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能堡防线战役

✍ dations ◷ 2025-05-17 06:39:44 #坦能堡防线战役
纳粹德国坦能堡防线战役(德语:Die Schlacht um die Tannenbergstellung;爱沙尼亚语:Sinimägede lahing;俄语:Битва за линию «Танненберг»)是纳粹德国的“纳尔瓦”分队与苏联的列宁格勒方面军(英语:Leningrad Front)之间的一场战斗。从1944年7月25日至8月10日,苏德双方在纳尔瓦地狭展开战斗以争夺这个在战略上十分重要的地区。苏军希望借由攻占当地及爱沙尼亚全境,而获得进攻芬兰和东普鲁士的基地。数位西方学者将这场战斗视为爱沙尼亚党卫军的战斗。因为有多达24个来自武装亲卫队的步兵营参加这场战斗。其中大约有一半的兵力由亲卫队第20师(英语:20th Waffen Grenadier Division of the SS (1st Estonian))指挥,准备反抗苏联的占领。德军的兵力有22,250人,要对抗兵力有136,830人的苏军。由于苏军在战斗过程中不断增援,使得苏军遭受150,000–200,000人的伤亡,以及157–164辆坦克损毁的代价。苏德双方在纳尔瓦交战六个月后,德军于1944年7月26日向西撤退至坦能堡防线(英语:Narva Offensive (July 1944)),这条防线位于蓝山 (俄语:Синие горы)。这里由东向西共有三座山丘。东边的山丘被爱沙尼亚人称作孤儿院山丘。中间的山丘被称作掷弹兵山丘,西边的山丘则欸称作塔山丘或是爱山丘。这几座山丘的高度只比周围的土地高约20-50米,但坡度并不平缓。由德军亲卫队集团领袖,菲利克斯·施坦因纳所率领的亲卫队第3装甲军(英语:III SS (Germanic) Panzer Corps)在这几座山丘停止撤退并建立起防线。其下辖的亲卫队第4“尼德兰”志愿装甲掷弹兵营(英语:4th SS Volunteer Panzergrenadier Brigade Nederland)则在该防线北段(左翼)掘壕防守,一些隶属于武装亲卫队第20师(英语:20th Waffen Grenadier Division of the SS (1st Estonian))的单位则被布置于防线中央,而武装亲卫队第11“北地”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则防守防线的南段(右翼)。另外还有一些由东普鲁士人组成的第11步兵师负责防守更南方的地区,以阻止苏联第8军团从克里伐素桥头堡跃出。苏联元帅,列昂尼德·戈沃罗夫认为坦能堡防线对德国北方集团军是非常重要。因此他在这里集中了列宁格勒方面军当中最精锐的部队。 而第122、第124军以及第117军下辖的师被归于由伊万·费久宁斯基(英语:Ivan Fedyuninsky)指挥的苏联第2突击军团(英语:2nd Shock Army)。苏联第2突击军团被命令于孤儿院山丘突破德军防线,迫使他们向西撤退到约赫维并于8月1日攻到昆达。 为达成这些战略目标,戈沃罗夫于7月26日下令破坏德军后方的通讯并组织对约赫维以及塔帕火车站的空袭。7月26日,苏军展开的坦能堡防线的进攻。苏军的空袭和地面火炮的炮击覆盖了德军的防线并摧毁当地大部分的树林。党卫军第27师(英语:6th SS Volunteer Sturmbrigade Langemarck)被摧毁而且几乎所有军官都负伤。这时德军的炮击十分薄弱,但德军稍后将突击炮修复,使得他们火炮的战斗力得到恢复。苏军利用德军的混乱,大举进攻。苏军第201以及第256步兵师在第98坦克团支援下攻击诺德兰师防守的孤儿院山丘东侧。 当天晚上,德军的反坦克部队,党卫军第24装甲掷弹兵团,击败了苏军坦克并收复失地。8月2日,第2突击军团已获得增援并重新开始展开进攻,但他们用的战术跟先前是一样的。尼德兰师撤退到掷弹兵山丘的下方。在施坦因纳将军的回忆录讲到,当时战场上的火力密集程度和自然景观让他想起了凡尔登战役。 当来自空中的炮火停止时,党卫军第46武装掷弹兵团回到防线阻止苏军进攻并发动反攻,成功夺回了掷弹兵山丘。 这时苏军坦克于防线东南方突破防线,负责防守该地的指挥官,亲卫队大尉(英语:Hauptsturmführer)奥斯卡·鲁特(英语:Oskar Ruut)阵亡。第11步兵师以及第300特别任务师以巨大的代价挡住苏军的进攻。8月3日,苏军展开更强烈的进攻,并以大量炮火提供掩护,多达25,000–30,000颗炸弹被发射。这让德军伤亡惨重,苏军集中了11个步兵师以及4个坦克团准备扩大他们的攻势。然而苏军将兵力集中于掷弹兵山丘也让德军发觉到。于是德军将火炮集中并朝着苏军集结地开火,这让苏军在攻势开始前就遭遇不少伤亡。然而德军的炮击并不能减少苏军在兵力上的优势,苏军按计划地发动攻击。苏军第110步兵军攻入掷弹兵山丘后,发现他们已进入爱沙尼亚第2团的交叉火力网中。正当第110步兵军的指挥官以为部队已经攻下掷弹兵山丘时,德军的炮击开始。爱沙尼亚部队反攻并肃清了山丘。 同时,第124步兵军队防线南部的进攻也被成功挡下。苏军于8月3日展开了不少进攻,但每次进攻都是以苏军的炮击开始,以德军反攻,苏军撤退回原地结束。 光是8月3日一天,苏军就有20辆坦克被击毁。苏军在8月4日至6日的进攻变的微弱;8月4日,苏军被击毁11辆坦克;8月5日又被击毁了7辆。8月6日晚上以前又被击毁6辆。8月10日,列宁格勒方面军命令停止进攻并转入防御。苏军降低他们的行动规模到只限于侦查行动,以及偶尔的突击。德军则利用这机会进行补充,并将几个受创严重的单位调离前线,然后加固他们的防线。直到9月中为止,前线趋于平静。

