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宗于(日语:源宗于/みなもと の むねゆき */?,?-940年1月5日)是日本平安时代前期至中期的贵族(日语:平安貴族)和歌人,官位(日语:官位)是正四位下右京大夫(日语:京職),为三十六歌仙和《百人一首》歌人之一,虽然是皇室出身,但是仕途平平,和歌方面有15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也是《大和物语》中的主要登场人物之一。作为三十六歌仙之一,其两幅画像均是重要文化财,家集《宗于集》的冷泉家时雨亭文库(日语:冷泉家時雨亭文庫)版本亦是重要文化财。
根据《尊卑分脉》的说法,宗于的父亲为光孝天皇之子是忠亲王(日语:是忠親王),而《古今和歌集目录》以及《本朝皇胤绍运录(日语:本朝皇胤紹運録)》则没有相关记载,因此出身成谜。宽平6年正月7日(894年2月16日),他获赐源姓而臣籍降下,叙从四位下,两年后就任丹波权守,翌年11月23日(897年12月20日)升从四位上。延喜4年2月26日(904年3月15日) ,他出任摄津权守,翌年正月11日(905年2月17日)就任兵部大辅。延喜8年正月9日(908年2月13日),他担任右马头(日语:馬寮),四年后的延喜12年10月5日(912年11月16日)兼任三河权守。延喜15年6月25日(915年8月8日)、延长3年10月26日(925年11月14日)和承平2年8月30日(932年10月2日),他先后就任相模守、信浓权守和伊势权守。翌年10月24日(933年11月14日),他出任右京大夫,及后于天庆2年正月7日(939年1月29日)升正四位下,并且于同年11月23日(940年1月5日)死去,《贞信公记(日语:貞信公記)》则记载他死于11月22日(940年1月4日)。
在《大和物语》中,宗于是主要的登场人物,在物语里他因为仕途不顺,便在宇多法皇以奉上附有纪伊国的石头的海松一事为题时,作了以下一首和歌来表明心迹:
其后,他又再次以歌寄意,作了两首和歌来表达不获宇多法皇赏识的心情,换来的却是宇多法皇跟僧都说:“他在表达些什么,我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和歌的意思。”(なにごとぞ。これを心えぬ)。
宗于总共有15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其中6首收录于《古今和歌集》,3首收录于《后撰和歌集》,其余6首则收录于《新敕撰和歌集(日语:新勅撰和歌集)》及之后的和歌集内。此外,他也出席了宽平御时后宫歌合(日语:寛平御時后宮歌合)等6次歌合(日语:歌合),在亭子院歌合(日语:亭子院歌合)中则以“致行”的名义与藤原好风(日语:藤原好風)(或平好风(日语:平好風))一同担任左方的方人(日语:歌合)。他的和歌大多在形式上比较率直和有余韵,曲风清楚而寂寥。
《百人一首》的入选作是:
这首和歌收录于《古今和歌集》卷第六“冬歌”,《新编国歌大观(日语:国歌大観)》号码是315,词书是“作为冬天的歌来念”(冬の歌としてよめる),亦收录于《古今和歌六帖(日语:古今和歌六帖)》、《三十六人撰》以及《和汉朗咏集(日语:和漢朗詠集)》等作品集里。对于藤原定家将这首和歌选为《百人一首》之一的理由,吉海直人(日语:吉海直人)认为是受到藤原俊成将其选入《古三十六人歌合》的影响,并且主张这首和歌可能是是贞亲王(日语:是貞親王)歌合中藤原兴风以及壬生忠岑作品的本歌取(日语:本歌取),将原本惯常于描述在秋天的“寂静”推移至冬天。歌首的“山里”是指山里的村落人家,原本“山里”一词并不见于《万叶集》内,不过受到中国的归隐山林的思想影响,“山里”在《古今和歌集》时代变成歌语,对于平安时代的人来说“山里”是一种乌托邦,并且通过歌枕(日语:歌枕)的形式来将春天姗姗来迟,来客欠奉的寂静场面形象化。因此,“山里”在三代集中以春天为题的最多,在《后拾遗和歌集(日语:後拾遺和歌集)》时转变成秋天,《千载和歌集(日语:千載和歌集)》之后以冬天为题材的例子才大幅增加,这与获选为《百人一首》之一也不无关系。
