清崇德元年四月乙亥朔十二日丙戌),皇太极追尊他为泽王。1648年12月18日(清顺治五年十一月辛酉朔五日乙丑),顺治帝追谥他为原皇帝,庙号肇祖。据史书记载,努尔哈赤的先人可追溯到元朝的童挥厚。他是元末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兼管鹰事,参与镇压“吾者野人”发动的叛乱。正因如此,他与“吾者野人”结下深仇大恨,在“吾者野人”强大的攻势下,其子率部迁至图们江外居住,洪武五年(1372年),宿敌兀狄哈达乙麻赤再次进袭,迫使猛哥帖木儿率部众逃到图们江南岸的阿木河地区。永乐四年(1406年),在阿哈出的推荐下,明朝政府授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都指挥使(被朝鲜称建州卫斡朵里),因而引起朝鲜的不满。永乐九年(1411年),“猛哥贴木儿尝侵庆源,畏其见伐,徙于凤州。”“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朝政府正式设建州左卫于凤州,委任猛哥帖木儿专管建州左卫事宜。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与建州卫迁往婆猪江的同时,猛哥贴木儿率部众迁回朝鲜境内阿木河旧居地。宣德八年(1433年),杨木答兀勾引嫌真兀狄哈首领弗答哈,葛多介前来袭击城寨,杀死猛哥帖木儿和长子阿古等人。成书于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李氏朝鲜的《龙飞御天歌》记载爱新觉罗家族直系祖先吾都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儿南迁以前的情形。东北一道,本鳖基之地也,畏威怀德久矣,野人酋长,远至移阑豆漫,皆服事,常佩目剑,入卫潜即,呢传左右,东征西伐,靡不从焉.《满洲实录》记载了猛哥帖木儿祖上凡察(樊察)幸免于难的传说,与朝鲜史籍的有关记载大体吻合。但传说中侥幸逃脱的樊察是幼儿,与猛哥帖木儿的异母弟(一说猛哥帖木儿叔叔包奇之子,又与猛哥帖木儿同母)同名。樊察(弟)在斡朵里(吾都里)部内地位仅次于猛哥帖木儿的酋长。满洲人的始祖从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开始不断的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往南迁移。到了猛哥帖木儿和凡察(樊察)(弟)的年代已经迁至今乌苏里江东南和朝鲜半岛东北部的会宁一带。明朝和朝鲜史书都多有涉及这一区域的女真人部落。女真胡里改部属地设置建州卫,位于今绥芬河流域,与胡里改部一同南下归附明朝的的斡朵里部建立建州左卫,孟特穆为第一任指挥使,初期属地在乌苏里江东宁古塔和朝鲜半岛东北部图们江两岸(今会宁一带)。会宁地方一直有传说:青蛙与水獭娶土豪女生努尔哈赤或其祖先。当时建州左卫的兵力分三,中军由猛哥帖本儿自己统帅,左军由其弟凡察(一说猛哥帖木儿叔叔包奇之子,又与猛哥帖木儿同母)统帅,右军则由长子阿古统帅。明朝宣德八年(1433年),明辽东都指挥裴俊前往斡木河,去接回被忽刺温女真虏掠的人口,奉命配合这次行动的猛哥帖木儿和其长子阿古,在激战中负伤阵亡。阿古的妻子和弟弟充善被杨木答兀掠去,后经毛怜卫指挥哈儿秃赎回。阿古之妻后生一遗腹子,改嫁建州卫的李满住。1440年,凡察和猛哥帖木儿的次子查山(清人谓之充善)‘畏兀狄哈掳掠,又乏资财,将至饿死’,只好率领余部从朝鲜会宁西迁辽东。同行的300余户,另有百余户留居当地。途中克服种种困难,最后迁至浑河上游的苏子河,与先期迁到当地的李满住部重新会聚到一起。防御外来侵扰的共同需要促使建州卫与建州左卫的凋散部落再度走向联合,使亲屑部落间的传统关系又有了新发展。肇祖原皇帝 ~ 兴祖直皇帝 ~ 景祖翼皇帝 ~ 显祖宣皇帝 ~ 成宗义皇帝(入关)太祖高皇帝[天命](立国) → 太宗文皇帝[天聪]太宗文皇帝[崇德](称帝) → 世祖章皇帝[顺治] → 圣祖仁皇帝[康熙] → 世宗宪皇帝[雍正] → 高宗纯皇帝[乾隆] → 仁宗睿皇帝[嘉庆] → 宣宗成皇帝[道光] → 文宗显皇帝[咸丰] → 穆宗毅皇帝[同治] → 德宗景皇帝[光绪] → 末帝[宣统]玉玺 · 皇宫(盛京→京师) · 后宫(皇后) · 三山五园、避暑山庄 · 皇陵(盛京、东陵、西陵) · 实录、圣训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限医生处方 (S4)《药物和毒物的统一调度标准》(英语:Standard for the Uniform Scheduling of Medicines and Poisons,SUSMP)是澳大利亚政府药物管理局(英语:Therapeutic Goods Administration)出
- 隐孢子虫病隐胞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单细胞寄生虫隐胞子虫(Cryptosporidium )造成的脊椎动物肠道疾病,是导致人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一类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疾病,主要发生在
- 主题词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
- 土壤科学土壤科学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在地球表面上的研究,包括土壤形成,分类和映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肥力性质;以及与使用和土壤管理有关的这些性质。有时,涉及土壤科学分支的术语,如土
- 鲨鱼湾鲨鱼湾是一个世界遗产,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加斯科内,距珀斯北部约800公里。鲨鱼湾也是澳大利亚的最西点。鲨鱼湾是由1699年7月来到澳大利亚的第一批欧洲人中的威廉·丹皮尔命名
- 1971年印巴战争印度 东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3,843人阵亡 9,851人受伤 1 Frigate 1架海军飞机巴基斯坦宣称印度宣称9,000人阵亡 4,350人受伤 97,368人被俘 2 驱逐舰 1 扫雷舰 1 潜艇 3 巡
- 剑线虫属见内文剑线虫属(学名:Xiphinema),又名匕首线虫属,是一种栖息于植物根部的潜移性外寄生线虫动物。本属物种会对农作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能影响葡萄、草莓、酒花及其他经济作物。主
- 榛属Lopima Dochnahl榛属(学名:Corylus)是北温带桦木科的一个属,属落叶乔木,花黄褐色,果仁可食。其学名的拉丁义为“帽盔”,即指包着果仁的钟形外壳。榛属共有十四至十八个物种:
- metabolism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桓温侄孙:桓振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龙亢镇)人。东晋重要将领及权臣、军事家,谯国桓氏代表人物。官至大司马、录尚书事。宣城内史桓彝长子,因领兵消灭成汉而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