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信 (爱尔兰神话)

✍ dations ◷ 2025-11-13 13:23:51 #阿信 (爱尔兰神话)

阿信(爱尔兰语:Oisín,爱尔兰语发音:,又做Osian、Ossian(发音/ˈɒʃən/)或盎格鲁化作Osheen(发音/oʊˈʃiːn/)等)是爱尔兰神话中的人物,他被认为是最伟大的诗人及爱尔兰神话中的《费南联篇(英语:Fenian Cycles)》的费奥纳战士团(英语:Fianna)(Fianna)的成员之一。据传他是芬马酷(英语:Fionn mac Cumhaill)(Fionn mac Cumhaill)与赛妇(英语:Sadhbh)(Sadhbh,玻爹(英语:Bodb Derg)(Bodb Derg)之女)的半神儿子,也是很多联篇与诗歌的作者。

阿信的名字在古爱尔兰语中的字面涵义为“幼鹿”,而根据传说,他的母亲赛妇被一个名叫Fear Doirche的德鲁伊给变成一头鹿;在芬马酷打猎时,他抓到了那头鹿但没有杀死她,而她也现出原形、变回人类。为了跟赛妇在一起,芬马酷停止了打猎与战斗,而赛妇很快就怀孕,但Fear Doirche再次把她变成了一头鹿,而她也回归野地;七年后,芬马酷在班布本(英语:Benbulbin)山(Benbulbin)上发现了他全身赤裸的儿子,也就是阿信;而在其他故事中,阿信跟芬马酷的首次见面发生在他长大成人后,两人初次见面时,为了一头烤猪而发生争执,之后他们才发现彼此是父子。

在他最著名的传奇(英语:echtra)《阿信的提尔纳诺之旅》中,他遇见了仙女金发妮妇(英语:Niamh (mythology))(爱尔兰语:Niamh Cinn-Óir,妮妇是海神满那男马力(英语:Manannán mac Lir)(Manannán mac Lir)的其中一个女儿),而在那时,由于一则预言之故,妮妇的爸爸把她的头给变成了猪头。妮妇告诉阿信说,如果他愿意娶她,那她的就会回复原状,阿信答应了,之后两人一同前往长青国提尔纳诺(Tir na nÓg,其意为“青春之地”,此地又称为Tir Tairngire,也就是“承诺之地”),而阿信当上了提尔纳诺的国王。

在两人居于提尔纳诺的期间,他们生下了阿信著名的儿子奥斯卡(英语:Oscar (Irish mythology))(Oscar)以及一个名为普罗娜萌(英语:Plor na mBan)(Plor na mBan)的女儿;此外他们还生了第二个儿子芬(Finn)。在过了提尔纳诺时间的三年,也就是外面世界的三百年后,阿信决定回到爱尔兰拜访他以前在费奥纳战士团服役时的战友,在离开提尔纳诺前,妮妇给了他一匹名叫鞍巴(英语:Embarr)的马,并告诫他说绝不可离开马背,不然逝去的三百年会追上他,而他会马上变成老人。其中一则故事提到了他之后来到了位于Ballaghisheen不远处的Ballinskelligs湾,并提到说当他在此地尝试帮忙把一块大石头移开时从马背上摔下;而另一篇故事则提到说阿信在之后回到了他芬马酷的老家艾伦岗(Hill of Allen,爱尔兰语又称作Almu),并因感到被遗弃而绝望,之后他在帮忙一群在Gleann na Smól(都柏林山道(英语:Dublin Mountains Way)的其中一段,位于Glenasmole与Tallaght一带)修筑道路的工人将石头移到马车上时,他的马腹带断裂,并因而摔落地面,而阿信也如妮妇先前所警告的一般,变成了个老头,之后那匹马回到了提尔纳诺。在一些故事中,阿信在死前与圣博德会面,他将费奥纳战士团的故事讲给了圣博德后不久就去世了。

在一些传说中,阿信与圣博德之间的互动更加复杂,一些传说认为,阿信与圣博德都因彼此的差异感而愤怒,圣博德尝试让阿信皈依基督教,但阿信讨厌圣博德的说教。一个故事提到说,阿信为了圣博德而与一头公牛搏斗并杀死了公牛,之后在圣博德回来看打斗的结果时,他发现阿信睡在牛皮下,作为对杀死公牛的回报,阿信要求他死后以面向东方的姿势葬在阿马郡的古利安山(英语:Slieve Gullion)(Slieve Gullion)上;而根据一些传说,阿信死后,他的遗体以他当初宰杀的那只公牛的皮覆盖,并葬在马诺汉密尔顿(Manorhamilton)附近的柯伦山(Curran Mountain)上。

在《列祖传(英语:Acallam na Senórach)》(Acallam na Senórach)中,阿信与其战友凯尔提·麦罗南(英语:Caílte mac Rónáin)(Caílte mac Rónáin)活到了圣博德的时代,并将费奥纳战士团的故事讲给了圣博德听,而这故事成了叶慈的诗《阿信浪迹天涯(英语:The Wanderings of Oisin)》(The Wanderings of Oisin)的灵感之一;而在不同的版本中,阿信为德鲁伊信仰辩护,或者改宗基督。

