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屏蔽

✍ dations ◷ 2025-11-02 11:23:58 #电场屏蔽
电场屏蔽,是一种存在于由带电粒子构成的流体中的物理现象。在由带电粒子构成的流体中,比如等离子体、半导体、或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群,由于其内里各颗运动中的带电粒子带有电磁场,这些带电粒子会互相干扰,导致物质的总体电场衰减,并在大尺度上形成屏蔽效应。在由带电粒子构成的流体中,每一对粒子之间都是通过库伦力而发生相互作用的: F = q 1 q 2 4 π ε 0 | r | 2 r ^ {displaystyle F={frac {q_{1}q_{2}}{4pi varepsilon _{0}|r|^{2}}}{hat {r}}}这种相互作用的引入使得从理论上处理这种流体变得困难。例如,对基态能量密度的初步量子力学计算将会得到无穷大,而这是不合理的。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尽管库伦力是随着距离做 1 r 2 {displaystyle {frac {1}{r^{2}}}} 衰减,在 r {displaystyle r} 处的粒子平均数密度是正比于 r 2 {displaystyle r^{2}} 的,假定流体是各向同性的。作为其结果,在远处的任意一个点处电荷涨落都会有不可忽略的贡献。实际上,这些长程效应将会部分的被流体粒子的电荷所压制,从而形成一个短程的屏蔽的库伦相互作用。例如,考虑一个有电子组成的流体。每个电子都有电场,都会排斥其他的电子。作为其结果,该电子所处的区域其电子密度是小于一般情况的。 这个区域实际上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正电荷屏蔽空穴来处理。从远处来看,这个屏蔽的空穴有一个抵消由其他电子产生电场的正电荷的效果。只有在短程的时候,也就是在空穴区域以内,电子的电场才可以被探测到。

相关

  • 米氏线米氏线(Mees' lines),亦作雷诺德氏线(Reynolds' lines)或欧德里奇氏线(Aldrich-Mees' lines),是一种在指甲或趾甲上出现的横纹,通常都是白色的。现时已知会引起米氏线出现的原因如下:
  • 巯基乙酸肉汤巯基乙酸肉汤是一种多用途、营养丰富的鉴别培养基。其主要作用是测试微生物对氧含量需求的高低。巯基乙酸酯钠在培养基中消耗氧气,从而使专性厌氧微生物得以生长。因为巯基乙
  • 小肠小肠(英语:small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tenue)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从在胃部后面一直延伸至大肠,是进行食物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对于无脊椎动物而言,一般会采用消化系统
  • 人体骨架人体骨架包含了融合以及骨骼,并辅以关节韧带、肌腱、肌肉和关节软骨。骨架可以是一种防护支架,保护器官如脑、肺和心脏。
  • 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又称糖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组成的线性聚合物,各葡萄糖单体主要以α(1→4)糖苷键连接,每个直链淀粉分子通常含有数千个葡萄糖单体。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胶淀粉)组成生物中
  • 曼德语族曼德语族(Mande languages,又译曼迪语族)是曼德人所讲的语言的分类,是与尼日尔-刚果语系比较疏离的一个支系,包含十多种语言,流行于西非各国,包括有:冈比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
  • 中心科学化学常被称作中心科学是因为它连结了自然科学(其中包含化学)与生命科学和应用科学(如医学和工程学)。这一关系的本质是化学哲学和科学计量学的核心话题之一。化学这一用语因在《
  • 7-脱氢链甾醇7-脱氢链甾醇(英语:7-Dehydrodesmosterol,或称为胆甾-5,7,24-三烯-3β-醇,cholesta-5,7,24-trien-3-beta-ol)是一种胆固醇代谢的中间产物。羊毛甾醇 · 7-烯胆甾烷醇 · 7-脱
  • 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奥尔维耶托主教座堂(Duomo di Orvieto)是位于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亚大区奥尔维耶托镇的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规模庞大,14世纪乌尔班四世下令建造,以纪念博尔塞纳的圣体布的神迹,据
  • SnS硫化亚锡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nS。它出现在罕见的硫锡矿中。硫化亚锡可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为灰色晶体。如果将硫化氢通入Sn2+(如氯化亚锡)溶液中,可以得到暗棕色沉淀,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