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山之战

✍ dations ◷ 2025-04-27 05:25:31 #元弘之乱,伯耆国,琴浦町,名和氏,佐佐木氏

船上山之战是1333年(元弘3年、正庆2年)奉迎后醍醐天皇的伯耆国武将名和长年与镰仓幕府军之间发生的一场战斗,是广义上元弘之乱的一部分。船上山位于现在的鸟取县东伯郡琴浦町。因为发动元弘之乱而被判流放的后醍醐天皇逃出了流放地隐歧岛,在伯耆国名和(鸟取县西伯郡大山町名和)经营海运业的名和氏帮助下在到达了名和港。名和氏当主名和长年在船上山举兵与之呼应,击退了隐歧守护佐佐木清高。这场战斗成为了后醍醐天皇复辟、镰仓幕府灭亡的转折点。

元弘2年/正庆元年(1332年)密谋颠覆镰仓幕府的后醍醐天皇被捕,流放隐歧岛(元弘之变),担任隐歧守护的佐佐木清高(日语:佐々木清高)将天皇一行软禁在黒木御所。当时以西日本为中心,以奉迎后醍醐天皇皇子护良亲王的楠木正成为首,被称为“恶党”的武士依然持续进行反幕府的活动(赤坂・千早城之战)。清高为了防止后醍醐天皇被义兵救出,对御所严加监视。然而同年闰2月24日(1333年4月19日)后醍醐天皇出乎意料地逃离了隐歧。天皇本来打算移驾出云国,但因为风势向东漂流最终来到了相邻的伯耆国名和港。名和氏奉迎后醍醐天皇于同年闰2月28日(1333年4月23日)在船上山举起反旗。时任大山寺别当(住持)的名和长年之弟信浓坊源盛也率领僧兵前往船上山。

隐歧守护佐佐木清高因为后醍醐天皇逃走而大失颜面,为了捉回天皇带领手下攻向船上山。伯耆国的小鸭氏和糟屋氏等也响应清高参阵。驻守船上山的名和长年在树林中竖起四五百面旗帜以为疑兵,并间歇放箭以扰乱和牵制幕府军。同年闰2月29日,幕府军展开攻势,结果指挥官之一佐佐木昌纲右眼中箭而死,迂回山后的偏师佐佐木定宗等人投降。佐佐木清高没有接到前哨战战败的战报,率领本队继续进攻船上山。名和军趁傍晚时分的暴风雨突袭,幕府军陷入混乱,许多士兵跌下悬崖,伤亡惨重。佐佐木清高勉强保住性命逃回了小波城。

幕府战败以后,原本在出云国接应天皇的佐佐木氏一族的富士名义纲(日语:富士名雅清)、盐冶高贞(日语:塩冶高貞)等人也回归天皇方,加剧了幕府军的混乱。另一方面,后醍醐天皇战后在船上山设行宫,并发出倒幕的纶旨。根据太平记,从同年3月3日下午以后,附近的诸将都陆续驰援天皇方,天皇方转入攻势,当天长年之弟名和行氏就攻陷了佐佐木清高的据点小波城,接着伯耆守护代糟屋重行(日语:糟屋重行)的居城中山城也陷落,佐佐木清高和糟屋重行撤往京都。皇军随后进攻小鸭氏居城小鸭城,小鸭元之投降,周边的幕府势力被肃清。

镰仓幕府得知后醍醐天皇举兵复辟的消息以后向船上山派出援军:名越高家(日语:北条高家)经山阳道,足利高氏走山阴道。然而名越高家被赤松则村讨取,足利高氏则倒戈攻灭六波罗,逃到京都的佐佐木清高和糟屋重行同年5月9日在近江番场的莲华寺与六波罗探题北条仲时(日语:北条仲時)等一同自尽。自此讨伐船上山的幕府军完全崩溃,同年5月23日后醍醐天皇回京。

相关

  • Mg镁(原子量:24.3050(6))共有22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让-巴普蒂斯特·吕利让-巴普蒂斯特·吕利(法语:Jean-Baptiste Lully,1632年11月28日-1687年3月22日),原名乔万尼·巴蒂斯塔·卢利(Giovanni Battista Lulli),意大利出生的法国巴洛克作曲家。他一生的大部
  • 陈赖章陈赖章垦号是指闽南泉州人陈逢春、赖永和、陈天章、陈宪伯、戴天枢等于1709年(清康熙48年)为了合股开垦大佳腊(或作大加蚋,今大台北地区)而成立的团体,陈赖章为该综合合股人姓名的
  • 雨果奖雨果奖(英语:Hugo Award)是一个颁予每年最佳科幻和奇幻作品的奖项。该奖因《惊奇故事杂志(英语:Amazing Stories)》创办人雨果·根斯巴克而得名,且在1992年前官方名为“科幻成就奖
  • 阿勒特阿勒特(英语:Alert)是全球最北端的永久居住地,位于82°28′N 62°30′W / 82.467°N 62.500°W / 82.467; -62.500,加拿大努纳武特埃尔斯米尔岛东北端的雪莱顿角(Cape Sheridan)往
  • 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爱德华·冯·柏姆-厄尔默利男爵(Eduard Freiherr von Böhm-Ermolli) (1856年2月12日 - 1941年12月9日)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大利出生的奥地利军官,奥匈帝国中的一名陆军元帅
  • 广元市广元市,古称利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北部。市境东邻巴中市,南接南充市,西连绵阳市,北与甘肃省陇南市和陕西省汉中市接壤。地处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四
  • 1865年-1918年联军的入侵带来的破坏和南方的失败,连同战后在占领区经济的萧条,使得南方人对联邦政府长期心怀不满。面对着战后受到战争破坏的南方,重建成了最迫切解决的问题。重建是在美国内
  • 强制合一合一教会(英语:United and uniting churches)指基督教两个或以上的新教教派合一设立的教会。合一成立的原因或形态各有不同,例如:日本的日本基督教团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制定的
  • 刘绵训刘绵训(1880年-1919年),字翼若,山西省猗氏县(今临猗县)李汉乡陈家卓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刘绵训少学聪颖,曾于令德堂就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山西大学堂中斋。光绪二十九年(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