紧接的“は”是系助词,用于与其他东西作出区分,岛津忠夫(日语:島津忠夫)认为是京都,谷知子(日语:谷知子)则认为是京都以及俗世等等,有吉保(日语:有吉保)除了认为是京都外,也主张“は”之后省略了“平常的季节也”(普段の季節でも)的意思,指出“冬ぞさびしさまさりける”的弦外之音就是除了冬天之外,“山里”在春、夏和秋天都一样寂静,连观看“山里”季节变换时景色的京都人在冬天时也消声匿迹,反映“山里”在冬天时尤其寂静,铃木日出男(日语:鈴木日出男)也认同冬天的寂静程度远超其他季节,并且认为“ける”的文法体现出在“山里”初次迎接冬天到来的感动,并且在这里构成三句切(日语:句切れ)。“人め”本来是世人目光的意思,有吉保认为这里是来访者的意思,岛津忠夫和铃木日出男则认为是单指人,“人目”与“草”以助词“も”来并列,然后与述语的“かれぬ”连结起来,其中“かれ”是挂词(日语:掛詞),同时有远离(離れ)和枯萎(枯れ)的意思,“ぬ”则是结束用的助动词(日语:助動詞 (国文法)),也就是说“人目”对应远离,“草”对应枯萎,反映“山里”人烟稀少,草木也凋谢零落,谷知子认为这是代表人类和自然同时的衰退和死亡,生命的终结便是究极的寂寞,最后使用倒装来强调的“と思へば”是指这样想(と思うので),有确认前句想法的作用。《百人一首》的入选作大多风格华丽,而这首则是少数风格凄凉的作品,井上宗雄(日语:井上宗雄)认为其清晰表达出冬天“山里”的沁入心脾的哀愁和寂静,客观地通过“山里”的情况来表达出冬天之美,就如望乡一样,是一首让人怀念眷恋的和歌。
宗于的家集(日语:家集)是《宗于集》,由他人撰写而成,为三十六人集之一。《宗于集》与《敏行集》、《兴风集》、《友则集》以及《是则集》等都是以《古今和歌集》和《后撰和歌集》为基础,而《宗于集》便以其中宗于的9首作品为中心,然后加上咏人不知(日语:よみ人しらず)以及其他歌人的作品而组成,收录数最多的第一版本中40首作品,仅有第1至第3、第8至第9、第14至第15、第22至第23首,总共9首是宗于的和歌,其余均是其他歌人的作品。首先是西本愿寺本三十六人家集(日语:西本願寺本三十六人家集)和群书类从(日语:群書類従)版本,总共收录了40首和歌,按第1至第28首、第29首至33首和第34首至第40首来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古今和歌集》和《后撰和歌集》为基础编辑而成的原版《宗于集》,成书于《后撰和歌集》后和《拾遗和歌集》之间的时期,第二部分是以《拾遗和歌集》为基础,采纳的均是其他歌人的作品,成书于藤原赖通的时期,第三部分的和歌则是来自于歌合和《贯之集》,其中与纪贯之的赠答歌则是第33至第40首,成书于院政初期,《续国歌大观》、《校注国歌大系》、《私家集大成》和《新编国歌大观》均以此为底本。第二版本是正保版歌仙家集,相对于第一版本缺少了最后的9首、第20、第26以及第30首和歌,总共收录了28首和歌。第三版本是宫内厅书陵部藏的三十六人家集,相对于第一版本缺少了第32至第34首以及第38首至第40首,卷末新增的两首和歌来自《古今六帖》和《大和物语》,加上两首重复的作品,总共收录了38首和歌。第四版本是尊经阁文库(日语:尊経閣文庫)藏源俊赖(日语:源俊頼)笔手抄本的转写本,除了与第二版本缺少的和歌相同外,相对于第一版本也缺少了第7至第13首,总共收录了24首和歌。这四个版本被认为均是来自同一源流,藤田洋治认为源流是冷泉家时雨亭文库(日语:冷泉家時雨亭文庫)的资经(日语:吉田資経)手抄本,总共收录了31首和歌,同时也指出尊经阁文库版本是源于冷泉家时雨亭文库的唐纸装饰本,并且指出原来尊经阁文库的24首版本说法有误,正确的是23首,这与唐纸装饰本的收录和歌数目相同,而唐纸装饰本亦源于资经手抄本。因此,他认为现存的《宗于集》总共有五个版本,收录和歌数目总计为44首。
1954年3月20日,《纸本着色源宗于像》(佐竹本三十六歌仙切(日语:佐竹本三十六歌仙絵巻))获文化厅指定为重要文化财,现在是爱知县名古屋市的个人收藏,并且由德川美术馆(日语:徳川美術館)保管。1957年2月19日,《纸本着色源宗于像》(上叠本三十六歌仙切)亦获指定为重要文化财,长29.7厘米,宽48.9厘米,上叠本与佐竹本基本相同,只是上叠本中各人物均坐于叠席上而得名,宗于在画中头顶戴冠(日语:日本の冠),手持笏,身穿黑色束带,右面则是其简介,以及收录于《古今和歌集》中的两行和歌。文化厅推测其原本是卷轴,在江户时代时已被拆散。