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物种

✍ dations ◷ 2025-05-19 17:55:09 #生态演替,生态学术语,森林生态学

先锋物种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指得是一个生态群落的演替早期阶段或演替中期阶段的物种。先锋物种在生态恢复中被使用,对于一个受到破坏、丧失原有动植物群落的环境,先锋物种即在破坏后较早出现且相对容易生存。

先锋物种并不专指某一种生物,对于不同的生态群落,先锋物种往往不同且有多种。用先锋物种搭建生态群落的方法称为物种框架方法。对于一个待恢复的生态群落,通常采用喜光的、易于传播的草本植物作为先锋物种。它们在演替的早期出现,可以改变地区土质,招引动物,为其他植物、动物的恢复创造条件,这个阶段被称作先锋阶段,次生植被出现后,逐步进入群落的演替阶段或发育阶段,最终形成的稳定系统到达演替顶级。先锋物种在演替过程中可能被替代,比如于高大乔木的出现,喜光的草本植物往往不能适应树下阴暗潮湿的环境,从而被喜阴的植物替代。同样,先锋物种也可能会抑制后来物种的发展。

此外,一个关键种通过创造新的生态位可以促会先锋种的引入,例如海狸引发洪水。

被选为先锋种的植物往往具备生长快,种子产量大,有较高的扩散能力等特点,通常会使用原生的植物,尽量不使用外来物种,避免难以预料的生态问题。动物很少被作为先锋物种提出,因为在植被条件不成熟时,食草动物种群也不能恢复。有时位于食物链底端的食草动物被称为先锋物种,食草动物的出现可以辅助植物传播,并可招引其他动物,有助于食肉动物的恢复种群。

先锋物种在生态恢复中也是可以忽略的。通过建立先锋物种搭建物种框架的办法在短期内很难恢复生态功能,因人为活动而造成的区域隔离和物种消失,仅靠自然是很难恢复生态群落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跳过先锋物种,不种植先锋物种,直接种植演化成熟阶段的植被来人为地恢复多样性。这就是生态恢复的另一种办法最大多样性方法。

相关

  • RNA聚合酶IIIRNA聚合酶III(又称Pol III)是真核细胞中通过转录DNA来合成核糖体5S rRNA、tRNA等小RNA的酶。由RNA Pol III转录的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因为这些基因需要在所有类型的细胞和
  • 糖渍糖渍(英语:Sugaring),是一种食物保存法,常用于蔬果加工。作用原理是将食物加入大量的糖分,使食物呈现脱水状态,进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以达到食物长期保存的目的。
  • 近亲繁殖近亲繁殖或称近亲交配,简称近交,是指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近亲之间进行的繁殖行为。对动物而言,一般指交配双方在3代内有共同祖先,即亲缘系数(英语:Coefficient of inbreeding)在6.25%-
  • 双链断裂双鏈断裂(英语:double-strand break,缩写:DSB),又称双股断裂,是指双股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在同一位置被切割时发生的现象。双股断裂可诱发DNA修复,可能造成遗传重组,细胞也有一些系统作
  • 尤姓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台湾第八十五大姓,在大陆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约占大陆汉族人口的万分之六,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尤姓原
  • 咖啡牛奶咖啡牛奶(Coffee milk)是一种混合咖啡糖浆及牛奶的饮料,以类似巧克力牛奶的制作方式调制而成,它也是美国罗德岛州的官方饮料。咖啡糖浆则是一种加糖后的咖啡浓缩液体,将咖啡渣透
  • 韩国电力公社韩国电力公社(韩语:한국전력공사)简称韩国电力、韩电、KEPCO,总部位于全罗南道罗州市,是韩国最大的电力公司,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271。韩国93%的电力都由韩国电力公社供应。原
  • 聚维酮碘聚维酮碘(英语:Povidone-iodine,简写PVP-I),又称优碘(英语:Excellent-iodine)、中国大陆称碘伏,是用于手术前后皮肤消毒的杀菌剂。它可以用于消毒患者的皮肤和医护人员的手,用于轻微的
  • 乔治·奈维尔·沃森乔治·奈维尔·沃森(英语:George Neville Watson,1886年1月31日-1965年2月2日 ),英国 数学家, 应用复分析工具研究特殊函数的大师。 沃森于1915年与埃德蒙·泰勒·惠特克合作修编
  • 琵琶鼠鱼琵琶鼠鱼,俗称琵琶鼠、垃圾鱼、清道夫,是下列物种的别称,为外来入侵种,是常见的水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