阿信之墓的所在地有所争议,有谣传指出阿信之墓位于苏格兰伯斯的格兰诺蒙特(英语:Glenalmond)(Glenalmond),华兹渥斯并因此写了一首题为《狭窄的幽谷格兰诺蒙特》(Glen-Almain, the Narrow Glen)的诗;其他人则称阿信之墓在安特里姆郡九幽谷中一个被好几代人称为阿信墓的地方,这个名为阿信墓的地方是个位于库申多尔村(英语:Cushendall)(Cushendall)郊外靠近急光峡河的Lubitavish山的山坡上的巨石文化石堆,而据传这个巨石石堆就是阿信之墓。

据传是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佛森(James Macpherson)在1760年代发表一系列的史诗的作者的莪相(Ossian),其原型即是阿信。麦佛森宣称他所发表的诗作是他从古代文献转译成苏格兰盖尔语的,而他的这些诗作对歌德以及沃尔特·司各特等许多作家造成了广泛的影响;然而他的这项宣称的真确性饱受争议。现代学者指出,麦佛森发表的诗词基于真正的盖尔诗歌,但他对原本的角色和概念做出调整,并加入许多自己的元素,以避开一些在当时相当敏感的内容。

相关

  • 灵武市灵武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的一个县级市,由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管辖。以西南东北向的黄河与永宁县成界,北接兴庆区,距西南部的吴忠市15公里。灵武市在西
  • 救赎者《救赎者》是挪威作家尤·奈斯博所著的犯罪小说,是哈利·霍勒系列的第五本小说,于2005年出版。圣诞节前夕,奥斯陆一场慈善活动上发生枪击案,唯一的线索是凶手脖子上的一条红领巾
  • 大刀蛏大刀蛏(学名:)为刀蛏科刀蛏属下的一个种。
  • 万花锦绣《万花锦绣》(英语:),又译复活节游行、花开蝶满枝,是1948年歌舞片,由查尔斯·华特斯执导,舞王佛雷·亚斯坦和茱蒂·嘉兰演出,艾文·伯林担任电影音乐作曲。电影创出许多经典名曲,诸如
  • 冯斯托·科皮安吉洛·冯斯托·科皮(1919年9月15日-1960年2月2日),是一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具有主导地位的世界级自行车手。他的成功使他赢得了“冠军中的冠军”的称号。他是一名全能车手
  • 七佛灭罪真言七佛灭罪真言,是佛教消除业障的真言,禅门、净土宗都有许多人持诵,出自《大方等陀罗尼经》,释迦牟尼佛因文殊师利菩萨的请求,而宣讲过去七佛曾诵之真言,为佛门十小咒之一。《大方等
  • 心理卫生指标心理卫生指标(英语:mental health indicators)亦称心理健康指标,为社会指标(英语: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也是需求评估(英语:need assessment)(need assessment)的策略之一,其用来客观呈现或推测次级资料项目与心理卫生问题的联结,提供相关服务与政策之实证性参考 。心理卫生指标最早是源自于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疾病的方式,强调地区有较高的需求项目,例如,贫穷、失业、单亲家户、
  • 黑森-达姆施塔特的伊莲黑森和莱茵大公国伊莲妮公主(德语:Irene Luise Maria Anna Prinzessin von Hessen und bei Rhein:1866年7月11日-1953年11月11日),全名伊莲妮·路易丝·玛利亚·安娜(德语:Irene Luise Maria Anna),是黑森和莱茵大公路德维希四世及其夫人爱丽丝公主的第三女,也是第三个孩子。伊莲妮公主的丈夫是表兄海因里希王子,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三世的第三个孩子。
  • 鲁道夫·利珀特鲁道夫·利珀特(德语:Rudolf Lippert,1900年10月29日-1945年4月1日),德国男子马术运动员。他曾代表德国参加1928年和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马术比赛,其中1936年奥运会获得一枚金牌。
  • 图拉克袋鼠图拉克袋鼠(学名:)是南澳州及维多利亚州西南部已灭绝的小袋鼠。很多人认为它们是最优美及最快速的袋鼠。它们的毛纤幼,背部有深灰色及浅灰色斑纹相隔。斑纹的颜色及形状会随季节或个体而有所不同。它们跳跃时会先跳跃两段短距离,继而跳一段长距离。图拉克袋鼠是群居的,整群小袋鼠会忠于自己所住的地方。图克拉袋鼠曾被格雷伊猎犬追捕,但它们从不急速,直至狗只追近才跳离。一只图克拉袋鼠曾被马匹追捕达6公里,最后跳越围栏逃脱。它们的毛皮是被猎杀的主因,而它们的生活亦被畜牧所影响。它们于1910年前较为普遍,于1923年就已经很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