根据《考古画谱》记载,画像出自擅长于似绘(日语:似絵)的藤原信实(日语:藤原信実),词则是出自藤原为家(日语:藤原為家)的手笔,不过并确实的证据。上叠本原本由名古屋市公司不二企业的社长马场厚子所持有,并且由京都国立博物馆保管,马场在2011年9月开始展开破产程序后,她为了减轻作为公司债权人的配当(日语:配当 (破産)),将博物馆的寄送地址改成其丈夫的住址,试图瞒骗破产管财人(日语:破産管財人)来继续持有上叠本等7件重要文化财,及后她在2015年7月7日被东京地检特搜部起诉其违反破产法(日语:破産法),最终在2018年3月16日被东京地方裁判所判处其惩役(日语:懲役)三年,缓刑五年,并且需要支付诉讼费,而文化厅则在2014年以1亿8600万日元将其购入并持有至今。冷泉家时雨亭文库所藏的《宗于集》作为31帖组成的“拟定家本私家集”之一,以“冷泉家(日语:冷泉家)歌书类”的名义在2003年5月29日获指定为重要文化财。葛饰北斋在天保5年至9年(1834年至1838年)绘有一幅名为《百人一首乳母绘解(日语:絵解) 源宗于朝臣》的浮世绘,是一幅长25厘米,宽37厘米的锦绘(日语:錦絵),描绘了猎人们在草木皆铺满了雪,人烟稀少的“山里”中围住篝火,从而带出了寂静的感觉,现在是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馆藏。
1 天智天皇 – 2 持统天皇 – 3 柿本人麻吕 – 4 山部赤人 – 5 猿丸大夫 – 6 中纳言家持 – 7 阿倍仲麻吕 – 8 喜撰法师 – 9 小野小町 – 10 蝉丸 – 11 参议篁 – 12 僧正遍昭 – 13 阳成院 – 14 河原左大臣 – 15 光孝天皇 – 16 中纳言行平 – 17 在原业平朝臣 – 18 藤原敏行朝臣 – 19 伊势 – 20 元良亲王 – 21 素性法师 – 22 文屋康秀 – 23 大江千里 – 24 菅家 – 25 三条右大臣 – 26 贞信公 – 27 中纳言兼辅 – 28 源宗于朝臣 – 29 凡河内躬恒 – 30 壬生忠岑 – 31 坂上是则 – 32 春道列树 – 33 纪友则 – 34 藤原兴风 – 35 纪贯之 – 36 清原深养父 – 37 文屋朝康 – 38 右近 – 39 参议等 – 40 平兼盛 – 41 壬生忠见 – 42 清原元辅 – 43 权中纳言敦忠 – 44 中纳言朝忠 – 45 谦德公 – 46 曾祢好忠 – 47 惠庆法师 – 48 源重之 – 49 大中臣能宣朝臣 – 50 藤原义孝 – 51 藤原实方朝臣 – 52 藤原道信朝臣(日语:藤原道信) – 53 右大将道纲母 – 54 仪同三司母 – 55 大纳言公任 – 56 和泉式部 – 57 紫式部 – 58 大贰三位 – 59 赤染卫门 – 60 小式部内侍 – 61 伊势大辅 – 62 清少纳言 – 63 左京大夫道雅(日语:藤原道雅) – 64 权中纳言定赖(日语:藤原定頼) – 65 相模(日语:相模 (歌人)) – 66 大僧正行尊 – 67 周防内侍(日语:周防内侍) – 68 三条院 – 69 能因法师(日语:能因) – 70 良暹法师(日语:良暹) – 71 大纳言经信 – 72 祐子内亲王家纪伊(日语:祐子内親王家紀伊) – 73 权中纳言匡房 – 74 源俊赖朝臣(日语:源俊頼) – 75 藤原基俊(日语:藤原基俊) – 76 法性寺入道前关白太政大臣 – 77 崇德院 – 78 源兼昌(日语:源兼昌) – 79 左京大夫显辅(日语:藤原顕輔) – 80 待贤门院堀河(日语:待賢門院堀河) – 81 后德大寺左大臣(日语:徳大寺実定) – 82 道因法师(日语:藤原敦頼) – 83 皇太后宫大夫俊成 – 84 藤原清辅朝臣(日语:藤原清輔) – 85 俊惠法师(日语:俊恵) – 86 西行法师 – 87 寂莲法师(日语:寂蓮) – 88 皇嘉门院别当(日语:皇嘉門院別当) – 89 式子内亲王(日语:式子内親王) – 90 殷富门院大辅(日语:殷富門院大輔) – 91 后京极摄政前太政大臣(日语:九条良経) – 92 二条院赞岐(日语:二条院讃岐) – 93 镰仓右大臣 – 94 参议雅经(日语:飛鳥井雅経) – 95 前大僧正慈圆(日语:慈円) – 96 入道前太政大臣(日语:西園寺公経) – 97 权中纳言定家 – 98 从二位家隆 – 99 后鸟羽院 – 100 顺德院