相关

  • 灵长目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及简鼻亚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
  • 供水系统供水体系是一套水文及水力工程体系,涉及水的采集、处理、传送等过程,向用户提供洁净淡水。
  • 沙·鲁克·罕沙鲁可汗(印地语:शाहरुख़ ख़ान,乌尔都语:شاہ رخ خان‎‎,普什图语:شاه روخ خان,英文: Shahrukh Khan、 Shah Rukh Khan,又译沙鲁可汗、沙鲁克·汗,1965
  • 氧化亚锡氧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O。在250~350℃加热甲酸亚锡,或者在320~350℃加热草酸亚锡,均可得到氧化亚锡:也可以在氯化亚锡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至溶液刚呈碱性,得到水
  • 黄浦区黄浦区,上海市市辖区之首,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处上海市建成区中心,西部陆地与静安区及徐汇区接壤,北依苏州河与虹口、闸北两区相隔,东部、南部与浦东新区隔黄浦江相望。目前,黄
  • 大阴唇前连合阴唇前联合,是指大阴唇左右两侧在前端的联合处,位于阴阜下方。相应的后端则称为阴唇后联合。
  • 国际地层委员会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为一国际非政府组织(INGO),成立于1974年,负责监督及考虑地层及古世纪的史物及历史真确性。
  • 麦田圈麦田圈(英语:Crop circle)是在麦田或其他农田上,透过某种力量把农作物压平而产生出的几何图形,主要出现于欧洲与北美洲,英国巨石阵,英国图形山丘(English hill figures),West Kennet L
  • 小林多喜二小林多喜二(1903年12月1日-1933年2月20日)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代表作家、小说家。生于日本秋田县北秋田郡下川沿村(现在的大馆市)。从小家境贫穷,4岁时全家移居北海道小樽市,在北
  • 罗兹犹太区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